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生態環境部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航天科技集團)在京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吳燕生出席協議簽署儀式並講話。

黃潤秋一行首先參觀調研了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展示中心、衛星總裝車間,仔細瞭解中國航天事業發展成就,就航天科技在生態環境領域的應用進行了深入交流。

在協議簽署儀式上,黃潤秋代表生態環境部對航天科技集團長期以來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謝。他表示,不久前勝利召開的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爲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推進航天事業發展指明瞭方向、提供了遵循,在全國上下掀起學習貫徹六中全會精神熱潮的重要時刻簽署合作框架協議,深化部企戰略合作,具有重要意義。面對新形勢新任務,生態環境部與航天科技集團在已有基礎上持續深化生態環境領域務實合作,進一步發揮部企各自優勢,加快生態環境衛星工程中長期發展規劃設計和實施落地,建立穩定可靠的遙感數據保障機制,共同推進生態環境遙感監測衛星整體技術提升和遙感應用技術發展,將爲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落實精準、科學、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提高環境治理現代化水平提供有力支撐。希望雙方以此次協議簽署爲契機,在新的起點上持續開展多層次、多領域深入合作,加強生態環境遙感監測與預警基礎性研究,加快生態環境應用與衛星、載荷的一體化深度融合,開展生態環境天地一體化監測體系建設,強化數據交流共享,共同推動實現航天事業發展和生態環境質量改善“雙贏”,爲建設美麗中國、航天強國作出新的貢獻。

吳燕生對黃潤秋一行表示熱烈歡迎,對長期以來生態環境部給予航天科技集團的信任和支持表示由衷感謝。他表示,今年是建黨一百週年,也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我國已開啓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航天科技集團和生態環境部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意義重大、影響深遠。雙方有着共同的“初心”和良好的合作基礎,有着高度契合的發展理念並長期保持着良好的合作關係。此次深化合作,既是貫徹落實綠色發展總體部署,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航天科技助力生態文明建設,努力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舉措,也是充分利用航天科技進一步提升我國生態環境監測能力和全面構建全要素立體監測體系,推動生態環境監測向天地一體化、自動智能化方向發展的有益嘗試,更是雙方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具體體現。希望以此爲契機,深化雙方業已形成的良好合作關係,實現能力的優勢互補,不斷拓展合作的深度與廣度。航天科技集團將繼續發揮在國家科技創新、重大科技工程實施以及航天技術轉化應用中的技術優勢,與生態環境部攜手並肩,爲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建設貢獻航天力量。

生態環境部黨組成員、副部長葉民和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黨組副書記徐強代表雙方簽署協議,並分別就生態環境部相關工作情況、雙方合作進展及戰略合作協議有關情況做了介紹。

生態環境部辦公廳、科財司、監測司、監測總站、衛星中心、海洋中心負責同志,航天科技集團辦公室、戰略管理部、資產經營部、宇航部、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中國四維測繪技術有限公司負責同志參加協議簽署儀式。

按照協議內容,雙方將在推進衛星工程研製與建設、聯合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編制衛星規劃與標準規範、數據共享與交流等方面深化合作,進一步完善協調、聯動、合作機制,推動生態環境保護事業和航天事業共同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