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應美國要求,日本擬首次釋放國家石油儲備

參考消息網11月24日報道 據路透社東京11月22日報道,三位瞭解情況的日本政府消息人士告訴路透社,在華盛頓要求採取協調行動應對能源價格飆升後,日本正在考慮史無前例地釋放國家石油儲備。

報道稱,其中一位消息人士說,日本政府正在考慮將超過最低要求的部分石油儲備釋出,以作爲一種合法的變通手段。日本法律允許在石油短缺或發生自然災害的情況下釋放石油儲備,但沒有提到可以爲應對能源價格上漲這麼做。

另一位消息人士告訴路透社,在美國提出要求後,“我們別無選擇,只能想辦法”。這些消息人士拒絕透露身份,因爲該計劃尚未公開。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松野博一說,日本政府還沒有做出任何決定。首相岸田文雄21日說,日本政府正在考慮可以採取哪些合法措施。

另據日本《讀賣新聞》11月21日報道,日本政府決定釋放國家石油儲備以應對原油價格上漲。釋放石油儲備可以暫時增加供應量,從而抑制汽油等石油產品價格的上漲。雖然釋放儲備的數量和時間有限,但由於汽油價格上漲已對國民生活產生廣泛影響,日本政府有必要採取相應措施。

據日本政府相關人士透露,日本政府暫定在近日與美國統一步調、宣佈釋放石油儲備的決定。

據瞭解,拜登政府此前暗中與日、韓等國進行協調,要求其釋放石油儲備。

報道稱,日本的石油儲備包括國家持有的國家儲備和石油公司按法律必須持有的民間儲備等。截至今年9月底,石油的國家儲備量大概可以維持145天的國內消費,民間儲備量則可維持90天。

報道介紹,根據石油儲備法,國家儲備量不得低於90天的進口量,民間儲備量不得低於70天的國內消費量。現有儲備量高於最低要求,因此日本政府或考慮將部分過剩儲備投入市場。

報道指出,石油儲備法未規定可以價格過高爲由釋放石油儲備,但日本政府認爲,過剩儲備可不受該法約束。

據報道,日本曾於1991年因海灣戰爭、2011年因利比亞局勢惡化而釋放民間儲備,但釋放國家儲備尚無先例。

又據路透社新加坡11月19日報道,貿易行業消息人士18日表示,亞洲現貨原油市場在本週觸及近兩年高點後見頂,因爲全球主要原油消費國可能釋放石油儲備,這挫傷了油市人氣並令油價承壓。

報道稱,美國政府要求印度和日本等主要石油買家考慮釋放原油庫存。

交易員稱,主要石油消費國可能史無前例地協同釋放石油儲備,這令最近幾個交易日的買進興趣降溫,導致中東和俄羅斯賣給亞洲買家的石油現貨價格溢價下降。

報道指出,布倫特原油期貨的逆價差近日也大幅收窄,表明短期內緊俏程度降低。逆價差是指,即期交割的合約比遠期交割的合約價格更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