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大愛鋪就貧困學子求學路——記第八屆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獲得者、西安交通大學紀委原副書記王世紹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武利芳

60多年前,他響應黨和國家“向科學進軍,建設大西北”的號召,毅然登上了西去的列車,成了一名“西遷人”。

30多年前,已經離休的他拿出全部積蓄鋪就貧困學子的求學路,幫助學生用知識改變命運,用所學報效祖國。

今年11月初,他獲得了第八屆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

他叫王世紹,在西安交通大學的師生心中,這是一個溫暖的名字,一個可敬的師長。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離休前,王世紹擔任西安交通大學紀委副書記。前些年,他響應黨的號召下鄉扶貧支農,足跡踏遍了陝西的貧困地區。

“當時,有的地方一個人平均一天連半斤米都喫不上,真是太窮了。”這些親眼見到的場景令王世紹憂心忡忡,也同時引發了他更深的思考:解決貧困問題不能只是“授人以魚”,更要“授人以漁”,直接給錢給物只是杯水車薪,只有讓這裏的孩子通過學習改變命運,纔是擺脫貧困的治本之策。

離休後的王世紹,一直致力於資助貧困學生。他先後通過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陝西省、西安市希望工程辦公室等機構,以及西安市總工會特困子女助學、扶貧基金會愛心包裹等活動,與十幾名貧困學生結成了對子,資助他們完成學業。

2011年初,84歲的王世紹聯繫到西安交通大學勤工助學辦公室,拿出2萬元資助貧困大學生。此後,他每年都資助3至4名貧困大學生,每人4000元至5000元。

2017年,他在西安交通大學設立了“王世紹助學金”,用來幫助家庭困難、品學兼優的學生。此外,他還一次性捐贈給西安交通大學教育基金會50萬元,用於獎勵學業優秀的學生。2018年,王世紹資助了西安交通大學12名學生,每人5000元。

據不完全統計,王世紹僅爲西安交通大學捐贈的資金就高達90多萬元,加上早期通過各種渠道的捐款,總額超過了百萬元。

王世紹和妻子仇啓真最開心的就是收到受助學生的來信。信中,學生們向敬愛的王老師彙報自己的學生成績、工作情況。看着這些自己資助過的年輕人都能以所學報效國家時,老兩口總是笑得合不攏嘴。

“把錢花在爲國家培養人才上更有意義”

離休後,王世紹老兩口住進了養老院。

“我的離休金現在每年有16萬元,每個月拿出1000元充飯卡、買點生活用品就足夠了。兒女都很自立,我存錢也沒啥用處,還是花在爲國家培養人才上更有意義。”王世紹說。

幫助別人時,王世紹慷慨解囊,但他自己的生活卻十分儉樸。

夫妻倆住處的客廳裏擺着一張正方形的木頭餐桌,桌面的紅漆都已脫落,露出原木本色。這張餐桌,已經用了近40年。

家裏還有一件堪稱高齡的毛背心,王世紹穿不下,妻子仇啓真就接着穿。破了以後就拆了重新織,反反覆覆竟然已經穿了70多年。

有人問他:“你可真是個倔老頭,真金白銀捐出去,就收到一堆信,有啥用?”

“我資助的這些學生,絕大多數是農村來的,他們通過我的資助能踏踏實實地在校園學習知識,今後我們的國家會建設得更好。”王世紹覺得,“把錢花在孩子們身上,比花在自己身上更有意義。”

魏國玉是西安交通大學2010級的學生,在大三那年,他面臨着兩個選擇:是本科畢業後直接參加工作緩解家裏的經濟壓力,還是繼續讀研深造,實現自己的科研夢?

最終,在王世紹的資助下,魏國玉打消顧慮,順利考上清華大學的碩士研究生,並在清華取得了博士學位。“正是因爲王老師無私的資助和鼓勵,我纔有了去追尋科研理想的勇氣和底氣。”

愛被感知,也被傳遞。

被王世紹資助過的交大學子有的積極參加公益活動,當志願者;有的遠赴雲南支教,用自己的力量回饋社會。

“我只是做了一點爲人民服務的小事”

當獲得第八屆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的消息傳來,王世紹只是平淡地說:“我把國家給我的離休金拿出來,資助那些來自農村的貧困學子,只是做了一點爲人民服務的小事。黨的宗旨是爲人民服務,我是一名共產黨員,一輩子都要聽黨的話跟黨走。”

從1948年7月1日加入中國共產黨,聽黨話跟黨走就刻印在了王世紹的骨子裏。

出生在上海的王世紹放棄優越的生活條件,聽黨話跟黨走,來到了條件艱苦的大西北,在西安扎根60餘載。離休後,王世紹聽黨話跟黨走,因爲他知道“黨的事業要靠年輕人傳承,國家的建設也要靠年輕一代。”

除了捐資助學,每當聽說哪裏出現災情,王世紹也總是慷慨解囊。汶川地震、玉樹地震發生後,他都率先向災區捐款,交特殊黨費。2020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他又捐款2萬元支持抗疫。

在同事們的記憶裏,這個老黨員從不請客送禮,甚至連子女結婚這樣的大事都沒有置辦酒席、分發喜糖,而是鼓勵他們一切從簡,以免鋪張浪費。

在兒子王曉欣眼中,父母過日子有記賬的習慣,花錢總是精打細算,絕對不允許他和妹妹亂花一分錢。對於父親將全部積蓄捐出來資助貧困學子,他們都很支持。

如今90多歲高齡的王世紹生活能夠自理,精神依然矍鑠。今年10月,他和西安交通大學續簽了下一年的助學金捐贈協議,後又聯繫到了西安市鄠邑區,打算捐出12萬元爲一所山區學校修建圖書室。

提到奉獻,人們總會想到“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這句詩。在王世紹身上,我們看到了一名教育工作者爲貧困學生無悔的付出,也看到了一名共產黨員對黨對人民深沉的愛。

責任編輯:梁斌 SF05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