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 (上海 記者 吳凡)訊,11月19日,福昕軟件公告稱,擬回購不低於1.6億元且不超過3億元公司股份,回購價格不超過人民幣238.53元/股(含),這是福昕軟件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裏,發佈的第二份回購公告。

據星礦數據統計,截至11月19日,共有13家科創板公司發佈股份回購計劃,其中天準科技、卓易信息福光股份普元信息以及福昕軟件已發佈過兩期回購計劃。從行業分佈來看,主要分散在信息電子、計算機、生物醫藥以及機械設備這四大行業

二級市場表現看,從上市首日至股份回購方案公告之日,13家公司的股價均呈現不同幅度的下跌。但前述公司皆認爲,自身的價值被低估了,因此在談及回購原因時,13家公司均表示,回購舉措系基於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和對公司價值的認可,回購股份的資金來源爲公司自有或自籌資金,回購的股份將用於實施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

回購股份背後股價下滑

天準科技是首家拋出回購計劃的科創板上市公司。

2020年8月17日,天準科技公告稱,公司董事長、實際控制人徐一華提議公司以自有資金回購股票,用於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該提議獲董事會審議通過。

回購方案顯示,天準科技擬以自有資金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股份,回購資金在8750萬元(含,下同)-1.75億元區間,回購價格不超過35元/股(含),對應的回購數量爲250萬股-500萬股,佔該公司總股本的1.29%-2.58%,實施期限爲12個月內。

對於回購的原因及目的,天準科技表示,基於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和對公司價值的認可,回購股份將全部用於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

值得注意,今年1月10日,天準科技再度發佈一份股份回購方案,回購資金在3000萬-6000萬之間,回購價格仍不超過35元/股的上限,回購原因與目的與首次回購相同。

事實上,自今年以來,已有12家公司科創板公司發佈回購計劃,其中瀾起科技推出了科創板迄今爲止規模最大的股份回購計劃。根據公告,公司將用自有資金3到6億元,以不超過86元/股的價格,通過集中競價的方式回購公司股份,回購期限爲6個月,回購股份將用於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

榮正諮詢分析,公司需要上市滿一年纔可進行回購,公司需要有充足的現金流,“敢做回購的大概率是比較好的公司”。同時,這也可以看作是公司向市場發出的積極信號——“我認爲自己被低估了”。

《科創板日報》記者對上述13家科創板公司從上市首日至首次回購方案公告日的股價表現進行統計,數據顯示前述公司的股價均呈現下滑狀態,其中瀾起科技下滑幅度最小,爲-12.44%,微芯生物下滑幅度最大,達到-59.87%。另外,股價下滑幅度超過30%的公司有9家。

多家公司三季度業績下滑

既然認爲自身價值被低估,那麼,這些公司自身經營水平又是如何?

星礦數據統計顯示,13家科創板公司中,11家公司三季度營收實現同比增長,其中南亞新材前三季度實現營收31.67億元,同比增長117.9%,實現歸母淨利潤3.21億元,同比增長259.33%。

作爲一家覆銅板廠商,南亞新材前三季度業績實現了高速增長,但公司上市首日至回購方案公告日,股價下滑36.26%。

同樣,瀚川智能三季度業績也實現快速增長,公司三季度營收和歸母淨利潤分別同比上升56.96%和106.35%,但從公司上市首日至回購方案公告日,股價下滑42.6%。

與之相比,另有8家科創板上市公司前三季度歸母淨利潤出現同比下滑的情況,比如作爲13家科創板公司中唯一一家“百元股”,福昕軟件前三季度歸母淨利潤同比下滑56.5%,公司股價自今年6月創下新高後便一路震盪下行。公司稱,其業績下滑主要系在銷售、研發、管理方面的人員投入,及廣告費、銷售平臺費用等投入超過了收入的增長。

瀾起科技前三季度歸母淨利潤同比下滑41.62%,不過有市場人士此前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隨着公司DDR5第一子代內存接口芯片及內存模組配套芯片實現量產,公司有望充分享受行業升級帶來的成長紅利。

微芯生物前三季度歸母淨利潤同比下滑163.12%,其股價從上市首日至回購方案公告日期間,下跌了59.89%。公司稱,其業績下滑主要系研發費用,銷售費用的大幅增加,非經常性損益同比增加所致。

不過自回購方案發布後,部分公司的股價確實得到了較大的提振。《科創板日報》記者統計,自回購方案發布至今(11月19日),13家科創板公司中,8家公司的股價呈現正向增長,其中瀚川智能的股價漲幅達到114.6%,該公司已發佈了2期股權激勵草案,此前公司公告用回購來做股權激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