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來源:明叔雜談(ID:laomingdashu)

1)聯想有太多可以批評的地方,聯想作爲一家伴隨中國改革開放進程發展起來的企業,今天無論是從核心技術能力角度來評估,還是從創新能力、管理能力角度來判斷,實在是沒有什麼好稱讚的。不用說跟同時代成長起來的華爲比,即便是跟小米、格力、美的相比,聯想也沒有什麼值得炫耀的地方。但是,所有對聯想的批評應該就事論事、實事求是,不應該上綱上線,以貼大字報的方式進行。

2)聯想所有的股份制改革、股權轉讓,都是公開進行的。事後來看,可能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在當時一定是經過層層審批的。對聯想改制的評價,應該放到中國改革的歷史環境中去考慮。改革開放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對柳傳志這樣的企業家如何進行利益分配,對聯想這樣的企業如何改制,也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摸着石頭過河”,一定會有不完善、不完美的地方,一定會有很多“灰色”的地方。如果覺得聯想“侵吞國有資產”,應該去國資委舉報。如果覺得聯想改制過程中存在公權力腐敗行爲,應該去紀委舉報。但無論如何,都不應該以貼大字報的方式,發動人身攻擊,發動輿論審判。

3)企業高管裏有外國人,這不是原罪。聯想收購IBM之後,就有一批外國高管加入。聯想作爲全球第一大PC製造商,業務遍及全世界,利用全球的管理者爲自己服務,這是企業的正常操作,以此認爲聯想“賣國”,是貼大字報式的行爲。如果以企業高管裏有外國人爲由發動輿論審判,華爲、騰訊都會被攻擊,這纔是最無知、最危險的地方。

4)柳傳志、楊元慶拿天價高薪,這是聯想董事會、股東的事情。聯想是一家股份制企業,給企業創始人、高管發多少錢,是企業的事,不是你我的事。但在聯想遠遠稱不上一家優秀企業的今天,柳傳志、楊元慶拿着天價高薪,在道德上有虧欠。

5)聯想負債率超過90%,但聯想負債裏面,主要是面向供應商的應付賬款,並非像恒大那樣,有大量欠銀行的有息負債。聯想對供應商的付款賬期是50多天,多年來一直都是正常進行的,並不存在聯想賴賬的問題,更不存在聯想坑害中小企業、危害社會穩定的問題。放在全球PC行業,聯想的負債率水平算是正常的,惠普的負債率超過110%,戴爾的負債率也超過90%。

6)如果聯想違法違規,當然需要嚴肅處理,但不能捕風捉影,對聯想搞大鳴大放、搞批鬥,這確實會對聯想員工帶來影響,確實會干擾聯想的正常經營。

7)經濟下行,實業艱難,聯想再不好,在沒有明確違法亂紀事實的基礎上,依然是一家正常交稅、創造大量就業的企業,對這樣的企業進行輿論審判,會讓很多企業家有一種人人自危的感覺,這不是我們當前社會需要的。

8)2018年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柳傳志是100名“改革先鋒”之一。柳傳志在創辦聯想的過程中,在探索市場化改革的過程中,做出了自己的貢獻。今天,要把柳傳志弄成一個“資本家”的形象,甚至要把柳傳志弄成一個“賣國賊”的形象,這太過分了。柳傳志當然也有自身的侷限,但對柳傳志的評價,應該還是放到對一個企業家進行評價的範疇內進行,不能上升到階級鬥爭、敵我矛盾的地步。

9)企業家精神是一個社會寶貴的精神財富,一個國家經濟和科技的強大,需要一大批有探索精神、有冒險精神的企業家。加強監管,是趨利避害,是要更健康、更可持續的發展,是要更好的發展,並不是要徹底否認市場在推動發展中的作用,也不是要徹底否認企業家在推動發展中的作用,而是要讓企業家在法治的框架內,合法經營,讓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統一起來,讓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統一起來。

10)當下的中國,外有美國打壓,內有改革攻堅的難題,都需要繼續發揮市場的活力,都需要繼續尊重企業家創業、創新的精神。如果因爲一些人在輿論場上貼大字報,搞得很多企業家人人自危、噤若寒蟬,這不是好事。當下的中國,還是應該給企業家創業、創新留下足夠的空間。歸根到底,企業多繳稅、多創造就業,對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好處,對國家也有好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