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專做富人生意的它,怎麼就倒下了?

【文/觀察者網 朱琳】

當奢侈品電商行業蓬勃發展之時,行業裏頭部的電商平臺竟然倒下了。

第一個赴美上市的奢侈品電商平臺寺庫就面臨着這樣的命運。據天眼查信息顯示,11月16日,寺庫新增股權凍結信息,被凍結股權數額1.2億元,這是自11月以來的第三條股權凍結信息,累計被凍結1.6億元。

股權頻遭凍結背後,寺庫的業績也跌跌不休。據寺庫公佈的2020年財報數據顯示,寺庫全年營收60億,下跌12%,淨利潤虧損0.71億元,跌幅高達146%。截至11月23日美股收盤,寺庫的市值僅剩5159.4萬美元,和歷史最高時期相比,市值已經跌去了90%。

近段時間來,寺庫也頻頻爆出負面新聞,平臺屢屢捲入投訴風波當中。

在黑貓投訴平臺,與寺庫相關的投訴超5800條,其中,近30天內產生的投訴近1/3。

然而,寺庫倒下並不是因爲行業不行,近年來中國奢侈品行業處在蓬勃發展的階段。根據貝恩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奢侈品市場大幅萎縮,但中國境內奢侈品消費卻逆勢增長48%,總規模達到了3460億元。

是奢侈品電商不行了嗎?數據顯示,2020年奢侈品電商行業在全球奢侈品銷售市場的份額從12%增加到23%,2020年在線奢侈品銷售額爲580億美元。

爲什麼大環境如此有利,而寺庫的經營卻難以爲繼了?

頹勢早已顯現

寺庫是國內繼阿里巴巴之後,第二個赴美上市的電商平臺,唯一的一家奢侈品垂直電商平臺。曾經風光無限,備受資本追寵。

但事實上,寺庫的頹勢早已顯現。

首先是股價下跌。從上市以來,寺庫股價最高抬升至15.4美元,但從2019年開始,寺庫的股價就一直處於跌跌不休之態。

截至11月23日美股收盤,寺庫的股價爲0.73美元/股,相較巔峯時期的7.7億美元市值,如今市值僅爲5159.4萬美元,縮水超90%。

寺庫自身的業績增長也一直乏力,虧損早已顯露。

11月9日,一直遲遲未公佈年報的寺庫披露了公司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年度業績報告。

財報數據顯示,公司全年營收60億元,同比下降12%,淨利潤虧損0.71億元,同比下降146%,營收和利潤都在下滑。

2019年第四季度,寺庫的毛利率就開始出現負增長,2020年前三季度,寺庫營收分別爲10.1億元、13.1億元與13.7億元,與2019年同期的11.8億元,17.1億元和19.4億元相比,下滑明顯。

這份年報原本要在今年5月公佈,但是寺庫一直遮遮掩掩,遲遲未公佈,還被納斯達克警示。

面臨如此慘淡的前景,創始人似乎也失去信心。

寺庫創始人李日學在今年1月的時候,就曾發佈初步建議書,希望寺庫被收購,從而完成私有化退市。但至今未傳出有人願意接手的消息,反倒股價進一步下跌。

根據納斯達克“連續120天市值低於1美元即退市”的規則,寺庫目前已經跌出底線,距離退市僅有一步之遙。

被供應端“卡脖子”   奢侈品垂直電商的模式之困

或許寺庫的結局在最開始選擇做垂直奢侈品電商品平臺時就早已註定。

奢侈品垂直電商鼻祖尚品網創業早期,雷軍曾向創始人趙士成提出了“四問”:第一問,線上支付能否解決?第二問,如何解決高端網購的消費者信任問題?第三問,如何解決品牌授權問題?第四問,如何獲取高端客戶?

除了線上支付,其他幾條直擊奢侈品電商模式的核心缺陷。昔日的奢侈品垂直電商平臺走秀網、尚品網,呼哈網因爲後三條遲遲懸而未解的問題一個個相繼倒下,而寺庫苟延饞喘至今依舊沒能逃出前輩們的命運輪迴。

今年11月,在國內網絡消費糾紛調解平臺“電訴寶”上,有多起消費者及商家投訴奢侈品電商寺庫。“拖欠供應商貨款、消費者收不到貨”成爲屢被吐槽的問題。小紅書上關於寺庫不發貨的吐槽數量也不少。

正如它數位前輩一樣,寺庫的大牌授權之路,依舊一直都沒有走通,貨源供應問題成爲最致命的死穴之一,也是困擾寺庫等奢侈品平臺的的大問題。

而奢侈品大牌們在這些奢侈品垂直電商平臺前表現的似乎非常“傲嬌”,一直強調沒有對奢侈品垂直電商平臺授權。

愛馬仕CEO帕特里克·托馬斯曾直接提醒消費者,“網絡代購中80%的愛馬仕都是假冒產品”。2015年,寺庫707促銷期間,推出低於專櫃2萬元的4.7折CHANEL包袋。隨後,香奈兒中國即發文稱,從未授權。

拿不到授權,直接導致奢侈品平臺面臨貨源和消費者信任兩大核心問題。

大部分奢侈品垂直電商平臺爲了拿貨,會被迫和海外代購或與代理商合作。而這些渠道本身很難獲得客戶信任。海外購物小票是溯源的關鍵憑證,但高仿假小票的製作門檻極低,通常十幾元就能製作。

信任危機加速了用戶流失。

另外,奢侈品行業本來就比較特殊,奢侈品價格高昂,消費門檻高,用戶數量天然受限,至今也不過50萬上下。電商若是將折扣成爲電商平臺吸引消費者的重要手段,大力度的折扣更會加劇消費者對於貨物真假的懷疑,用戶流失的更加嚴重,同時引來品牌方的反感。

不打折,難以吸引用戶,打了折卻又難以留存用戶,還影響到自身的利潤,寺庫等奢侈品垂直電商在這諸多矛盾的交織每況愈下。

寺庫財報顯示,其平均月活用戶增速正在不斷放緩。2019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寺庫的活躍用戶增幅分別89.6%、67.7%、58.7%、50.9%,一直處於減緩狀態。

2020年活躍用戶增幅嚴重減緩,從第一季度的11.5%降至第二季度的9.2%,第三季度活躍用戶增幅僅爲7.5%。

對於寺庫來說,爲數不多的月活用戶,還遭遇了頭部電商平臺與奢侈品品牌自建平臺的雙雙狙擊,境遇更加艱難。

新玩家紛紛入局 寺庫處境更爲艱難

火熱的奢侈品消費趨勢吸引着更多玩家入局,奢侈品電商賽道越來越擁擠了。

主流電商巨頭們憑藉其強大的實力牢牢把握着這個賽道的話語權,更是倍受奢侈品品牌方的親睞。

目前,頭部電商天貓和京東都在打造時尚產業頭部影響力,天貓上線了奢侈品頻道Luxury Pavilion,同時大力扶植中國本土品牌;京東也成立時尚事業部,上線TOPLIFE奢侈品APP......

剛剛落幕的“雙十一”購物節,包括Burberry、Valentino、Bottega Veneta在內等一百多個奢侈品牌在天貓商城銷售。而京東也與Prada集團達成合作,旗下Prada、 Miu Miu、 Car Shoe也已經入駐京東。

除此之外,網易考拉、洋碼頭等全球購平臺也已經涉足奢侈品,搶奪寺庫的目標消費羣。

其次越來越多的奢侈品品牌意識到了電商的影響力,紛紛開始建立自身的電商平臺。消費者可以直接從奢侈品官網付款購買商品,在質量把控方面更具有優勢,更受消費者信賴。

奢侈品行業的大多數利潤屬於品牌方,留給中間商的利潤空間很小。從事中間商賺差價的寺庫利潤空間本就不高,還面臨着其他平臺的擠壓,這導致整體成交上不來,作爲垂直奢侈品電商的寺庫日益被消費者,品牌方邊緣化,平臺發展的前景更加渺茫了......

這些年,寺庫也不是沒有爲自己的命運掙扎過,但是依舊無力迴天。

平臺發展至今已經經歷了數次轉型。從最早的二手奢侈品定位,到主攻奢侈品新品銷售業務,定位轉爲“高端奢侈品銷售平臺”。後來又想轉變爲“高端消費服務平臺”,試圖給投資者講述更多故事。

寺庫還試水電商直播與社交電商自救,但是“微商”“傳銷”的嫌疑聲音不絕於耳,甚至影響到寺庫的高端定位。

這些嘗試與努力都似乎難逃垂直平臺的模式問題的制約。

劉強東曾直言過,以零售爲主的平臺類垂直電商註定沒有機會。“垂直電商,只有垂直品牌可以存活,不是它的電商平臺有價值,而是品牌有價值。”

這,或許是就是“寺庫們”爲什麼難逃衰敗輪迴的答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