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超:近十年中國城鎮化率提升最快,面臨諸多新挑戰

城鎮化是現代化的重要標誌,也是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表現的一個載體。國家統計局副局長、黨組成員李曉超認爲,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十年,中國城鎮化水平持續提高,城鎮化率提升幅度最快。 

李曉超11月6日在中國城市百人論壇2021年會上表示,城鎮化率的提高,表明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給中國的發展提出了新挑戰。“一些城市規模偏大,亟需引導適度和科學發展規劃。”李曉超說,產業和人口向優勢區域集中是客觀經濟規律,但城市單體規模攤大餅式擴張,造成城市空間分佈和規模結構不合理的問題較爲突出。這些挑戰、問題都需要我們給予高度關注,積極應對。

李曉超表示,中國城市化率持續提高,其中近十年是建國以來城鎮化提升幅度最快的時期,具體體現在四點。 

第一,城鎮化率持續提高,近十年提升幅度最快。改革開放前,中國城鎮化尚處於探索發展階段。至1978年末,中國常住人口城市化率爲17.92%,比1949年末提高7.28個百分點,總的來說,改革開放前30年中國的城鎮化率提升幅度並不快,30年提高約10個百分點。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城鎮化不斷加速,1990年末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26.41%,比1978年提高8.49個百分點,年均提高0.71個百分點。1990年-2000年這個時間段,年均提高0.98個百分點,2000年-2010年這個時間段,年均提高1.37個百分點,近十年中國城鎮化率年均提高1.39個百分點。當然,這與過去前面十年大概差不多,但速度仍要快一點。總體而言,近十年是城鎮化發展最快的十年,也是城鎮化質量增效的十年。

第二,城鎮化率區域間存在不平衡,東部地區城鎮化率最高。

從區域看,中國東部地區城鎮化率最高爲70.76%。東北地區雖然人口在逐步減少,但東北地區的城鎮化率處於較高的水平,略低於東部地區,爲67.71%;另外,中部和西部地區分別爲59%和57.27%。最高的東部地區與最低的西部地區相差13.49個百分點。分省份看,上海、北京和天津城市化率超過80%,東部沿海的廣東、江蘇、浙江以及遼寧的城鎮化率超過70%。

第三,城市和鎮的城鎮化率同步提高,大城市以上的城市規模擴張更快。截至2020年,中國各類城市、城區常住人口超過5.7億人,佔全國人口的比重超過40%,相比2010年上升超過10個百分點。鎮區常住人口超過3.2億,佔全國人口比重超過23%,比2010年上升超過3個百分點。上述數據表明,城鎮化的結果不僅僅是城市規模擴大,鎮的規模實際也在擴大,只不過城市的規模比鎮擴張得更快。具體在城市中,大城市的規模擴張得更快,也就是說大城市以上城市包括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占總人口比重已經超過26%。其中超大城市由6個增加到7個,特大城市由10個增加到14個,大城市由77個增加到84個。

第四,中國的城鎮化率高於世界平均水平,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不小差距。

世界銀行數據庫資料顯示,2020年末,全球城鎮化率爲56.15%,其中美國爲82.66%、日本爲91.78%、英國爲83.90%、法國爲80.98%、德國爲77.45%。根據聯合國預測,2035年,全球城鎮化率將達到62.5%,大城市和大都市圈人口繼續持續積聚,中國城鎮化率高於世界平均水平,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未來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李曉超表示城市化率的提高表明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城鎮化是現代化的重要標誌,也是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表現的一個載體。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城鎮化水平持續提高,這標誌着中國在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又取得了巨大的進步。有以下四點。

第一,經濟實力大幅提升。2020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4萬億美元,佔世界經濟總量比重爲17.4%,比2010年提高8.2個百分點,人均GDP按年平均匯率折算,爲10438美元,達到中等偏上國家水平。

第二,居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2020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010年的2.57倍,扣除價格因素,十年累計增長1倍,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2020年全國恩格爾係數爲30.2%,比2010年下降3.2個百分點,居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

第三,人均預期壽命提升。2019年中國預計人均壽命77.3歲,比2010年提升2.5歲,主要健康指標整體居於中等收入國家前列。2020年末,中國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超過13.6億人,覆蓋率穩定在95%以上。

第四,人均受教育年限增加。2020年中國15歲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爲9.91年,比2010年的9.08年增加了0.83年;另外,每10萬人中,具備大學程度的由8930人上升爲15467人,文盲率由4.08%下降到2.67%。

同時,李曉超提醒,城鎮化率的提高,也給中國的發展提出了新挑戰,新問題。

一是一些城市擴張速度較快,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承載加大。一些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與人口過度集聚矛盾較爲突出。同時,交通擁堵、環境污染、房價偏高、城市災害安全弱化等問題,也影響着城市高質量發展。

二是農村老齡化問題突出,農村養老壓力加大。隨着城鎮化推進,農村人口,特別是青壯年勞動力大規模外流,導致農村老齡人口比重上升。數據顯示,2020年,鄉村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超過23%,比城鎮高近8個百分點,其中65歲以上老年人口比重比城鎮高近7個百分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