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營報

日前,KK集團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正式啓動上市流程,有望成爲港股市場的“潮流零售第一股”。

公開資料顯示,KK集團成立於2015年,目前旗下擁有KK館、KKV、The Colorist、X11四個品牌,主要面向Z世代(“95後”“00後”)消費羣體,是中國第三大潮流零售商。

KK集團向消費者提供橫跨18個主要品類中超過2萬個SKU(庫存量單位)的各種潮流產品,涵蓋美妝、潮玩、食品及飲品、家居品、文具等主要生活用品類別,全球門店數量達680家。

阿里京東系均參與投資

資料顯示,KK集團的創始人吳悅寧,出生於1984年。2007年,從東莞理工學院計算機專業畢業後,吳悅寧在IT行業工作多年。2014年,吳悅寧注意到了進口商品領域的爆發性需求,決定在廣東東莞開一家容納零食、美妝、個護等進口產品的集合店,取名爲KK館。

2015年,KK館在原有基礎上升級成集餐飲、咖啡、書吧等多業態於一體的2.0版本,一次性開出10家門店,大力拓展SKU、升級店面。接下來的幾年間,吳悅寧又陸續推出主打精緻生活集合的KKV、主打美妝集合店品牌THE COLORIST調色師、全球潮玩集合品牌X11等。

招股書顯示,KK集團在上市前的股權架構中,吳悅寧通過MOGR持股24%,郭惠波通過Starlight持股4.38%,二人爲一致行動人,合計持股28.38%,爲單一最大股東。

此外,KK集團的其他明星股東也令人注目。IPO前,現任阿里本地生活CEO俞永福通過eWTP持股9.88%,上海緯礪持股7.52%,CMC持股6.29%,上海翀益持股4.08%,京東旗下的JDAngara持股1.38%。

天眼查顯示,自2016年3月起,KK集團一共經歷了7輪融資,融資金額超過40億元。

2016年,pre-A輪,深創投進入,投資1500萬元;

2017年,A輪,璀璨資本、深創投、黑藻資本進入,投資1億元;

2018年,B輪,經緯中國、璀璨資本進入,投資7500萬元;

2019年,C輪,eWTP科技創新基金、洪泰基金、經緯中國等進入,投資4億元;

2019年,D輪,Kamet Capital、eWTP科技創新基金、五嶽資本等進入,投資1億美元;

2020年,E輪,CMC資本、洪泰基金、Kamet Capital、黑蟻資本等進入,投資10億元;

2021年,京東領投,新天域資本、CMC資本等進入,投資3億美元。

以最近一輪融資情況測算,KK集團當前估值約30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200億元。

收入規模增長迅速

招股書顯示,截至目前,KK集團仍處於虧損狀態。2018年、2019年和2020年,KK集團淨虧損額分別爲0.79億元、5.15億元和20.17億元;2021年上半年,KK集團淨虧損43.97億元。2018年、2019年和2020年經調整後的淨虧損爲0.42億元、0.77億元、1.71億元,2021上半年收窄至0.38億元。

對於業績虧損的主要原因,KK集團解釋稱,主要是爲了持續提升業務規模及門店網絡的投資,以及按公平值計入損益的金融負債的公平值增加所致。

招股書顯示,近年來,KK集團的收入規模增長迅速。2018年、2019年、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KK集團的營業收入分別爲1.55億元、4.64億元、16.46億元和16.83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爲225.5%;毛利分別爲4979.2萬元、1.26億元、5億元和6.1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爲216.8%。同期對應的毛利率分別爲32.1%、27.1%、30.4%及36.2%。

KK集團營收快速增長的背後,是其“瘋狂”的擴店速度。招股書顯示,2019年、2020年和今年上半年,KK集團自有門店分別爲47家、132家、288家。同期,KK集團在租金上的支出就分別達到4440萬元、1.81億元和1.9億元,租賃期爲3-8年。

KK集團官網顯示,公司與大悅城、凱德、永旺等商業品牌合作的門店面積都在1000平方米以上。KK集團表示,近年來物業價格和租金開支大幅攀升,預計將來還會持續上升。當開設新零售門店或對現有零售門店的租賃協議續約時,租金開支的增加可能會增加銷售及分銷開支,這可能會對業務、財務狀況、經營業績和前景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