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薛莎莎 特約記者 費丹藝

11月22日晚,有網友發佈微博稱,“好麼,雙減原來是這麼解釋…… ”

其配圖中有“所謂的雙減,既不是減壓……雙減,一減不優秀的孩子,二減不重視教育的父母。雙減的本質是……”“華中師範大學附屬光明勤誠達學校七年級家長會”等字樣。

相關內容引發網絡熱議。

學校一位老師在微博上的回應

11月23日上午,位於廣東省深圳市的華中師範大學附屬光明勤誠達學校教學部門一名工作人員告訴澎湃新聞,網傳圖片確實是近期學校七年級家長會時的現場圖片,但有家長把意思表述不完整的一張PPT拍下後發到了網上,“在網上發酵後出現了這種斷章取義,產生流量”。

這名工作人員說,“我們這位老師(當時的發言人)也有做得不夠好的地方,他不應該把那一句話單獨放到一張PPT上,不然誰拍照都拍不出這個問題”。學校方稍後或會發布情況通報。

涉事PPT兩頁完整內容

光明區教育局一名工作人員向澎湃新聞表示, “(網傳圖片)是截取了一半的信息,放在網上,引起了大家的誤解,在這張圖片前面,還有一張圖片說的是‘社會上對雙減的一些誤解和看法’”,當時的內容是向家長解讀、普及“雙減”政策。

光明區教育局前述工作人員還稱,他們在關注到網傳圖片後,找學校瞭解了上述情況,學校方也已經把當時的PPT內容全都發給了教育局。

7月24日,教育部有關負責人就《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答記者問時表示,“雙減”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重大民生工程,要被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納入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重點任務。

談及前述《意見》出臺的背景,教育部有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各地深入開展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簡稱“雙減”)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但現在義務教育最突出的問題之一還是中小學生負擔太重,短視化、功利性問題沒有根本解決。一方面是學生作業負擔仍然較重,作業管理不夠完善;另一方面是校外培訓仍然過熱,超前超標培訓問題尚未根本解決,一些校外培訓項目收費居高,資本過度湧入存在較大風險隱患,培訓機構“退費難”“卷錢跑路”等違法違規行爲時有發生。這些問題導致學生作業和校外培訓負擔過重,家長經濟和精力負擔過重,嚴重對沖了教育改革發展成果,社會反響強烈。黨中央對此高度重視,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對“雙減”工作作出了重要決策部署,要求從政治高度來認識和對待,從體制機制入手深化改革,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