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多倫多11月17日電 (記者 餘瑞冬)加拿大統計局11月17日發佈的數據顯示,該國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在10月份延續升勢,同比上漲4.7%,達到2003年2月以來的最大升幅。

10月份的CPI較9月份上漲0.7%,實現自2020年6月以來的最大環比增幅。

加拿大統計局指出,通脹主要由房屋、食品和交通出行這三大日常基本要素價格推動。此三項因素在加拿大人的月度支出中佔62.5%,且價格仍在上漲。實際上,統計所囊括的所有八大類價格均出現同比上漲。

在一路上揚的油價帶動下,能源價格同比上漲25.5%。由於煤炭和天然氣短缺,油價明顯攀升。與去年10月相比,消費者支付的汽油費用增加近42%。天然氣價格同比漲幅近19%。

如果剔除能源價格,加拿大10月CPI同比漲幅爲3.3%,與9月增幅相若。

能源價格上漲導致交通運輸價格同比增長逾10%,達到2003年3月以來的增幅峯值。同時,由於全球半導體芯片緊缺,乘用車價格同比增長逾6%。汽車零配件及相關用品價格則上漲3.6%。

肉類產品價格繼續上漲,同比增幅9.9%。其中,新鮮及冷凍牛肉價格增長14%,加工肉類增長8.5%。加統計局稱,勞動力短缺、持續的供應鏈障礙以及牲畜飼料價格上漲,均是推升肉類價格的動力。

加統計局在每年10月的CPI統計中體現房產稅開支變化。2021年,消費者的房產稅及相關開支同比上升1.5%。其中,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漲幅爲5.6%,安大略省增長2.1%。但中部曼尼托巴省和阿爾伯塔省的房產稅各有6.7%和1.7%的下降。

加媒及業內人士普遍認爲,由於供應鏈尚未復原,而且波及面廣泛,目前的通脹勢頭並不意外,且預計仍將持續。(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