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 記者 葉青 北京報道

11月26日,滬指早盤弱勢震盪,創業板指衝高回落,科創50指數跌近1%。數字貨幣概念股臨近午盤出現異動,整體快速拉昇。截至全天收盤,數字貨幣指數大漲4.34%,旗天科技20CM漲停,新國都、拉卡拉、創識科技漲超10%,海聯金匯、御銀股份、翠微股份、楚天龍等漲停。

消息面上,國務院發文支持北京加快推進法定數字貨幣試點,探索建設數字資產交易場所。近日數字人民幣試點呈現“全面開花”態勢,最新數據顯示,中國約有1.4億人開通數字人民幣錢包,交易總額達620億元,同時覆蓋了包括餐飲、交通、零售等領域約155萬商家;數字人民幣北京冬奧試點場景建設已進入衝刺階段。

26日休市後,作爲國內信息安全產業龍頭的北信源 (300352.SZ) 發佈消息稱,近日其通過參股公司聯合建設和運營數字貨幣應用場景,標誌公司正式進入數字貨幣領域。

此外,恆寶股份(002104.SZ)、高偉達(300465.SZ)等多家上市公司也在本週稍早前宣佈參與數字貨幣相關業務。

北信源等宣佈展開數字貨幣應用試點

北信源26日晚間在其官微上宣佈正式進入數字貨幣領域。公司稱,其於2020年聯合成立了海南保嘉源科技有限公司,併成爲其最大股東。近期海南保嘉源科技有限公司擬與上海市信息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上海信投”)合作,雙方各出資1000萬元,合資成立上海信聯數貿數據技術有限公司。雙方將發揮在區塊鏈、信息安全和金融科技等領域的綜合優勢,以此公司爲平臺,針對企業數字化轉型、工業供應鏈協同、“數字世貿”等多個領域的實際場景,展開數字貨幣的先導性、規模化應用試點,爲數字貨幣未來的大規模應用構建堅實基礎,從而形成具有商業價值的經濟規模。

天眼查顯示,海南保嘉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20年8月,註冊資本5000萬元,北信源和保宜盛昌科技公司分別持股35%,並列第一大股東。

上海信投則背景深厚,是上海市政府爲加快上海信息港建設,全面提高上海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水平,於1997年9月批准設立的。股東包括上海國資控股的上海聯合投資、中國電信東方明珠新媒體公司、上海上實資產等四家,總註冊資本爲3.75億元。

公開信息顯示,上海信投主要從事高新技術產業和金融及現代服務業領域的股權投資及管理工作,對外投資規模已超百億元。上海市信息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擁有全球最大的有線電視城域網,全國最大的第三方集約化信息管線網,全國最大地方電子口岸平臺,全國最大的公用事業電子賬單平臺,其還是上海市政府指定的唯一的跨境電子商務“單一窗口”平臺。

而北信源是國內終端安全管理領域的龍頭企業,是國內網絡與信息安全領域領先的解決方案提供商,爲客戶提供涵蓋網絡與信息安全的軟件開發、解決方案、運維管理以及系統集成在內的體系化信息服務,用戶涉及政府、金融、能源等重要行業數萬家單位。

除了北信源外,多家上市公司也參與數字人民幣相關業務。11月26日,有投資者向恆寶股份提問,詢問董祕是否有參與數字人民幣相關業務?恆寶股份回應稱,公司將積極助力數字人民幣生態建設工作。不過,公司提醒廣大投資者,目前數字人民幣仍在試點階段,對公司2021年業績不會產生較大影響。

高偉達(300465.SZ)11月25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具有區塊鏈、數字人民幣相關業務方面的技術儲備,並應用到公司實際業務中,當期並未對公司業績形成重大影響。

數字人民幣隱性價值多點開花

11月上旬,央行行長易綱表示,人民銀行從2014年起開始研究法定數字貨幣。截至今年10月8日,數字人民幣試點場景已超過350萬個,累計開立個人錢包1.23億個,交易金額約560億元。下一步,將根據試點情況,有針對性地完善數字人民幣的設計和使用。一是參考現金和銀行賬戶管理思路,建立適合數字人民幣的管理模式;二是繼續提升結算效率、隱私保護、防僞等功能;三是推動數字人民幣與現有電子支付工具間的交互,實現安全與便捷的統一;四是完善數字人民幣生態體系建設,提升數字人民幣普惠性和可得性。

最新消息是,11月25日,易綱視頻會見了由香港金管局總裁餘偉文先生率領的香港銀行公會代表團,雙方就數字人民幣、綠色金融、離岸人民幣業務、跨境理財通等議題交換了意見。

隨着數字人民幣北京冬奧試點場景建設進入衝刺階段,北京賽區受理環境建設工作正快速推進,張家口賽區冬奧安保紅線內支付場景也做到全覆蓋。不論是覆蓋地區、應用場景,還是錢包開立數量,可以說,近年來數字人民幣試點正呈現“全面開花”態勢。

與比特幣等虛擬幣相比,數字人民幣是法幣,與法定貨幣等值,其效力和安全性是最高的,而比特幣是一種虛擬資產,沒有任何價值基礎,也不享受任何主權信用擔保,無法保證價值穩定。這是央行數字貨幣與比特幣等加密資產的最根本區別。

正在試點之中的數字人民幣,既是電子支付工具,更是數字化的法定貨幣。它將優化我國支付與貨幣體系,讓電子支付更具通用性和便捷性,讓現金使用更具可得性和普惠性。除此之外,數字人民幣還具有一些隱性價值,應進一步挖掘,全面發揮其積極作用。

對此,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從2014年着手研發工作到目前形成“10+1”試點格局,數字人民幣漸成蔚然之勢。這既是貨幣形態演變的必然要求,也是數字經濟發展的內在需求。從近期看,各地區和冬奧會場景的試點速度有加快的趨勢。

從應用場景看,除了日常生活消費場景之外,還擴展到證券行業等領域;從參與主體看,在央行主導下,商業銀行、支付機構、科技公司、地方政府等多方參與;從錢包形態看,在手機數字錢包之外,還有智能手錶、智能卡、滑雪手套、徽章等多種硬件載體;從使用功能看,除了直接用於支付之外,還可以通過ATM與人民幣現金進行雙向兌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