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電視又要漲價了?TCL華星趙軍:面板價格或於明年二季度迎來上漲

來源: 時代財經

明年二季度,整個面板行業價格有望呈現上升趨勢。

EDG奪冠將電競行業熱度推向了新高峯,“電競+”產業也獲得了越來越多的關注,電競屏就是其中之一。

國際市場調研機構Wit Display《全球電競顯示器面板報告》指出,2021上半年電競顯示器市場突破1200萬臺,相較去年同比增長50%,且27英寸以上尺寸電競顯示器越來越受歡迎。

目前在桌面電競場景廣泛應用的LCD等顯示技術,已經無法滿足大尺寸高端商用市場的需求,在分辨率、刷新率和延遲方面也差強人意。

不少面板廠商看中這一市場痛點開始佈局LED、MLED等高端電競顯示屏市場,其中就包括龍頭企業TCL。

在今年的TCL華星全球顯示生態大會上,TCL華星發佈了全球首款49吋R800曲面電競顯示屏,這也是其Mini LED技術代表產品之一,搭載了MN業內最高規格的技術組合。

TCL華星COO趙軍表示,TCL於2019年下半年進入電競行業,到今年11月,華星電競的面板有望做到全球市場份額第一。“90後、00後、10後更注重遊戲、電競的消費體驗,華星也會持續在電競領域加大投入,目前已經收購了三星SDC在蘇州的工廠,未來會把Mini LED和電競屏結合在一起,不斷實現高分辨率、高刷新率,實現全球最高的對比度。”

除電競屏外,TCL華星還發布了多款新品,而龍頭企業動態的背後,也是整個行業變化趨勢的趨勢。

“韓退中進”下的面板行業

面板行業近年來最大的故事莫過於“韓退中進”。

韓國三星和LG逐漸退出LCD賽道,我國一躍成爲全球LCD領頭羊,產能已達全球產能的一半。DSCC報告預測,中國的LCD產能市場佔比今年將在60%左右,到2025年有望達到75%。

趙軍也表示,在成熟的LCD領域,中國企業在技術、產品、綜合競爭力方面已經趕上甚至超過了日韓,TCL華星和索尼在高端TV方面的深度合作就是行業的一個縮影,“在高端的TV面板方面,華星已經成爲索尼最大的戰略供應商,這就說明中國顯示面板的企業在技術方面已經逐漸從追趕實現了趕超。”

但LCD屬於技術含量較低的領域,中國在LCD取得的領域也與長期的低價攻勢有關。在技術含量較高的OLED領域,國內和日韓仍有較大的差距,尤其是大尺寸OLED上。

市場調查機構Omia第二季度統計數據顯示,韓國廠商佔OLED電視和筆記本電腦顯示面板出貨量的100%,其中大尺寸OLED電視面板市場繼續由LG顯示一家壟斷。國內面板廠商主要聚焦生產中小尺寸OLED的第6代。

曾有面板行業的分析師對媒體表示,國內OLED面板企業量產仍面臨許多挑戰,包括良率低、盈利難、產業鏈不完善等。

此前,京東方就曾因向蘋果供應的中小尺寸OLED面板產品良率不及預期,導致後者追加三星、LG訂單。OLED面板生產線投資巨大,折舊攤銷費太高,由於生產良率不能快速提升,爬坡週期漫長,導致生產OLED很難盈利,也很難形成價格優勢;在產業鏈配套方面,中國也與日韓存在較大差距,目前OLED材料的供應仍然以外資企業爲主。

趙軍表示,國內市場在5-10年內,OLED和LCD會是共生共融,在各自領域發揮各自優勢的關係。

在小尺寸行業,以智能手機爲代表,OLED已經成爲主流顯示方案,LCD從高端慢慢變成中端、中低端配置;中尺寸方面,OLED剛剛起步,還有許多技術和性能方面的挑戰需要克服;大尺寸仍然以LCD爲主,比如在TV市場,OLED的佔比低於5%,因爲成本方面的巨大差異,LCD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還是會成爲大尺寸領域的主流顯示方案。

不過趙軍認爲,中國企業在OLED領域與韓國企業的差距也正在縮小。“我們認爲可能兩到三年,中國的OLED能夠在大尺寸和小尺寸方面和韓國達到同場競技的水平。往前看,基於三到五年,甚至五到十年,新一代的顯示技術,包括印刷OLED、Mini LED 和 Micro LED等,中國企業的進展相對來說會比較快。

TCL的高端面板佈局

在這次TCL華星全球顯示生態大會上,可以一窺其在高端面板領域的佈局情況。

TCL華星在連續兩屆大會上都表示,會堅持MLED和OLED雙技術戰略。趙軍解釋,Mini LED和Micro LED主要應用在大尺寸,甚至超大尺寸顯示領域,OLED則在中小尺寸顯示領域的體驗會更好。

Mini LED和Micro LED的新品是這次發佈會的較大亮點。

Mini LED方面,TCL 華星這次推出了全球首款玻璃基超大尺寸透明 Mini LED 顯示產品,其玻璃基相比於傳統的PCB基有不少的優勢。

比如穿透率更高,其發佈的產品穿透率達72%,未來有機會達90%;像素點間距也更小,只有2.0毫米,而PCB基在3.9-7.8毫米之間;並且玻璃基產品從側方看到的顯示效果和正前方顯示效果完全相同,而PCB基換視角後就看不到透明的效果。

此外,TCL還推出了Micro LED手錶屏,以打入Micro LED 商用化領域 。

趙軍表示,Micro LED是是華星下一代新型顯示的兩條主線之一。在整個產品應用方面,Micro LED在小型化穿戴產品和超大尺寸方面都有較大的優勢,於前者其可以實現高分辨率、高量、低功耗效果;於後者其有LCD和OLED不具備的天然優勢。

“在三到五年的時間裏,Micro LED可以成爲主流的顯示技術。

OLED方面,TCL華星主要在小尺寸的AM OLED以及大尺寸的噴墨印刷技術( IJP OLED)方面佈局。

相比於蒸鍍式的OLED,印刷OLED材料利用率非常高,達到90%以上,且其線結構簡單,有利於良率提升和大批量的規模生產。AM LED是360度可摺疊產品,此次推出的產品形態既可內折又可外折,有較大的技術難度。

趙軍表示,TCL華星在AM OLED方面已經實現了大規模的商業化應用,大尺寸的產業化則有望在明年啓動。

“明年二季度,面吧價格有望呈現上升趨勢”

在上游芯片零部件短缺的影響下,今年面板價格經歷了一段時間的上漲,不過進入8月,面板價格迅速下滑,給廠商帶來了不少壓力。

關於未來的價格走勢,趙軍表示,未來整個面板顯示行業的週期性波動幅度會進一步收窄,主要有如下幾個原因:

首先,隨着面板廠產能擴張告一段落,未來市場的波動由供需雙方的波動,變成由需求變化導致的單向波動。這會讓整個行業的波動幅度變小。

另外,面板行業集中度也越來越高,未來中國的三家面板廠大尺寸顯示屏會佔到70%甚至更高的市場份額,集中度提高就有助於減少週期波動造成的影響。

從需求側看,面板的需求也出現了回暖。由於終端廠商促銷力度比較大,今年雙11TV的銷量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0%。

此外,面板價格到TV價格會有兩到三個月的傳導過程,面板價格的下降已經在導致整機售價下降,進一步刺激消費需求的釋放。

“目前我們發現,在中國和海外的市場,由於成本和價格的傳導,下游消費市場已經有需求增長的趨勢,未來行業週期波動幅度可能會收窄,進入平臺期。明年二季度,整個面板行業價格有望呈現上升趨勢。”趙軍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