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降温冻坏了么?要说咱们现在不用为了冬天取暖而烦恼,大部分人家里都是有暖气的,就算没有暖气那也有空调、电暖气、小太阳等等。出门在外有羽绒服,还有光腿神器,暖宝宝......那么古代人是怎么取暖的呢?

根据史书记载,棉花的原产地是印度和阿拉伯,中国宋代以前并没有棉花。棉花在中国大面积种植的历史却不足千年,那么中国历史的前3000年,在没有棉花可制作棉织品的冬天,连棉裤都没有,这严冬古人可咋过啊?靠抖么?当然不是了!

虽然没有棉花,但是我国古代人们很早就用木棉取暖,木棉纤维短而细软,中空率高,很适合制作御寒物品。

如果是有钱人,衣服里面放的填充物,是保暖又轻盈的动物毛,怎么样?没有想到吧?出门穿狐皮制作的裘衣。

睡觉盖的是鸭绒、驼绒、羊绒等材料填充的被子,这些材料直到现在都是比较昂贵的动物毛,屋里放上一个炭火盆,这个冬天就这么度过了,简直不要太暖和。

相比之下,穷人家就窘迫许多了。穷人家御寒时用葛麻的絮状物填充到冬衣里面,当然御寒作用不明显。只能多穿几件。

还有一种“纸裘”。纸裘造价低廉,材料一般都是楮树皮,要先将树皮做成纸,再拿纸来做衣服,纸裘揉皱之后耐穿防风,可以说是那时候的“网红爆款”了。

平民可穿不起裘衣,退而求其次,可以使用羊皮或者是狗皮做成外套来穿着。另外穷人睡觉铺的是干燥的稻草,盖的被子里填充柳絮,旧衣服,芦苇等杂物,只能勉强御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