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1200億美元!全球資本今年繼續大舉買入中國股債 來源:華爾街見聞

2021年,儘管出現了市場波動,但受外國投資者追逐利潤回報的驅動,全球對中國股票和債券的持有量增加了約1200億美元。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的計算,截至9月底,國際投資者共持有7.5萬億元人民幣(約1.1萬億美元)以人民幣計價的股票和固定收益證券,較2020年底增加約7600億元人民幣。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的數據,在截至9月底的12個月裏,外資持有的人民幣計價債券已超過3.9萬億元人民幣,而外資持股已攀升至近3.6萬億元人民幣,兩個指標均較去年同期增長約30%。

法國興業銀行(Société Générale)大中華區經濟學家Michelle Lam表示,富時羅素(FTSE Russell)去年決定將中國國債納入其具有影響力的世界政府債券指數(World government bond index) ,使得超過1400億美元的資金流入中國市場,對中國境內債券市場的購買起到了助推作用。

她補充稱,儘管近期市場出現動盪,但人民幣仍保持了較強的復原能力,這“增強了人們購買人民幣資產的信心”。

一些分析師和投資者對此表示,發達市場可以帶來的的強勁回報可能已經“油盡燈枯”,使得他們去其他地方尋找機會。

根據Ice Data Services編制的一項指數,今年以人民幣計價的政府和企業債券的回報率約爲4%。然而,以美元發行的風險較高的公司債券價格在今年卻有所下降。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香港一家大型全球資產管理公司的基金經理表示:

海外投資者正在尋找在上海和深圳上市的更具吸引力的股票。

中國政府也對外國投資表示歡迎。據投資銀行華興資本(China Renaissance)估計,過去10年,國內個人投資者在中國股市自由流通股中所佔比例已從66%降至30%左右,而外國投資者所佔比例已升至6%。

隨着包括高盛摩根大通在內的西方銀行嘗試在中國內地獲得牌照和全資子公司,中國在岸股票和債券的境外交易有所增加,使得全球對中國企業的研究力度加大。滙豐和富達(Fidelity)最近也開始看好中國資產。

但大舉買入對海外投資者也帶來了其他影響,這位駐香港的基金經理還表示:

當中國國內投資者發現外國投資者在買入時,他們會搶先出手。

在中國,外國人總是會遲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