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司現金流緊張的情況下,無論是吉峯科技原控股股東還是現任控股股東,與上市公司之間的關聯交易和借款協議都被市場高度關注

《投資時報》研究員  餘飛

連續虧損之下,吉峯三農科技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吉峯科技,300022.SZ)流動性依然緊張。

財報顯示,近年來吉峯科技資產負債率始終處於較高水平,公司流動比率總體水平不高。該公司表示,由於存貨餘額較大也導致速動比率水平相對較低,公司長、短期償債存在一定風險,持續經營面臨一定壓力。

值得注意的是,吉峯科技今年上半年剛完成易主。雖然新任控股股東四川特驅教育管理有限公司(下稱特驅教育)曾向公司提供借款,但相關利率明顯高於銀行同期貸款利率。

同時,10月20日晚間吉峯科技發佈《關於補充確認關聯交易及預計2021年度日常關聯交易的公告》,披露了公司與原實控人的一起關聯交易,涉及1430萬的預付款項問題。

在公司現金流緊張的情況下,無論是吉峯科技原控股股東還是現任控股股東,與上市公司之間的關聯交易和借款協議均被高度關注。

流動性緊張控股股東出手

吉峯科技於2009年登陸深交所創業板。資料顯示,該公司主要有農機流通與服務業務板塊、高端特色農機具及核心零部件業務板塊、鄉村振興與智慧農業整體解決方案及現代農事服務+互聯網板塊。

近年來,吉峯科技處於持續虧損狀態。2019年、2020年以及2021年前三季度,吉峯科技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2.95億元、24.97億元和19.04億元,分別實現淨利潤-1.43億元、-1618.84萬元和-356.95萬元。

與此同時,公司資產負債率維持在80%以上的高位,2019年末、2020年末和2021年9月末,吉峯科技合併報表資產負債率分別高達83.65%、82.34%和83.14%。

爲緩解資金緊張,去年10月,吉峯科技將子公司廣安吉峯100%股權以130.63萬元轉讓,隨後又將子公司天水吉峯51%股權以558.8萬元轉讓。

今年3月份,公司原實控人通過股份轉讓、表決權委託和定向增發“組合拳”方式完成了實控人的變更,目前公司控股股東爲特驅教育,實際控制人變更爲汪輝武。

公開信息顯示,汪輝武是四川知名教育企業四川五月花專修學院的創始人,控股股東特驅教育是一家主要從事教育培訓服務、教育品牌推廣、教育及教育衍生產品開發等的綜合性服務機構,面向高校內部以及社會開展各類教育培訓、教育投資、教育諮詢服務。

特驅教育入駐後,爲緩解吉峯科技流動性緊張做出一系列動作。

6月2日吉峯科技公告稱,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了《關於向控股股東借款暨關聯交易的議案》和《關於轉讓子公司股權的議案》。

公告披露,根據公司生產經營的需求,爲支持公司貸款週轉,解決公司目前流動性依然緊張的需要,公司擬向控股股東特驅教育借款,借款最高額不超過5000萬元,在借款最高額度範圍內,可滾動使用。如果90個自然日內(含)歸還借款的,按年化利率8%計收利息,超過90日的,按年化利率12%計收利息。

同時,爲緩解流動性緊張局面,該公司擬通過轉讓子公司股權獲得現金,另外還擬向特定對象發行募集資金總額爲4.16億元,在扣除發行費用後將全部用於償還有息負債。

不過,因爲吉峯科技向控股股東借款的相關利率高於銀行同期貸款利率,深交所對此要求吉峯科技解釋原因及合理性。

吉峯科技回覆稱,公司在各大銀行的平均貸款利率在4.35%—8.5%之間,且在銀行申請貸款提供了抵押物及其他擔保措施,但特驅教育、汪輝武向公司提供的前述借款,公司未提供任何擔保措施及抵押物,所以利率按年化8%計算合理。

吉峯科技2019年、2020年及2021年三季度淨利潤情況

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

關聯交易被關注

在業績虧損、資金緊張以及控股股東變更的情況下,吉峯科技與原控股股東之間的一起關聯交易成爲關注重點。

10月20日晚間,吉峯科技披露《關於補充確認關聯交易及預計2021年度日常關聯交易的公告》。內容顯示,2019年1月15日,公司全資子公司吉峯農機與原控股股東王新明控制的山南神宇簽訂了《意向股權轉讓框架協議》,山南神宇擬將其持有的南充吉峯車輛95%股權轉讓給吉峯農機,吉峯農機根據協議於2019年1月18日預付1430萬元股權轉讓款給山南神宇。

隨後,交易雙方未達成一致,終止股權轉讓。雖然預付款項1430萬元後期歸還,並按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利息,但此筆預付款的原因和合理性成爲關注重點。

11月9日,吉峯科技回覆稱“雖然預付測算交易價格的50%與交易慣例存在差異,但並不違反法律法規規定,公司的預付款項安排系基於公司經營情況,爲了加快交易速度,緩解公司面臨的融資困境,具有合理性。”

對於是否違反信披規定的問題,該公司表示本次關聯交易不構成重大資產重組,不構成重組上市,也不需要經過有關部門批准,由於雙方已解除意向協議,且未簽署正式股權轉讓協議,因此該事項不需提交股東大會審議。

需要注意的是,吉峯科技不久前曾因爲信披問題收到四川證監局警示函。

內容顯示,2021年1月29日公司披露業績預告,預計盈利500萬元至700萬元。2月1日,該公司發佈補充公告稱“經預溝通,公司與會計師事務所在本報告期的業績預告方面不存在重大分歧”。

不過到了4月21日,吉峯科技披露修正公告,將2020年度業績預告修正爲虧損950萬元至1750萬元。到了4月28日公司披露年報時,顯示2020年度虧損1619萬元。

此外,2021年8月6日,吉峯科技披露與泛海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就發起設立產業併購投資基金事項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基金目標規模100億元,首期規模20億元,但未披露“本合作協議簽訂一年內,如雙方未簽訂正式合作協議,本合作協議自動解除,雙方互不承擔違約責任”等重要條款。

由於業績預告披露不準確,以及相關協議的信息披露不完整,不符合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相關規定,今年9月份,四川證監局對吉峯科技採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管措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