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雨雪天氣下

路面溼滑

對確實需要駕車出行的朋友來說

難度和危險係數明顯升高

開車的朋友

這份詳細的指南送給你~

1、停車把雨刮器豎起來,不然會凍在前風檔玻璃上;

2、早晨起來,車門會凍住打不開,不能用力拉,拉是拉不開的,會把門把手拉壞。可以用熱水慢慢的往門把手和門縫裏倒。也可以——

開車門“祕笈”

溫馨提示:

先用手握拳延門縫敲擊一圈,感覺震冰後用力拉住車門,邊拉邊敲擊門邊凍結的冰,即可打開車門。進入車內後,後門和側門的開啓方式就是在內部拉住門扣用身體往外撞門即可。

3、打開車門,提前15分鐘發動車子,將暖風打到玻璃上化凍,不要使用雨刮器,不然雨刮器電機會燒掉。

4、等車內所有視線都清楚了才能上路,開始上路起步時在安全地段輕輕踩幾腳剎車,因爲剎車片凍住了。

5、上路保持安全距離,安全車距在平時四倍以上,車速控制在20~30公里左右,靠油門控制速度,不能猛加油門,在結冰路段千萬不能踩剎車,踩完剎車你會崩潰的,車子會加速滑向障礙物,此時打方向車子會在路面打轉,這時候事故就發生了。

6、儘量繞開有坡度的路面,比如:橋面、隧道口、高架等,車子會在此路段打滑開不上去,極易發生事故。

7、出行最好不要騎電動車,在結冰路面100%是要摔跤的。雨雪天氣,道路結冰,注意行車安全。

11月8日,入冬後的第一場雪,讓路面變得溼滑,人們在行走過程也十分容易摔倒。爲方便市民出行,哈爾濱市第二醫院爲大家準備了“防摔祕籍”。

雪天如何防摔?

專家提醒,首先走路的時候雙手不能插在口袋裏。雙手在外面可以保持平衡,萬一跌倒可以用手撐着,不容易把腿跌壞。畢竟上肢的外傷比下肢的外傷好處理,治癒後也比較好。

此外,走路時身體略向前傾,如滑雪狀,降低身體重心。走路時兩腳分開,與肩同寬。這樣的姿勢底盤大,重心穩,走路步幅宜小,邁大步走路容易跌倒。

最好穿防滑鞋或旅遊鞋,小步緩慢行走。不要邊走路邊看手機,“低頭族”只顧着看手機,忽視了路面情況,遇到冰面不能及時躲避。

老年人特別是骨質疏鬆者,儘量在雪天減少外出,或在陽光充足的時候出門,少擠公交車避免跌倒。

如果摔倒腰疼千萬別亂動

跌倒後如何將身體的損害降到最低?哈市二院專家提醒,雪天路難行,意外事故多,千萬要當心。

在雨雪天氣出行首先應注意滑倒摔傷、骨折,一般滑倒後骨折多集中在手腕、腳踝、尾骨和腰椎。雨雪天氣,一旦感覺即將跌倒,要趕快下蹲,降低身體的重心,減少滑倒時的衝擊力。摔倒後不要急於起身,應先看看自己是大腿、腰部還是手腕摔疼了。一般大腿和手腕骨折較輕的,人們還能勉強活動;如果腰疼,千萬不要隨意亂動,因爲腰椎骨折後如果隨意活動,很可能造成關節脫位,嚴重時下肢可能癱瘓。此時應該儘快呼救,救人者也不宜隨意背抱傷者,而是要用硬板將傷者抬到醫院,最好撥打120急救電話由專業醫護人員救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