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投资的关键在于选对了赛道,好赛道的应该与时代背景紧密相关。在时代背景下,产业方有产业周期,企业才有企业发展周期。目前“碳中和”的大势已不可抵挡,顺应时代趋势,梳理重要讯息,剖解投资机会,《碳中和日报》做您“碳投资”路上的小秘书。

本产品由优品投顾提供,机构编号ZX0111

风险提示:本产品仅供参考,不构成具体投资建议,旨在提供信息资讯服务。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重大事件梳理:

中美发表关于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的格拉斯哥联合宣言

1110日,中国和美国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格拉斯哥大会期间发布《中美关于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的格拉斯哥联合宣言》。双方赞赏迄今为止开展的工作,承诺继续共同努力,并与各方一道,加强《巴黎协定》的实施。在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能力原则、考虑各国国情的基础上,采取强化的气候行动,有效应对气候危机。双方同意建立“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工作组”,推动两国气候变化合作和多边进程。

宣言提出,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两国计划在以下方面展合作:1. 支持有效整合高占比、低成本、间歇性可再生能源的政策;2. 鼓励有效平衡跨越广阔地域电力供需的输电政策;3、鼓励整合太阳能、储能和其他更接近电力使用端的清洁能源解决方案的分布式发电政策;4. 减少电力浪费的能效政策和标准。

美国拒绝对东南亚进口组件征收关税

1110日,美国商务部驳回了美国太阳能制造商团体(American Solar Manufacturers Against Chinese Circumvention, A-SMACC)对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的太阳能电池与组件的反规避调查申请,主因为该制造团体要求保持其成员匿名,而这可能阻碍美国商务部获取规避调查相关的信息。另外,文件中也提到,该请愿团体针对的是特定厂家,而非针对特定区域、国家的产品,这也是商务部考虑的原因之一。

鉴于近期美国201条款可能延期的讨论、暂扣令(WRO)等贸易壁垒频繁,反规避调查不予立案终于能让输美的太阳能厂家稍微减轻压力。然而,近期暂扣令仍是整体组件输美的最大阻碍,由于陆续有组件在美国海关遭遇扣留,使得整体东南亚的庞大产能踌躇,整体开工率低迷,也实际冲击到美国当地本应达到的安装量、并且造成近期美国现货组件价格上扬。

国家发改委完善价格政策 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出整体部署。《意见》和《方案》将完善价格政策作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点任务和关键措施,提出了完善能源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深化电价改革等相关要求。我们要认真落实《意见》和《方案》要求,加快完善价格政策,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完善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发电上网电价支持政策,持续深化水电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是推动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为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意见》和《方案》提出要建立健全促进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的价格机制,完善绿色电价机制,统筹推进碳排放权、用能权、电力交易等市场建设,为新时期完善可再生能源价格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我们要不断完善风电、水电、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价格形成机制,建立健全抽水蓄能、新型储能等调节性电源价格形成机制,持续深化输配电价改革,推动将电力交易和碳减排成本反映到电价构成中。切实提高电网对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消纳和调控能力,推动电网更好服务电源绿色低碳转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在工业生产领域,电费支出是重点耗能行业生产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差别化电价和阶梯电价政策,将对行业技术进步、产业转型升级和能效水平提升发挥重要促进作用。当前,我国大工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高达65%,但重点耗能行业的能源利用效率距离国际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方案》提出要综合运用价格手段,建立激励约束机制。要求有关部门加快完善差别化电价政策,严格落实铁合金、电石、烧碱、水泥、钢铁、黄磷、锌冶炼等7个行业的差别化电价政策和电解铝行业阶梯电价政策,全面清理对高耗能行业的优待类电价及不合理价格优惠政策;严禁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实施电价优惠,促进重点行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加速淘汰落后产能、持续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今年以来,围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国家已密集出台系列价格政策,创新抽水蓄能价格机制,服务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明确新能源项目平价上网政策导向,稳定行业发展预期;优化峰谷分时电价机制,推动新能源消纳和储能发展;实施更严格的电解铝行业阶梯电价制度,促进企业节能增效、减少碳排放。下一步,我们要认真落实《意见》和《方案》要求,进一步深化能源价格改革,完善跨省跨区专项工程电价定价机制,健全绿色电价体系,完善核电价格形成机制,深化目录销售电价改革,从能源供给和消费两端发力,推进能源供给结构低碳转型及能源消费结构优化,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甘肃省征求完善分时电价机制方案意见:峰平谷电价比值为1.5:1:0.5

据悉,1111日,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我省分时电价机制的通知》。《通知》明确实施范围为全省工商业电力用户(电气化铁路牵引用电除外)、农业生产电力用户(农业排灌用电除外)、居民电动汽车充电桩执行分时电价政策,居民生活用电自主选择。时段划分方面,峰、平、谷时段各设8小时,尖峰、深谷时段视条件择机研究制定。在关键的目录分时电价方面,《通知》明确:执行目录销售电价的居民、农业生产用户,高峰时段用电标准在平段标准基础上上浮50%,低谷时段标准在平段标准基础上下浮50%

全国碳市场累计成交额突破10亿元

全国碳市场自2021716日开市以来,总体运行平稳有序,配额价格合理波动,单日成交量屡创新高。截至20211110日,全国碳市场共运行77个交易日,配额累计成交量达到2344.04万吨,累计成交金额10.44亿元,突破10亿元大关。

随着履约期的临近,全国碳市场重点排放单位交易意愿上涨,交易活跃度逐渐上升。近一个月全国碳市场参与交易的重点排放单位数量较上月增加65%,挂牌协议交易日均成交量较上月上涨163%。下一步,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将在继续做好各项交易服务的基础上,配合做好全国碳市场首个履约周期相关工作,加强交易指导和能力建设,全力保障全国碳市场的稳定运行。

湖北科技厅成立省氢能技术创新中心和汽车信息安全技术创新中心

1110日,湖北省科技厅发布消息,湖北新增湖北省氢能技术创新中心和湖北省汽车信息安全技术创新中心2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将进一步强化湖北省优势特色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湖北省氢能技术创新中心面向国内氢能产业化的现实需求,优先突破制约国内氢能产业化发展的共性、关键性技术问题,重点建设技术创新平台、测试验证平台、成果孵化平台、行业服务平台等四大平台,通过自主研发以及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实现燃料电池材料、关键零部件及产品的国产化,为湖北落实国家“双碳”战略,助推生态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提供重要支撑。该中心由武汉地质资源环境工业技术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牵头,联合国家能源集团氢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骆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武汉中极氢能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武汉格罗夫氢能汽车有限公司等4家单位共同组建。

宁夏“十四五”加快打造高端清洁能源装备产业集群

119日,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向社会公开《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开发区总体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对宁夏开发区在“十四五”的新发展阶段提出了新要求,加快风电整机装备制造全产业链建设、形成光伏及风电装备制造配套产业圈、打造辐射西北地区风电、光伏发电、新能源装备制造及智能运维一体化基地。

根据《通知》,宁夏开发区将重点发展以光伏组件、风机制造、氢能、储能及电池产业为重点的清洁能源产业集群。在宁夏中南部依托宁夏吴忠金积工业园区、吴忠太阳山开发区、中卫市海兴开发区,形成光伏及风电装备制造配套产业圈;在吴忠太阳山开发区、中卫市海兴开发区以中车株洲风电、华润电力、中核汇能等央字头企业为龙头,加快风电整机装备制造全产业链建设,推进光伏结构件生产项目做大做强,支持嘉进盛环保节能科技等新能源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延伸风电、光伏发电产业链,打造辐射西北地区风电、光伏发电、新能源装备制造及智能运维一体化基地。

在具体的风电装备制造方面,《通知》指出将在银川经济开发区、宁夏吴忠金积工业园区、中卫市海兴开发区打造金风、中车、GE等风电主机制造项目等项目;在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宁夏青铜峡工业园区打造舍弗勒(宁夏)风电滑动轴承项目;在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石嘴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宁夏吴忠金积工业园区、宁夏盐池工业园区、宁夏同心工业园区、中卫市海兴开发区打造中国华电集团、东方电气自动控制工程有限公司清洁能源全产业链项目、上能电气10GW逆变器生产线建设项目、银川威力风电专用减速器研发生产项目等项目。

在发展目标方面,《通知》指出:力争到2025年,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深入推进,可再生能源装机超过4500万千瓦,占电力装机比重超过55%,可再生能源占新增电力装机比重达到80%左右,占新增发电量比重超过50%;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4%(不含水电);可再生能源电力在区内消纳和外送电比重均达到30%以上;光伏制造产业居行业领先水平,风电制造产业能够支持区内及周边资源开发,培育形成氢能、储能产业链,高标准建设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

山东青岛氢能资源基地项目建成

1110日,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近日由中国石化所属青岛炼化承建的山东省最大氢燃料电池供氢项目——青岛市氢能资源基地项目建成。该项目氢气年产能力为2250吨,预计今年12月底投产。投产后,将彻底解决青岛市燃料电池用氢来源问题,有效提高山东省氢气生产和供应能力,促进山东氢能产业快速发展,助力打造“东方氢岛”。

青岛市氢能资源基地项目是山东省“十四五”氢能重大示范试点项目,总投资近4700万元,由设计规模为3000标准立方米/小时的氢气纯化单元,以及1500标准立方米/小时的氢气充装站组成,于今年7月开工建设。项目采用中国石化自主开发的专利技术建设,具有占地面积小、动力消耗低等优点。目前,该项目已转入单机试车等生产准备阶段。据悉,项目二期工程建设也在加紧推进,预计2023年氢气年产能力将达4500吨,届时将满足青岛市“十四五”期间规划建设的全部加氢站供氢需求。

国家能源集团旗下全球单体储电量最大、单体功率最大的飞轮储能正式开工

1110日,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电力灵武公司光火储耦合22兆瓦/4.5兆瓦时飞轮储能工程开工,该项目是国内第一个全容量飞轮储能-火电联合调频工程,也是全球单体储电量最大、单体功率最大的飞轮储能,突破500千瓦级大功率飞轮单体的技术瓶颈,实现大功率飞轮单体工程应用。

一直以来,该公司加快煤电机组节能升级和灵活性改造,探索多种能源技术耦合,突破灵活性、低碳性及可靠性发展,在保障热电联供功能的同时,对提升机组灵活性和经济效益具有重大意义。此次开工的22兆瓦/4.5兆瓦时飞轮储能项目,是一种新兴的电能储存技术,具有安全环保性好、深度充放电能力强、充放电次数多、调频性能高和宽温域、低成本、零衰减、零维护、高精准等特性优点。项目实施后,将改善火电机组的调频性能,提供电力辅助服务、支持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为我国煤炭清洁高效综合利用、辅助新能源消纳提供关键技术支撑。据悉,该工程配套项目均按计划高效推进,108日完成飞轮储能项目地质详勘作业,1030日顺利完成#110kV Ⅱ段及公用段飞轮储能接入柜并柜工作。该公司12号机预计分别将于20226月、10月接入系统运行。

阳光新能源、华能、华润等企业获得山东10.51GW152个光伏市场化项目

1111日,山东省能源局公示了2021年市场化并网项目的名单。文件明确,山东2021年市场化并网项目共152个,合计规模为10.51GW。其中,2021年底并网的项目为90.55MW2022年底前并网的项目为3.032835GW2023年底并网的项目为7.389GW

获得项目的业主共计66家,其中,阳光新能源规模最大,达1.23GW,其次是华能,规模达到1.175GW,华润位居第三,规模达到820MW。此外,文件还要求,各市能源主管部门要督促指导项目单位依法依规办理相关手续,全面落实各有关项目落地条件,按公布的承诺时间点倒排工期,尽快开工建设,确保按期建成并网。

华能蒙东公司签订300亿投资500万千瓦新能源基地项目投资协议

近日,华能蒙东公司与兴安盟行政公署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十四五”期间,蒙东公司将在兴安盟投资300亿元,规划建设500万千瓦新能源基地项目,着力打造绿电基地和“风光氢储制用”“风光储”综合能源产业集群。

浙能集团力争“十四五”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翻两番 新增2000万千瓦

19日,第四届世界油商大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油气行业发展机遇和挑战”专业论坛在线上举行。浙能集团董事长胡仲明作为主办方代表在论坛上作了题为“‘双碳’目标下推进绿色创新合作发展之路”的主旨演讲。他表示,浙能集团将勇担浙江能源转型的排头兵,稳步有力调整能源结构,力争“十四五”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翻两番、新增2000万千瓦,积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出更大贡献。

浙能集团要从“一减一增”两方面发力走绿色发展之路。一是努力提高化石能源清洁化、高效化利用水平,减少化石能源碳排放。浙能集团将以“先立后破”的原则,有意识、有准备、有步骤地推动化石能源定位转变,循序渐进地推动煤电向能源电力保供“稳定器”的角色转变,发展火电灵活性改造、热电联产、循环经济、CCUS(碳捕集、利用和封存)和数字化技术,大力推动节能减排和煤炭清洁化利用。目前浙能集团已开发黄泽山一期151万方油库项目,累计投运综合供能站170余座,正在推进黄泽山二期104万方油库项目和温州LNG接收站项目建设,已取得六横LNG接收站项目赋码,将全力保障浙江省电热油气等用能需求。二是全力拓展非化石能源产业,拥抱未来能源,增加非化石能源利用。浙能集团提出“风光电发展行动计划”,全面加大可再生能源项目开发力度,力争“十四五”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翻两番、新增2000万千瓦。同时,浙能集团将加快推进氢能发展,持续推动打造氢能全产业链,构建加氢网络,推进氢能装备制造产业园高效运作。

中广核江苏如东海上风电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成功启动试运

119日,中广核江苏如东H8300MW)海上升压站一次送电成功,标志着由中广核新能源和三峡新能源共建的江苏如东海上风电柔性直流输电项目工程启动试运圆满完成,为后续海上风电机组并网发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江苏如东海上风电柔性直流输电项目是亚洲首个采用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海上风电项目,项目包含陆上换流站、海上换流站和海上升压站,是目前世界上容量最大、电压等级最高的海上换流站。

李振国出席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绿电+绿氢是实现碳中和的有力武器

李振国表示, 在碳中和的道路上,氢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二次能源形式,而且有着大量的应用场景,在能源化工、钢铁冶炼、建筑材料、远洋运输、航空运输,甚至民用等方面均有刚性需求。

“我们现在用到的氢气,有96%是通过煤制氢,或天然气制氢获得的‘灰氢’,这是以二氧化碳排放为代价得到的氢。在碳中和的要求下,我们必须要通过光伏或风电,使用电解水制取绿氢,将来在经济领域才会有更广泛地利用。”李振国做了一个设想,假如在澳大利亚北部、智利、新西兰等地建造大规模的光伏+制氢装置,制造出清洁的氢能或者绿氨,那么就可以振兴亚太自身经济,同时助力全球能源转型。

通合新能源15GW高效电池项目第一片电池片顺利下线

通威集团官微消息:1110日上午1110分,通合新能源15GW高效电池项目迎来了振奋人心的时刻,在一片欢呼中,通合新能源第一片电池片顺利下线!通威太阳能董事长兼总经理周丹、首席运营官萧圣义、副总经理周华、财务总监宋枭,通合新能源总经理助理罗晓云、郭宽新,通威太阳能总经理助理陈君,相关部门负责人,现场员工共同见证了产品下线!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通合新能源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一手抓疫情防控不放松,一手抓项目进度不动摇,创造了从第一台设备进场到第一片电池片下线仅用17天的新纪录,再次刷新了通威速度。

通合新能源电池项目将全面采用最先进的工业5G通信技术,通过车间无人智能制造、园区数字化管理、无人驾驶仓储物流等物联网、5G、大数据挖掘等核心技术,打造智能化工厂、数字化车间。此次首片电池片下线将进一步扩大通威高效太阳能电池的产能规模,不断巩固并提升通威在全球太阳能电池行业的领先地位。

华晟与迈为署异质结电池产线开发合作协议 目标量产效率25.5%

118日,第四届进博会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专场配套活动暨2021年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质量发展要素对接大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会议中心如期举行。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苏州迈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宣城市与苏州市跨区域合作重大项目受邀参加了此次盛会。此次华晟与迈为主要是针对新一代主流光伏技术——N型异质结展开深度技术合作,由华晟提供工艺方案,迈为提供产线解决方案与硬件,双方一起合作开发单线产能500MW以上的异质结单面微晶与双面微晶电池产线。这条产线将会是业界第一条GW级别微晶异质结量产线,目标是实现单面微晶异质结电池量产平均效率大于25%,双面微晶异质结电池平均量产效率大于25.5%单线产能达到500MW、良率大于98%、生产成本优于现有PERC产线。

双方签约合作的这条异质结量产线,计划集合硅片吸杂、异质结半片工艺等技术。该产线计划使用华晟开发的单面微晶和双面微晶工艺与迈为开发的大产能PECVDPVD,并结合最新的自动化智能制造技术,实现对单硅片的全制程数据追踪与工艺自控制,做到业界更先进、更智能、转化效率更高的太阳能电池生产线,并在GW级的生产上得到验证。双方的合作将通过《技术合作协议》、《设备采购协议》来约定合作范围与合作成果分享,并基于各自生产制造专利及专有技术,共同合作开发形式,实现产线设备量产定型设计。

该合作协议项下的异质结单面微晶工艺产线,将会部署于已启动的华晟二期2GW产线,设备将于20222月份搬入。该合作协议项下的双面微晶工艺生产线,会用于华晟即将启动的三期生产线。这将是华晟和迈为继2020年一期500MW异质结电池、组件合作项目后的进一步深入合作。我们相信,在未来几个月,华晟二期与三期项目,将会同其一期产线一样,给行业带来更多的期望与惊喜。

金寨嘉悦与湖南红太阳在产业链展开深度合作

近日,聆达股份(300125.SZ)发布公告称,聆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金寨嘉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金寨嘉悦)与湖南红太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湖南红太阳)于近日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拟在光伏产业链开展深度合作,形成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根据公告,1、湖南红太阳拟于 2022 年至 2025 年期间向金寨嘉悦采购不低于 3GW 的太阳能电池片,每年采购量不低于 1GW,交易单价参照市场价格降低 0.01-0.02 /W,具体以双方另行约定、签署的合同为准。如金寨嘉悦因硅片供应不足,导致不能履约交货,湖南红太阳有义务提供 A 级硅片给金寨嘉悦,具体的硅片数量及价格以双方另行约定、签署的合同为准。 2、在同等商务条件下,金寨嘉悦“二期”项目生产车间设备优先向湖南红太阳采购,湖南红太阳应无偿为金寨嘉悦“二期”项目生产车间提供技术支持。 3、双方拟在工艺技术研发方面进行深度合作,由双方技术工艺研发人员共同成立研发小组,确定研发课题,共同研发电池制造的新工艺、新技术,共享研发成果。 4、双方拟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开发建设太阳能光伏电站,并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威孚高科签约氢璞创能:以金属板为重点、逐步扩展膜电极等合作

近日,无锡威孚高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威孚高科”)与北京氢璞创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氢璞创能”)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依据《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双极板(石墨/金属)、膜电极等产品研发与应用,燃料电池关键部件的核心技术开发,燃料电池电堆及核心部件的商业化,燃料电池装备制造的自主化和国产化,燃料电池单电池技术开发,电堆和整车验证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值得关注的是,公告中特别提及,双方将以金属双极板为重点项目支撑,逐步拓展石墨双极板、膜电极等关键领域的合作发展。据了解,威孚高科是国内汽车零部件的著名生产厂商,目前正积极战略布局新能源驱动等新兴业务领域。同时公司也是国内较早关注氢能产业的上市公司之一,已累计投资氢燃料电池约8亿元。而氢璞创能是一家致力于新能源技术市场化的创新型企业,聚焦燃料电池电堆的研发,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拥有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及产业化技术的燃料电池电堆厂家,也是国内首个自主知识产权电堆自动化生产线的缔造者。

李嘉诚家族旗下长江基建投资氢能私募基金

1110日,李嘉诚长子李泽钜任的长江基建集团透露,该公司最近投资了氢气私募基金HYCAP,但未披露投资金额。李嘉诚家族在2021年已经多次投资于氢能源领域。长江基建副董事总经理Andrew Hunter表示,认为氢气在能源和运输系统的去碳化方面将具有重要意义。Andrew Hunter称,长江基建一直致力于开发、试验、生产及推广绿色氢气,用以作为家用天然气的零排放替代品,并作为柴油火车的替代燃料。他很高兴能投资于HYCAP以进一步拓展集团旗下的氢气项目。长江基建已经进行了多项氢能相关的投资,包括在澳洲投资氢气生产设施,未来拟在英国铁路系统中应用氢能。与此同时,李嘉诚家族近阶段正逐渐加码下注氢能源领域。该家族旗下的维港投资(Horizons Ventures)在202134月公开宣布的投资项目里有美国氢科技初创企业Syzygy、以色列绿氢技术公司H2Pro和氢能飞机初创公司ZeroAvia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