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1月26日)北京市人大通过了最新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明确了即日起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增设了父母育儿假、延长生育假,同时出台系列配套措施,在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都有涉及。

这是否能提升市民生育意愿,三孩政策对家庭和社会意味着什么?新闻广播记者进行了一番调查。

市民:期待更多的配套政策到位,真正减轻养育压力

5岁孩子的父亲汪先生对增设父母育儿假非常惊喜:

汪先生:我觉得育儿假特别好!其实作为爸爸也很想参与孩子的成长,不管是父亲还是母亲,都能多些时间回归家庭陪孩子。夫妻可以利用周末凑假期,带孩子去旅游。之前孩子生病的时候,老人照顾的多。现在多了这些假,我们也可以照顾生病的孩子,也给老人减轻一点负担。

记者看到,这次在调整生育政策的同时也推出了涉及教育、医疗、住房等一系列支持的育儿政策。两孩爸爸鲍先生一直犹豫要不要第三个孩子,他认为北京的居住难题是影响生育的最核心问题:

鲍先生:3个孩子分别有单独的一间,再加上父母的一间,那总共是一4居室。这对于普通的工薪阶层来说,在北京想要拥有一个4居室其实是很难的。但是我们去假设现有的共有产权房,政府的比例更高,个人的比例更低,这样我只要满足我的居住的需求就可以。我就可以将更多的财力和精力投入到孩子身上,优生优育。除了保障性住房之外,国家是否会考虑在金融的政策上贷款比例,首付的比例能够跟进?那这样的话作为二孩家庭的家长,其实我们还是愿意生三胎,甚至更多的孩子。

采访中记者发现不少家庭对于孩子的加入都很欢迎,但也期待更多的配套政策到位,比如生三胎家庭夫妻双方能都减少税收等,真正减轻养育压力。

专家:建议男女同假,保障女性就业合法权益

为了鼓励家庭生育,本市将女方享受的延长生育假由30天增加到了60天。同时提出要保障女性就业合法权益。明确政府应该为受生育影响就业的女性提供公共就业服务,防止就业性别歧视。两孩妈妈曲女士回忆自己的职场经历说:

曲女士:休假的时间越长,就面临着与同事之间产生更大的差距,意味着有更多的可替代性。回归就会有更多的不适应。长时间的休假,不如有一个真正的保证,比如说延长保护的时间,两年之内不能裁人,在裁人的时候会有更多的赔偿金。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人口学教授姜向群坦言,如何平衡生育率与女性就业是世界难题。建议可以男女同假,也就是把增加给女性的假期分摊给父母双方:

姜向群:北欧一些高福利国家,男女同假,这样更加公平一些。我们国家也可以做类似的试点,去探索解决这个问题。

姜向群分析,2020年我国出生人口约为1200万人,从2017年以来已经连续第四年下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放开三个子女的生育政策有望调整生育结构,缓解由此带来的社会问题:

姜向群:我看到一孩的生育下降,二孩的弥补作用在增强,现在很多研究也在提出要完全放开自由的生育,也不会造成我们人口的膨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