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乒乓外交”50週年:中美將組隊出戰世乒賽 乒乓球能否爲中美關係再續佳話?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施詩報道 美國的休斯敦市再度見證了中美體育交流的歷史。

2002年,姚明從休斯敦開啓了他的NBA職業生涯,書寫了中美籃球的新篇章。2021年,休斯敦見證了乒乓球的新歷史。當地時間11月21日,國際乒聯宣佈,中美選手將跨國配對出戰2021年休斯敦世乒賽混雙比賽,再續50年前“乒乓外交”的佳話。

多位學者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表示,面對當前錯綜複雜的國際環境,“乒乓外交”對中美關係將起到促進作用,但可能難以達到50年前的效果。如今的中美關係,應該在不忘初心、互相尊重的基礎上,在氣候變化、經貿、抗疫、反恐等問題上展開合作。

中美乒乓再續前緣

今年是中美“乒乓外交”50週年。在休斯敦世乒賽開賽前夕,一場由國際乒聯舉辦的紀念“乒乓外交”50週年的晚宴舉行。在晚宴上,國際乒聯宣佈,中國選手林高遠與美國選手張安、美國選手卡納克·賈阿與中國選手王曼昱將攜手參加休斯敦世乒賽混雙比賽。

國際乒聯負責世界錦標賽的副主席Khalil Al-Mohannadi表示,“我完全支持這一倡議,我爲國際乒聯能夠爲這兩對中美組合提供平臺而感到自豪。這是體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時刻。休斯敦將成爲第一個舉辦世界乒乓球錦標賽的美國城市,而我們的項目在中國有着巨大的影響力。我希望每個人都在休斯敦度過美好的時光。”

根據國際乒聯的公開資料,四位選手均屬中美兩國新一代運動員的佼佼者。中國選手林高遠,26歲,現世界排名第五。在2019年世乒賽他闖入男單8強,搭檔中國選手梁靖崑獲得男雙季軍。林高遠的搭檔張安是美國女隊的一號主力,25歲,現世界排名35,曾在2019年成都女子世界盃上闖入四強。

另一對組合,中國選手王曼昱,22歲,現世界排名第四,是東京奧運會女團冠軍的獲得者,也曾在2019年世乒賽上獲得女單季軍、女雙冠軍。卡納克·賈阿,21歲,現世界排名31,是2018年青奧會男單銅牌獲得者,是近年來美國本土湧現的新星。

林高遠表示:“很高興能夠與張安配對參加世乒賽的混雙比賽,張安是美國隊一號, 我們的目標是爭第一。我們配合最大的優勢是她也會說中文,希望我們能夠迅速進入狀態,配合默契,通過努力取得好的成績。希望兩支球隊的球迷們都能爲我們這兩對混雙組合加油,這不僅僅是兩國球員的第一次配對,更是一次友誼的傳遞。”

張安也難掩激動之情。她說:“非常榮幸能夠參與中美混雙配對,世乒賽首次在美國舉行,同時慶祝‘乒乓外交’50 週年,真是太棒了。我認爲這將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我很高興我們兩國能夠通過體育進行良好的合作。能和林高遠一起打球我很興奮,和中國國家隊球員搭檔真是太棒了。他們是世界上最好的,所以我會盡我所能,希望我們能很好地合作並取得好成績。”

據悉,此前中國乒乓球協會(CTTA)聯合美國乒乓球協會(USTTA)向國際乒聯提交了允許中美混雙配對參賽的申請。當地時間11月21日晚,國際乒聯執行委員會於11月21日召開會議並批准了該請求。

世界乒乓球職業大聯盟理事會主席、CTTA主席劉國樑表示:“幾天之前,當中國隊抵達休斯敦時,我看到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間國際乒聯、美國乒協、休斯敦體育局在組織賽事方面的努力,備受感動。”

劉國樑強調:“我期待林高遠和張安、卡納克和王曼昱,能夠在這次合作當中發揮出自己最高水平,不僅有機會在混雙獎盃——赫·杜塞克杯上刻下他們的名字,同時也能夠由此結下深厚的友誼,爲乒乓球在全世界的推廣和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USATT首席執行官Virginia Sung評論稱:“我們非常高興中美兩國運動員有機會在休斯敦進行混合雙打比賽。50年前,中國乒乓球協會和美國乒乓球運動員之間的一次小小的交流被證明是具有持久意義的時刻。正如許多年前一樣,體育再次向我們展示了團結的力量,乒乓球再次改變了歷史的進程。感謝國際乒聯、美國乒協和休斯頓體育管理局在如此重要的時刻,繼續乒乓球外交的努力。”

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呂祥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正如50年前一樣,“乒乓外交”展現了中方對美方的持續性的善意。

清華大學中美關係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周世儉也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此次中美乒乓球運動員攜手參賽是一件好事,肯定能對中美關係起到促進作用。

小球的外交使命

50年之前,乒乓球爲中美兩國架起了一座交流的橋樑。

1971年,日本名古屋乒乓球世界錦標賽爲歷史留下了不少珍貴的照片。美國隊隊員Glenn Cowan偶然坐上了中國隊的大巴,中國運動員莊則棟主動和他握手、寒暄,並送他一塊印有黃山圖案的杭州織錦留作紀念。下車時Cowan手持織錦的情景被在場記者抓拍。第二天,Cowan也準備了一件印有和平標記和“Let It Be”字樣的運動衫,專門在中國隊的必經之路上等待莊則棟,回贈他並與他擁抱。這一幕也被鏡頭記錄,一時間中美兩國乒乓球運動員友好的接觸引起了世界的熱議,也成爲美國乒乓球隊訪華的契機。

這一接觸後,美國乒乓球隊向中方提出了訪華的請求,最終毛澤東主席親自決定邀請美國乒乓球代表隊訪華。

美國前總統尼克松曾在其個人回憶錄中這樣記載:“4月7日,誰都沒有料到出現一個突破,美國駐東京大使館報告,在日本參加世界錦標賽的美國乒乓球隊接到了去中華人民共和國訪問,以及進行幾場表演賽的邀請。這個消息使我又驚又喜。我從未料到,對華的主動行動會以乒乓球隊訪問的形式求得實現。我們立即接受邀請。”

1971年4月,美國乒乓球代表隊抵達中國,開始訪華之旅。當年4月13日,一場中美乒乓球友誼賽在首都體育館拉開序幕。爲了令比賽更爲激烈,中方特地安排中美混合配對雙打,拉近兩隊的水平。與此同時,爲向美國政府傳遞信息,周恩來總理親自接見了這些美國客人,並稱讚美國乒乓球隊應邀來訪打開了中、美兩國人民友好往來的大門。

周恩來充滿信心地說:“我請你們回去把中國人民的問候轉告給美國人民。中美兩國人民過去往來是很頻繁的,以後中斷了一個很長的時間。你們這次應邀來訪,打開了兩國人民友好往來的大門。我相信中美兩國人民的友好往來將會得到兩國人民大多數的贊成和支持。”他斷言:“中美關係,打開了新的一頁。”

美國乒乓球代表隊是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個訪問北京的美國代表團。這一事件被譽爲當代最偉大的外交突破之一,在重建中美關係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在美國乒乓球代表隊訪華3個月之後,時任美國白宮國家安全顧問的基辛格於1971年4月祕密訪華,尼克松則於1972年2月正式訪問中國。中美關係至此走向正常化,“小球轉動大球”的佳話也就此名揚世界。這就是舉世聞名的“乒乓外交”。

從1971年至今,中美兩國在乒乓球領域的交流日益增多。2015年香港青少年公開賽的跨國團體賽中,中國選手徐瑛彬與美國選手Victor Liu搭檔參賽,並在團體決賽中以3-1戰勝中國臺北隊。2019年中國乒乓球隊應美國奧委會、美國乒乓球協會共同邀請,中國乒協主席劉國樑率奧運冠軍馬龍、丁寧、許昕、劉詩雯等國乒衆將及教練團隊飛越太平洋,同美國國家乒乓球隊進行爲期20天的共同訓練。此前,張安也曾受邀跟隨中國國家隊訓練,並參加中國乒超聯賽。

美國前總統尼克松的外孫克里斯托弗·尼克松·考克斯認爲,乒乓外交是促進國家間交流的典範。50年前中美“乒乓外交”的歷史給兩國關係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乒乓外交”是不同種族、文化背景的人羣交流和團結的典範。

事實上,乒乓球的“外交使命”遠不止於中美兩國。近年來,中國乒協屢次促成跨國配對,讓全球各國的乒乓球員們跨越地區和語言的障礙,攜手站上世界乒乓球最高的舞臺,享受球迷的支持與歡呼。2015年蘇州世乒賽,中國選手許昕與韓國選手梁夏銀奪得混雙金牌,中國選手馬龍與德國選手波爾攜手參加男雙的爭奪。2017年杜塞爾多夫世乒賽,中國選手方博搭檔德國女單選手索爾佳獲得混雙季軍,實現了德國女子乒乓球隊的一大突破。

如今,中美兩國的選手再度攜手,爲世乒賽混雙冠軍而戰,期待爲中美兩國的關係貢獻“乒乓力量”。

劉國樑強調,“我們一直在思考,如何在50年前兩國領導人開啓中美友誼基礎上,通過體育賽事、體育活動和社區活動進一步加強兩國關係。因此,中國乒協與美國乒協共同向國際乒聯提議,讓中美兩國運動員組隊參加混合雙打比賽。這樣,作爲朋友的兩國運動員就可以在比賽中並肩作戰,讓兩國的乒乓愛好者爲他們加油,在新時代開啓乒乓外交的新篇章。”

此前,在國際乒聯執行委員會候選人競選發言中,劉國樑也強調了中國乒乓和世界的關係。“乒乓球是中國的國球,我作爲中國乒協主席申請加入國際乒聯執委會,希望代表中國乒協更深層次地融入到世界乒乓球大家庭。如果我當選,我可以向你們保證,在我的領導下,中國將在國際乒乓球事務中發揮越來越積極的作用,我將與你們所有人一起努力,使我們的乒乓球運動成爲世界上最大的運動項目之一。”

國際乒聯首席執行官史蒂夫·丹頓表示:“我們再一次見證了體育的獨特力量,以及乒乓球如何創造對話和促進相互理解。這將激勵我們舉辦一屆非凡的、歷史性的錦標賽,並鼓勵整個乒乓球界以及全世界下一代的夢想、希望和抱負。”

據國際乒聯透露,“乒乓外交”將成爲2022年4月6日世界乒乓球日的主題。上百場創意活動將在全球各地上演,希望通過乒乓球在各國人民之間建立友好、和平的關係。

中美關係的初心

毫無疑問,小小的乒乓球見證了中美關係50年的發展。如今,“乒乓外交”再度承擔起加強中美兩國人民交流的重任。

呂祥對記者指出,這次的“乒乓外交”與1971年的“乒乓外交”完全不同。當時的中美毫無往來,美國乒乓球代表隊的來訪是一種“破冰式”的交往。“小球撬動大球帶動了一場大型的外交活動。”如今,中美兩國高度交織。但是隨着中國的發展,美國對中國、對未來的中美關係存有疑慮。“在這種情況下,體育交流表明中美關係還是有底線的。這是蠻有趣的事情。”

周世儉也對記者強調,如今“乒乓外交”不像以前那麼簡單。1971年,當時美國尼克松政府一心一意想與中國改善關係,進而達到“聯華抗蘇”的目的。基於此,在中美兩國官方尚未建立關係的情況下,乒乓球的交流恰逢其時,爲兩國關係“破冰”奠定基礎。今時不同往日,美國拜登政府面臨“內憂外患”的局面,因此想要緩和中美關係。他補充道,“時代不同,同樣的事情可能效果就會完全不同。”

考克斯認爲,“乒乓外交”體現了兩國人民之間的認知、交流。無論大家文化背景有多不同,但只要經過“破冰”,人們就能進一步合作交流。這是最好的向前看的態度,也通過合作建立穩固的基礎。

50年來,儘管中美關係跌宕起伏,但中國乒乓球人始終記得外交的使命。呂祥指出,“我覺得‘乒乓外交’踐行了不忘初心的承諾。今天我們持續用乒乓來做一個表態,而且美方也接受。這說明對初心仍有歷史的延續。尼克松也曾提到,雖然中美兩國體制不同,但絕對不要陷入敵對狀態。這也是中美關係的初心。”

對於中美關係而言,初心就是尋找共識、強化共識、互相尊重。考克斯強調,儘管如今兩國關係面臨諸多挑戰,但希望雙方能通過溝通交流,瞭解彼此共同關切的問題,強化共識,共同努力解決分歧。兩國友好合作對全世界有益。

呂祥向記者回憶稱,當年尼克松訪華之前曾表示,中美兩國的關係不應該被太平洋隔開,應該尋找“common ground(共同點)”。“儘管目前存在分歧,但中美雙方應該重建一個共同點。”

考克斯指出,通過對話和互動,我們可以找到跨越不同分歧的方式。即使不能在所有問題上意見一致,至少能以誠懇的態度理解分歧、擱置分歧、強化共識,找到新的共識,爲了更好的未來共同努力 ,不斷找到更多的共同點。

周世儉指出,經貿仍至關重要。過去中美經貿是壓艙石,如今還希望經貿對中美關係觸底反彈時起到“破冰”的作用。

今年中美經貿勢頭增長強勁。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束珏婷介紹,2021年1月一10月,雙邊貿易額增速較快,同比增長23.4%,其中,自美進口增長28.9%,對美出口增長21.8%。

除了經貿之外,周世儉認爲,中美在五大領域可以合作:氣候變化、防止核擴散、反恐、共同抗疫、人文交流。他強調,“長期內中美之間將是又競爭又合作的關係,需要做兩手準備。”

呂祥也認爲,中國要對不確定性做好準備。如今的美國與十年前、二十年前的美國不一樣,整個美國社會的不確定性正在增加。“中方一方面要充分表達釋放善意,另一方面也要對各種不確定性有充分的思想準備。”

呂祥強調,競爭是競爭,但是不能讓競爭來定義中美雙邊關係,而是必須以相互尊重作爲中美關係的前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