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國防報

通過檢測傷口水分含量數據,掌握癒合情況,免去拆解繃帶的過程

戰場上,及時有效的傷員後送與急救,是挽救生命、降低傷亡人數的必要手段。衛勤人員對傷員進行救治時,通常採用繃帶進行壓迫止血,同時起到防止感染的作用。然而,普通繃帶存在一定不足。例如無法實時查看傷口癒合情況,這對恢復週期較長的傷口尤爲不便。爲了解傷口癒合情況,醫護人員只能頻繁拆解繃帶進行檢查,可能損壞脆弱的癒合組織。

近日,意大利博洛尼亞大學研究人員表示,他們開發出一種“智能繃帶”,可以讓醫護人員在不移除繃帶、中斷癒合過程的情況下,檢查傷口情況。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最近一期的《物理學前沿》雜誌上。據介紹,這種“智能繃帶”配有傳感器,可實時採集傷口處的水分含量信息。傳感器由一種導電聚合物製成,使用絲網印刷技術附着在紗布上,再製成繃帶。

傷口癒合受溫度、溼度等諸多因素影響。過於乾燥的傷口表面不利於組織生長,溼度太大則導致傷口發白並出現褶皺。尤其對慢性傷口而言,保持最佳水分狀態被認爲是傷口癒合的關鍵。

除傳感器外,研究人員還在紡織品中加入一種廉價、一次性且與繃帶兼容的射頻識別標籤。它可將傳感器採集到的水分含量信息,以射頻形式傳輸到附近的智能手機上,使“醫護人員知道何時需要更換繃帶”。

爲測試這種“智能繃帶”的實際效果,研究人員將其暴露在人工傷口滲出液中。測試結果顯示,“智能繃帶”在乾燥、潮溼和溼度飽和3種條件下顯示出截然不同的讀數,表現出較高的靈敏度。目前,這一技術尚未達到臨牀試驗標準。研究人員同時致力於開發不同吸收特性的繃帶,以應對不同類型傷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