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自然資源資產首次亮出“家底”。11月9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就首次聽取和審議國務院關於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情況專項報告舉行專題集體採訪活動。

澎湃新聞注意到,10月2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首次聽取和審議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情況的專項報告。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委調研室主任張永志在集體採訪中表示,全國人大通過聽取報告加強監督,有利於向全國人民報出一份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的明白賬。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加強人大國有資產監督職能,2017年黨中央印發建立國務院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制度的意見。2018年以來,全國人大常委會在審議綜合報告的同時,已經先後聽取和審議了金融企業國有資產、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和非金融企業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的專項報告。

張永志表示,今年10月份的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首次聽取和審議了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情況的專項報告,實現了中央意見確定的四類主要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專項報告的全覆蓋。

此舉有何意義?張永志稱,人大通過聽取和審議政府的專項報告,能夠全面瞭解落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和相關法律實施情況、國有自然資源資產家底和管理及相關改革情況,能夠準確查找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提出進一步完善制度、推進改革、改進工作的意見建議。

一是有利於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自然資源管理與改革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有利於全面落實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全面深化改革,有利於推動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實現高質量發展。

二是有利於通過人大監督,突出問題導向,進一步推動加強和規範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工作,進一步推動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體制改革,進一步提高國有自然資源資產合理保護和節約集約利用水平,更好發揮國有自然資源資產在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維護國家安全方面的戰略支撐和基礎保障作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