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长征精神,是党和人民付出巨大代价、进行伟大斗争获得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世世代代都要牢记伟大长征精神、学习伟大长征精神、弘扬伟大长征精神,使之成为我们党、我们国家、我们人民、我们军队、我们民族不断走向未来的强大精神动力。

——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红军长征不仅赢得了革命的胜利,更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长征日记、红军家信,是红军指战员们在长征途中作战行军、工作休息、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实录,为我们呈现了长征亲历者们的珍贵历史记忆。

中国国家博物馆珍藏着一部日记,它经历了漫长的战争岁月,仅保存下来1936年7月10日至12月5日期间的残章断简。这些弥足珍贵的片断,记载了长征的艰苦卓绝和伟大胜利。

文物展示

时任红二方面军第六军团政治部主任的张子意写的长征日记

“突击湘中,全国震动。横扫黔省,所向无敌……战胜雪山草地。远出陕甘,全国红军会合。长征胜利,英雄万古流芳。”这是这部长征日记的主人、醴陵红军政工干部张子意在日记中写下的诗句。张子意是我党我军优秀的政治工作领导者,农民运动优秀的领导人之一,中国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忠诚战士。今天,丹丹为大家讲述张子意和他的长征日记的故事。

红军长征期间的张子意

醴陵贫困伢子

走在农民运动最前列

1904年,张子意出生于湖南省醴陵市石亭镇塘山口村的一户农家。8岁时,他在附近的言公祠蒙馆就读,深知家境艰难,十分用功,三年时间就学完了初小课程。他对文史、地理和自然科学很感兴趣,还受到了一些民主共和思想的启蒙教育。13岁时,他考上了长郡中学。1921年到1924年,他先后在当地小学任教。

1925年,安源工人俱乐部遭军阀封闭,俱乐部教员开展农民运动,发展张子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张子意在关王庙办了农民夜校,宣传革命,并秘密发展农运会员。

1927年,毛泽东到醴陵考察农民运动,张子意向毛泽东汇报了北二区农民运动开展情况,并提出今后开展农民运动的想法和建议,受到毛泽东的赞扬。

正当农民运动迅猛开展的时候,长沙发生了“马日事变”,醴陵的工农武装紧急行动,分三路进军长沙,张子意担任第一路指挥。

1927年9月11日,张子意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任中共醴陵县委委员兼北二区区委书记。9月12日,他率领醴陵起义队伍攻占醴陵县城。由于国民党军阀调集重兵反扑,敌强我弱,张子意只好撤出县城回乡斗争。1928年1月,“醴陵北二区苏维埃政府”在今渌口关王庙成立,张子意任军事总指挥,武装指挥部设在清水塘。张子意曾率部截获国民革命军张国威部的溃军,缴步枪200多支,子弹数十担。后因寡不敌众,北二区苏维埃政府瓦解。张子意率部分骨干撤往醴陵南乡,辗转到达井冈山。

1930年,张子意奉命到湘东特委工作,被选为省委委员;1932年任中共湘赣省委常委、组织部长。1933年6月,湘赣地区红8军、红16军、红18军合编,在永新县沙市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任弼时任军政委员会主席、萧克任军团长、王震任政委、张子意任政治部主任。湘赣苏区是中央苏区重要的战略侧翼,在战略和军事上直接配合中央苏区的斗争,还起到了连接中央苏区与湘鄂赣苏区的枢纽作用。

张子意(左一)与王震(左二)、任弼时(右一)合影。

写长征日记

记录红军会师的峥嵘岁月

1936年,朱德给红二军、六军团发来电报,要其北渡金沙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张子意率政治部人员从贵州的盘县亦资孔出发,经过20余天的艰苦行军,渡过金沙江,进入中甸藏民区。沿途,张子意亲自策马走到队伍前面,和“通司”(藏语翻译)一道拜访藏族群众,宣传红军北上抗日的意义。同年6月30日,终于与李先念领导的红四方面军第三十军会师。

由于受长征途中恶劣气候的影响,张子意患了肺病,但他不愿意让别人用担架抬,一直强打精神行走,因长期劳累,曾几度昏迷。

长征途中,张子意坚持记日记。1936年7月23日,他在日记中写道:“十七师、模范师自西倾寺出发后,即大部无粮,沿途亦无补充,尽食野菜、皮革、臭尸,致部队极疲困,减员两师达二百人。”1936年7月24日,日记记载:“草地雨季天气真坏,晴雨无定,冷热时变……”历经岁月的风蚀,张子意的日记只剩下其中一册,纸张松散,字迹模糊。他的这本长征日记,记录了1936年7月到12月的经历。那段时间,正是红二、四方面军会师后共同北上,直到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的日子。日记内容不仅有会师的艰苦历程,还有红军过草地前后缺粮的情景。

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到达陕甘苏区。1937年初,张子意任中央军委步兵学校步兵团政委,5月,他出席了延安中共苏区代表会议。

张子意与红二方面军部分将领合影(左一为张子意)

不屈战士狱中题诗

不改党员气节

1938年初,张子意因身体原因,被送去苏联疗养。他住在莫斯科东方大学,一面治病,一面学习。1941年,他从莫斯科启程回国,协助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工作。

1938年初,红六军团同志欢送张子意赴苏联学习留影(一排右起6、7、8分别为陈伯钧、张子意、王震)。

1941年1月,张子意等一行20多人回国途经新疆,被军阀盛世才阻挠滞留乌鲁木齐。张子意给其他党员讲长征的故事,介绍龙华、雨花台烈士的事迹,教大家背诵《正气歌》。他说,不管形势多么恶劣,都要保持共产党人的坚贞气节。1942年,他接替陈潭秋担任狱中党组织的负责人,与敌人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提出了“百子一条心,集体无条件释放回延安”的口号。他在狱中写下《狱中诗》:“世人谁说狱中好,我欲颂兮颂不了。古来苛政毒如蛇,残害忠良知多少……”

1946年,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多方营救,国民党西北行营主任兼新疆省主席张治中将张子意等多名中共在押人员解除囚禁。同年7月,他们回到延安,受到中共中央的热烈欢迎。

解放战争时期,张子意随贺龙一起到了山西,担任中共中央晋绥分局副书记兼宣传部长,并主管《晋绥日报》工作,为了保卫陕甘宁边区,夺取西北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张子意(右)和贺龙(左)

1975年,张子意把珍藏了近40年的长征日记捐赠给国家博物馆时,附上了这样一份情况说明:“这是一个红军政工干部的长征日记片断。我们是踏着同志们的血迹前进的,我们也时刻准备着,让同志们踏着自己的血迹前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