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韋香惠

在密密麻麻的菜單上打鉤,看着後廚把炸魚皮、牛筋丸和芝士腸塞進裝滿米線的碗裏,再配上一杯凍檸茶下肚——這樣的場景讓許多人願意花2-3小時排隊感受一番。

這家港式米線餐飲品牌肥汁米蘭,近日宣佈完成過億元A輪融資,估值約爲10億元。此輪融資由不二資本領投,三角資本跟投,老股東紅點創投追加投資,光源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肥汁米蘭全國門店拓展,及品牌、供應鏈和團隊建設等。

天眼查APP顯示,肥汁米蘭創立於2017年,是一家以經營米線爲主的餐飲品牌,所屬公司是上海葵芳餐飲管理有限公司。

肥汁米蘭主打粵式米線,與市場上普遍流行的雲南米線有所區別。事實上,在香港這樣的米線餐廳頗爲常見。濃湯熬製,食客可以隨意加入魚丸、肉腸和雞翅等香港街邊小食。它更像是雲南米線與香港街市餐飲的一種混合,客單價在45元人民幣左右,與茶餐廳的常餐也相差無幾。

但在中國內地市場,相比茶餐廳,這樣的粵式米線卻不多見。所以肥汁米蘭在上海發展的早期,開一家火一家,門店門口常常大排長隊。而因爲它堅持湯底現熬,所以入座後也要等待30分鐘左右才能食用——這讓整個等待與用餐耗時長久,但依舊有很多消費者慕名前往。

人氣加上品類的差異化,是肥汁米蘭被資本看好的直接原因。而從商業模式上來說,肥汁米蘭也是一個成熟且易於複製的樣本。

米線是粉面行業中的分支之一,操作簡單、出品快,不依賴大廚,容易實現標準化,加入門檻並不高。在紅點創投合夥人平怡看來,肥汁米蘭標準化的供應鏈與門店運營是其追加投資的原因之一。它烹調的方法不依賴廚師,更像火鍋、麻辣燙的標準化模式用特有的調味料將新鮮食材一起烹煮。

此前,粉面行業就獲得過資本的青睞,例如2021年7月,和府撈麪宣佈完成近8億元E輪融資,目前已開出300多家門店;“遇見小面”也在7月完成最新一輪融資,擁有100家門店的遇見小面估值近30億元

此外,肥汁米蘭的擴張模式也較輕。

肥汁米蘭在上海以外的地區採用城市合夥人制度,當地餐飲巨頭進行注資並提供資源支持,肥汁米蘭只進行管理。在一些重點市場,或者沒有合適合夥人的城市,肥汁米蘭可能開設分公司進行直營。天眼查APP顯示,其母公司上海葵芳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在北京、南京、常州三地已有三家控股公司。

拿到融資後,肥汁米蘭的門店拓展計劃開始加速。其創始人關辰接受36氪採訪時透露,肥汁米蘭計劃到今年底開出30家門店,預計全年銷售額在1.2億元-1.3億元之間。2022年全國範圍新增門店預計達到100-120家。對於消費者來說,這個數字意味着他們也許不用再等待那麼長時間,才能喫到一晚肥汁米蘭的米線。

而通過港式米線把“肥汁米蘭”這個品牌打響之後,這家公司也計劃擴張到其他品類之中。據36氪報道,正自主孵化和收購的方式豐富其品類、例如,牛雜、雲吞等與粵式美食相關品類。此外,肥汁米蘭在多個原料產地自建工廠。

目前看來,肥汁米蘭未來的最大競爭優勢在於市場空白與先發優勢。

不似重慶小面、蘭州拉麪這樣“有市場、無品牌”的細分餐飲行業,港式米線在中國內地屬於新鮮餐飲品類,肥汁米蘭可以利用自己的先發優勢,讓自己的品牌加強與這一品類的綁定,讓消費者在認知中建立起“港式米線=肥汁米蘭”的認知。此外,它也能夠藉助港式餐飲如今在中國內地市場的復興趨勢,吸引更多新客羣。

但餐飲行業的進入門檻不高,市場機會也並非肥汁米蘭的獨自佔有。如何藉助窗口時機快速擴張佔領市場,是它眼下必須完成的挑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