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深化長三角區域協作加強聯保共治

推動區域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 王天琦

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今年5月,長三角區域生態環境保護協作小組第一次會議在無錫召開,開啓了深化區域生態環境保護協作新徵程。江蘇生態環境系統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緊緊圍繞長三角生態環境聯保共治,堅持減污降碳不放鬆、源頭治理不動搖、嚴格監管不手軟,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全省生態環境質量穩步提升。截至10月底,PM2.5濃度同比下降11.8%,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同比提高0.7個百分點。1-10月份,國考斷面優Ⅲ比例同比提高3.4個百分點,無劣Ⅴ類斷面,太湖總磷、總氮濃度同比分別大幅下降21.3%、15.3%,爲長三角區域生態環境質量改善作出了應有貢獻。

一是緊盯降碳目標,着力推進碳排放達峯行動。制定全省“十四五”應對氣候變化規劃,出臺廳系統碳減排工作計劃,紮實推進重點領域低碳管控、綠色低碳試點示範等工作。進一步加強“兩高”項目生態環境源頭防控工作,編制首批沿海地區環境准入負面清單,堅決杜絕違反產業政策、超出生態環境容量的項目落地。對988家重點企業開展強制性清潔生產審覈,列入大氣污染防治年度計劃的673項產業結構、能源結構優化調整項目,已完成92.6%,着力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積極參與全國碳市場建設,成爲全國八大聯建省份之一。聯合簽署長三角區域碳普惠機制聯動建設工作備忘錄,共同做好碳達峯、碳中和工作。

二是突出源頭治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將今年作爲全省生態環境“源頭治理年”,堅持末端和源頭治理兩手抓,並且花更大力氣抓好源頭治理。堅持力度不減持續攻堅,組織開展首季爭優、春夏攻堅等專項行動,堅持問題導向,加大現場幫扶和壓茬督辦力度。把VOCs治理擺在突出位置,以臨近上海、浙江、安徽的木材加工、橡膠製品、機械製造等產業集羣作爲重點,切實加強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將排污口排查整治從長江流域全面延伸至太湖流域、近岸海域。提前一個月啓動太湖安全度夏應急防控,3-10月藍藻水華髮生次數同比減少33次,平均聚集面積、最大聚集面積同比分別減少14.0%、9.1%。緊盯污染源頭強化治污,出臺全省揮發性有機物清潔原料替代方案,推進工業塗裝、包裝印刷等重點行業企業原輔材料清潔化。全面推行水斷面上游無過錯責任舉證制度,優化水環境區域補償工作機制,將補償標準提高約60%。出臺全省工業園區污染物排放限值限量管理方案,在省級以上園區開展環境質量、排放總量“雙管控”。近年來正在制訂和已發佈的地方環境標準已達101項,爲依法治污、科學治污、精準治污提供有力支撐。

三是深化區域協作,不斷加強生態環境聯保共治。合力落實長三角區域環評制度改革、環境執法檢查互認、環境風險防控與應急聯動、碳普惠機制聯動建設等協議,印發實施生態環境行政處罰裁量基準規定,以“一把尺”實施嚴格監管。深入推進長三角生態綠色發展一體化示範區建設,加強“一河三湖”聯保共治,牽頭制訂示範區生態環境監測設施共建共享工作方案,共同發佈技術規範3項,汾湖大氣超級站已完成相關手續,太浦河汾湖大橋斷面(江蘇出境)平均水質達到Ⅱ類。持續推進實施蘇皖跨省橫向生態補償機制,共同簽訂《長三角地區環境風險防範與應急聯動工作協議》和《長三角跨省突發水污染事件聯防聯控合作協議》。聯合山東、安徽共同編制南四湖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方案,制定南四湖流域統一排放標準,共同抓好保護工作。

下一步,全省生態環境系統將堅守“生態環境質量只能更好、不能變壞”底線,認真落實長三角區域生態環境保護協作各項任務要求,大力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努力爲長三角區域生態環境質量改善貢獻更大力量。一是在改善生態環境質量上持續發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確保完成年度環境質量約束性目標。“增藍天”上,以保障第四屆進博會空氣質量爲重點,增強大局意識、協作意識,進一步改善我省秋冬季空氣質量;大力培育應急管控停限產豁免企業,不斷提升企業治污減排的內生動力。“保碧水”上,嚴格落實“斷面長制”,開展國考斷面“保Ⅲ增Ⅲ”溯源整治攻堅,持續鞏固提升重點斷面水質;紮實推進長江、太湖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繼續推進生態安全緩衝區建設,探索自然生態修舉試驗區建設。二是在減污降碳、源頭治理上持續發力。推動碳排放評價與環評、能評有機融合,嚴格環境准入,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落實園區污染物排放限值限量管理制度,加快推進結構調整、源頭替代等項目建設,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施綠色發展領軍企業計劃,在重點行業培育一批綠色龍頭企業,精準投放政府補貼、稅收優惠、綠色金融等激勵政策,推動企業自覺向清潔生產領先水平邁進。三是在解決突出環境問題上持續發力。對首輪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長江經濟帶國家警示片披露問題整改情況進行“回頭看”,確保問題整改銷號清零。同時,舉一反三,加快排查解決面上突出環境問題。認真組織做好第二輪省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壓緊壓實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四是在提升環境治理能力上持續發力。推進部省共建生態環境治理現代化試點省年度任務落實。健全法規標準體系,加快在研環保標準編制發佈工作。提升監測監控能力,進一步構建管用高效的園區污染物監測監控體系和省界環境監測網絡。增強環境基礎能力,印發實施“十四五”生態環境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全面推進城鎮區域水污染物平衡覈算,爲消除污水管網空白區打好基礎。堅持有力有效服務,完善綠色金融政策,持續開展企業環保接待日活動,加快推進綠島建設,幫助中小微企業降低治理成本,提高環境治理水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