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北京,記者 高萍)訊,今日,在“2021年度中國銀行業高質量發展論壇”上,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穩定局局長孫天琦透露,銀行業壓力測試結果顯示,我國資產規模最大的30家大中型銀行,在輕度、中度、重度的壓力測試情景下,2021-2023年內,整體資本充足率由2020年末15.28%,最低分別降至13.60%、13.35%、13.01%,均高於10.5%的監管要求,銀行整體有較強的抵禦經濟下行衝擊的能力。

截至2021年2季度,我國金融業機構總資產371.26萬億元,其中銀行業機構總資產336萬億元,佔金融業機構資產90.5%。孫天琦透露,央行評級在8-10級的高風險機構422家,資產僅佔銀行業1.36%。

儘管受疫情衝擊影響,商業銀行資產質量受到一定下遷壓力,2020年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有所反彈,但銀行業前瞻性調動財務資源,加大不良貸款處置力度,商業銀行資產質量自2020年4季度開始連續3個季度實現好轉,2021年2季度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降至1.76%,低於疫情前水平,撥備覆蓋率193%,資本充足率14.47%,風險抵禦能力較強。

此外,我國大型銀行資產質量和經營效率在國際上表現較好。孫天琦稱,從資產質量看,我國大型銀行介於歐美之間,好於歐美整體水平。截至2021年6月末,歐美地區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G-SIBs)整體不良貸款率2.1%,其中美國0.72%、歐洲2.78%,中國主要商業銀行,包括6家國有商業銀行和12家股份制銀行,資產規模佔銀行業58.5%,整體不良貸款率分別爲1.45%和1.42%。

從撥備水平看,我國主要商業銀行風險抵禦能力亦較強。美國G-SIBs整體撥備覆蓋率245.7%,歐洲G-SIBs整體撥備覆蓋率67.6%,中國國有商業銀行和股份制銀行撥備覆蓋率分別爲225.33%和208.41%。

從經營效率看,過去10年,美國G-SIBs的資產利潤率(ROA)在0.62%-1.14%之間,歐洲G-SIBs在0.10%-0.36%之間,中國主要銀行在0.81%-1.22%之間。2021年6月末,美國、歐洲、中國大型銀行ROA分別爲1.07%、0.29%、0.86%,盈利能力保持穩定。

孫天琦同時強調稱,銀行業風險仍然存在,且存量風險呈區域集中分佈,少數省份集中了多數高風險機構。銀行出險易引發“骨牌效應”,存量金融風險還需持續重視。另外,近兩年,金融業風險正從內生風險向外生風險轉變。產業風險、企業風險、財政風險等均可能演化爲金融風險。爲此,必須準確研判金融風險形成原因,避免開錯藥方。

孫天琦建議,要促進銀行業高質量發展,需嚴肅對大股東侵佔、內部人控制、失職瀆職等問題追責問責;此外,資產業務要回歸本源,優化資產結構,做好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提質增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