原標題:“重大隱患遍地都是”,應急管理部點名湖北十堰燃氣安監部門

新京報快訊(記者 姜慧梓)在11月8日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應急管理部副部長宋元明分析我國當前安全生產形勢時,點名“6·13”十堰燃氣爆炸事故,指出當地燃氣安全監管部門形式主義,不嚴格執法。

我國安全生產事故總體上穩定下降

今年以來,我國安全生產事故有所反彈,較大事故和重大事故比去年和前年略有上升,對於我國是否進入新一輪事故高發期的疑問,宋元明表示,我國安全事故總體上是穩定下降的曲線,但這個曲線是鋸齒波動的,在一定期間內有小幅度的波動反彈,這並不代表着要進入事故高峯期,2004年、2005年的高峯期已經過去了。

目前,我國特別重大事故的間隔週期爲25個月零11天,是新中國歷史上最長的時期。事故起數和總死亡人數也連續多年下降。“我國安全生產正處於穩定下降的階段,但是穩定下降階段進入瓶頸期和平臺期,每下降一步都很艱難。”宋元明說。

點名十堰市燃氣熱力辦公室監管形式主義

談到當前我國安全生產存在的問題時,他舉例今年6月13日發生在湖北省十堰市的燃氣爆炸事故,點名涉事企業重生產、輕安全,當地燃氣安全監管部門形式主義,不嚴格執法,涉事企業在當地“重大隱患遍地都是”。

根據近期公佈的“十堰重大燃氣爆炸事故調查報告”,此次事故共造成26人死亡,138人受傷,其中重傷37人,直接經濟損失約5395.41萬元。事故調查組認定,這是一起重大生產安全責任事故。

宋元明表示,6·13湖北十堰爆炸事故涉事企業的母公司是中國燃氣控股有限公司(簡稱“中燃公司”),今年10月21日,中燃公司下屬另一個參股公司在瀋陽又發生一次燃氣爆炸事故,造成5人死亡,48人受傷。

作爲燃氣安全監管部門的十堰市燃氣熱力辦公室監管形式主義,不嚴格執法。從2019年以來,其對這個燃氣企業執法檢查121次,但沒有實施過一次行政處罰,警告以上的處罰沒有。但調查發現,從2020年1月到事故發生之前2021年5月,這一年5個月的時間,中燃公司在十堰市的燃氣管網發生腐蝕泄漏漏氣188處,重大隱患遍地都是。

宋元明表示,企業重生產、輕安全,屢屢發生事故,同時一些地方在安全監管執法上不精準、不嚴格,安全基礎薄弱的現狀還沒有根本改變,這些都是當前我國安全生產存在的問題。

同時,化工、礦山等傳統產業的風險依然存在;很多燃氣管網、建築工程逐漸進入老化期,一些風險又要集中呈現;加之新能源電池等新技術、新產業帶來的新風險,我國安全生產面臨各類風險交織疊加的局面。

此外,受內外部環境和疫情影響,一些企業機器開開停停、生產斷斷續續,一些企業多拉快跑、滿負荷生產,礦產品價格上漲又刺激了礦山生產衝動;極端天氣事件也確實在增多,這些都對安全生產造成很大威脅。

呼籲餐飲企業安裝燃氣泄漏報警裝置

今年以來,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已經組織了六輪“明查暗訪+媒體曝光”行動,突擊檢查了企業800多家,排查問題隱患3600餘處,起到了震懾警示作用。同時,着力提升本質安全水平,加快實施“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行動,推廣城市安全風險監測預警平臺建設。

進入冬季,餐館的密閉性比較好,容易引發燃氣爆炸事故。宋元明呼籲,全國餐飲企業要按照新修改的《安全生產法》抓緊安裝燃氣泄漏報警裝置,確保餐館安全。“老百姓進餐館喫飯,萬一發生泄漏它就報警,報警以後我們就撤人,儘快處置。”

新京報記者 姜慧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