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雙11疲態初現,下站是海外嗎?

作者:陸涵之  

此前調查中,47.1%的受訪網民表示不打算參加今年的雙11。

雙11發展至第13年,不少消費者已經陷入了消費疲勞。

一位消費者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今年雙11並沒有購買任何東西,因爲購物節越來越多不再需要集中在雙11購買。錯過雙11還有雙12,雙12沒趕上還有年貨節。”

另一方面,直播購物也分流了不少消費者。一位消費者表示,今年主要的購物都在抖音的品牌直播間進行,“對比了下直播間的價格很優惠,也不需要預付等環節。”

在艾媒諮詢此前發起的調查中,47.1%的受訪網民表示不打算參加今年的雙11,原因是覺得套路太多。而29.4%的網民則覺得沒有需要的東西,此外23.5%的網民表示雙11優惠力度不足,還有17.6%的網民表示厭倦了精打細算的購物過程。

此外,各種社交媒體上,消費者們對於戰線越拉越長的雙11也是吐槽滿滿。

當國內雙11疲態漸顯之際,雙11正在海外逐漸興起,並吸引越來越多外貿商家參與。LONGBIDA品牌創始人、廈門隆必達電子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志龍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作爲外貿商家,他體感雙11在東南亞、巴西和俄羅斯等地的存在感越來越高。“今年雙11有不少外貿商家參與,比如說在Lazada、速賣通、Shopee等平臺上都有辦活動。在雙11參與方式上,商家必須與平臺同頻。根據平臺的要求配合他們準備相關的活動、營銷等等去跟進。”

對於外貿商家而言,雙11雖然不如黑五在銷量上重要,但卻是決定銷售額的關鍵節點。楊志龍表示,過完雙11緊接着就是黑五。雙11如果銷量有起色,會帶動黑五和聖誕節的銷售,如果表現不佳第二年的銷售或排名也會受到巨大的影響。

而從電商平臺的數據看,海外雙11的消費氛圍逐漸濃烈。東南亞電商平臺Lazada的最新數據顯示,11月11日當天新加坡開售首小時銷售額較平日猛增10倍,越南首小時銷售額同比去年翻番。同時,今年有80萬商家參與本次Lazada雙11,同比去年翻番。

從效果看,雙11在東南亞的影響力逐步增加。數據顯示,2020年Lazada在雙11期間GMV同比增長15倍,僅用時100秒便實現1100萬美元銷售額,吸引了超過4000萬用戶和40萬個品牌、商家參與。今年雙11,Lazada預計有超過2000噸的包裹會從中國直飛到東南亞六國,航班班次超過300架次。

Lazada集團首席運營官楊潤華表示,“經過這些年的市場培育,Lazada在東南亞的廣大用戶已開始喜歡並期待這些購物節。”雙11在東南亞越來越突出的影響力,正吸引衆來自中國、韓國等地的跨境商家通過Lazada出海東南亞,尤其是中國完備的供應鏈資源成爲中國商家搶佔東南亞電子商務市場的突出優勢。

雙11前夕,Lazada推出了5000萬人民幣海外倉發業務激勵金計劃,以扶持跨境商家全力迎戰東南亞雙11購物節。

目前,國外疫情仍對商家出海有影響。菜鳥Lazada跨境物流總經理劉朔湖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商家出海最大的挑戰並不是國際物流,而是到目的地後的本地物流。由於去年東南亞地區疫情影響嚴重,物流成本劇增。爲此Lazada優化了物流環節,爲商家帶來了出海成本20%以上的降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