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卢沟桥的研究从没有停止过,有关机构启动了卢沟桥石狮的断代研究,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的卢沟桥,11孔联拱,现主体长212.75米,全长(包括桥堍)268米,桥宽9.4米。北侧石栏杆有望柱141根,南侧石栏杆望柱为140根,栏杆全部用青石雕作而成,柱头雕有不同形态和数量不等的狮子,最多的一根柱子上也许藏着四五只狮子,民谚有“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狮子成卢沟桥重要的标志。明代蒋一葵《长安客话》记载: 卢沟桥“左右石栏刻为狮形, 凡一百状, 数之辄隐其一。”明代刘侗在《帝京景物略》中也说“数之辄不尽”。这些记载中还有传说在里面,说的是这里的狮子是活的,是可以变化的,其实卢沟桥经过岁月的磨蚀,历朝历代的损毁与修复,决定了这些狮子的形状与数量的变化。

根据史料记载,卢沟桥经历了大大小小几十次的修复。特别是明清时期记载的就更为详细,明永乐十年(1412)进行了第一次大修。《明会要》记载:“永乐十年七月,卢沟河水涨,坏桥及堤,下令工部修筑。”明正统九年(1444) 重修卢沟桥。[1]明弘治三年(1490)《明实录》记载:“弘治三年五月,修筑卢沟桥成”。明嘉靖二十年(1541)又对卢沟桥修缮,其后,《明实录》有:“嘉靖二十四年四月甲子,诏止卢沟桥工。”嘉靖三十四年《明实录》还载有“嘉靖三十四年七月壬戌, 卢沟桥工完。”嘉靖三十五年(1556)《明实录》又有“嘉靖三十五年四月己卯,修卢沟桥”的记载。到了清代,卢沟桥不仅时有修缮的记载,甚至还有复建的大工程。清康熙元年(1662)《(光绪)顺天府志》有国朝康熙元年修卢沟桥的记载。而大修甚至复建是在是在康熙七年(1668),康熙八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卢沟桥碑文记载,这次大修“挑浚以疏水势, 复架木以通行人, 然后龙石为梁, 整顿如旧。”从文字来看,应该是重新进行了大规模的复建。清乾隆十七年(1752)对狮柱的石栏又重新进行了修缮。[2]相传清光绪帝死后,葬于西陵,殡葬过卢沟桥,桥面过窄,将两旁石栏临时拆除,在两侧添搭木桥,铺施黄土以通棺椁,而后仍将石栏照旧恢复。

民国时期,在上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曾修过碑亭、栏杆、桥面、堤岸和碹脸。桥的栏杆有部分望柱和栏板因风化或开裂严重,曾进行了更换,在更换的过程中带有一定的随意性,更换的这些石件雕刻较粗,石料也呈黑色,现今尚存17根望柱,其更换时间与桥面铺沥青混凝土是同年代。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以前卢沟桥属河北省管辖,从1950年9月起纳入北京市桥梁养护范围。其中,较大的修复工程是对桥面的加宽工程,于1967年9月开工,1968年12 月竣工。当时桥上车道宽7.1米,已不能满足交通需要,工程做法是先将栏板和望柱拆卸,将桥面加宽,外悬梁上铺钢筋混凝土板为人行道,其上安装旧石栏杆。在施工中将栏杆中风化损坏较严重的望柱予以更新,这次施工共更换望柱91 根,其中有1个狮子的柱34根,两个狮子的柱43根,3个狮子的柱12根,4个狮子的柱2根。为了保持原有柱头狮子的总数不变,事先清点了全部柱头狮子,认为至少有狮子480只,另有11只难以准确辨认。这次施工中经研究决定望柱更新后柱头狮子总数不少于484只。

1986年又对卢沟桥进行了修复。以保护古桥风貌为基本原则,尊重历代修葺的历史,凡属基本完整的石件均原件原位利用,必须更换时,新石件要使用与原件石料相同的优质石料,因此,修复工程施工中,最困难的事是寻找青石料源,最后选定石景山下石府东山石料。修复工程于1986年12月5日开工,1987年6月30日完成。修复后的卢沟桥,结束了通行车辆的交通使命,作为文物古迹专供游览观光。

800多年历史的卢沟桥经过历朝历代的不断修复,难以保证石材与石雕形式的有序传承,桥栏石狮的形状与数量也难以修旧如旧,狮子也就成了变数。

[1] 《明一统志》: “ ( 卢沟桥) 金明昌初建, 本朝正统九年重修。”

[2] 《(光绪)顺天府志》:“乾隆十七年重修券面、狮柱石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