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北交所上市公司“碳纖維原絲龍頭”吉林碳谷大漲28%,股價報收於59.16元,當前總市值超過186億。股價較發行價6.5元已上漲886%。

就在上週五,中信證券研究員王喆發表題爲《吉林碳谷:碳纖維原絲龍頭,立足核心優勢跨越轉折點》的投資價值分析報告。該報告預計,吉林碳谷產能與成本優勢突出,研發實力強勁,2021-2023年歸母淨利潤2.48億元、4.51億元、6.52億元,給予2022年目標價85元,合理市值爲270億元。中信證券按照2022的預測業績,給出了2022年60倍市盈率的估值。

除了得到中信證券力挺之外,吉林碳谷還在9月15日迎來了中金公司、中金資本等4家機構的調研。

碳纖維領域市場前景廣闊

碳纖維作爲一種高性能的增強材料,強度爲鋼的7-9倍,比重卻不到1/4,還具備高彈性模量、耐疲勞、耐高低溫、耐腐蝕等性能,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風電葉片等行業中。

相關數據顯示,在風電葉片需求推動下,我國碳纖維需求維持較快增長,從2015年的1.7萬噸增長至2020年的4.9萬噸。到2020年,我國碳纖維需求在全球市場約46%。

海通證券預計,未來隨着可再生能源快速發展,風電葉片、壓力容器(儲氫瓶等)、碳碳復材(熱場材料等)等領域將帶動碳纖維需求繼續高增長。2015年至2020年,我國碳纖維產量從0.3萬噸增長至1.9萬噸,年均複合增長率49%,進口依存度從85%逐步降低至62%。

業績翻番 研發實力強勁

吉林碳谷是首批北交所上市公司,於2016年3月在新三板掛牌,今年8月31日進入精選層。公司專注於聚丙烯腈基碳纖維原絲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是國內碳纖維原絲最大生產商及全球知名的大絲束碳纖維原絲供應商。

中信證券在研報中表示,吉林碳谷是碳纖維原絲龍頭企業,產能位居全國首位。隨着擴產計劃逐步落地,公司市場份額預計將持續增加。

吉林碳谷經過多年技術研發,實現了碳纖維大絲束原絲的技術突破,技術逐漸成熟,成本不斷降低,公司經過2017-2019年的持續虧損,2020年剝離增收不增利的丙烯腈貿易業務,集中原絲主業,實現盈利的同時利潤大幅增長,2021上半年淨利潤幾乎與2020年持平。

今年10月26日,吉林碳谷發佈的2021年三季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7.23億元,同比下降18.23%;實現淨利潤1.79億元,同比增長108.61%。其中,第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78億元,實現淨利潤5437.07萬元。

吉林碳谷表示,在碳纖維原絲產品得到市場認可後,公司根據發展規劃和市場需求,持續建設並逐步投產新產能,產品產銷量不斷增加,主營業務銷售規模不斷擴大,利潤總額增大,推動前三季度淨利潤實現較大幅度增長。公司表示,目前已實現了24K、25K和48K等產品穩定大規模生產,未來將持續在大絲束領域加大研發投入,力爭未來五年實現35K、50K、75K、100K、480K等系列產品的穩定大規模生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