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松:本週第三次寒潮侵襲了中國的大部分地區,這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標誌,就是氣溫0度線迅速推進佔領了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在東南沿海地帶,可能感覺的就是潮冷陰溼,但在東北,直接感受到了暴雪的到來,這個冬天有點冷,似乎人們已經形成了共識。越冷,人們越關注溫飽這兩個字,當然,溫在飽的前面,得先保證老百姓的取暖,接下來也自然會關心別讓大家餓着,畢竟寒潮加極端天氣使運輸等方方面面都會受到影響,在第三次寒潮的背景下,我們如何保供暖,穩菜價,《新聞週刊》本週視點關注:極端天氣下的溫和飽。

入冬兩月,三波寒潮:氣候異常之年,如何預警?

從上週末到本週一,席捲我國三分之二區域的第三輪寒潮,讓多地進入“速凍模式”。華東大部氣溫在短時內下降15度左右,使得流感患者增多;東北大部新增了10至20釐米的積雪,使得交通受阻。從十月到現在,我國已經歷了三輪寒潮,相較往年冷空氣更爲強勁,氣象專家提示,今年冬天要重點防範寒潮天氣。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 張濤:我們國家季風氣候,冬半年主要受冬季風的影響,冬季風其實就是一次一次的冷空氣。這種冷空氣一兩天一股,只不過它的強度、時間和範圍都大不一樣。今年毫無疑問是一個各種天氣都比較異常的年份,而且有很多的極端性。

從上週末到11月底的不到十天內,這條被戲稱爲“冰凍線”的零攝氏度等溫線,在國土上就將經歷南下、北上、再南下的過程,相當於把人不斷放進冰箱又再拿出來,氣溫的驟升驟降也讓人們對今年的異常天氣愈發有感。

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首席專家 鄭志海:應該說今年災害的特點體現地很清楚,拉尼娜影響的一個特徵。像進入春季以來,沙塵暴天氣是明顯偏多的。七月份我們河南包括我們北方地區發生了很強的這種降水,就是暴雨在很多方面也打破了這個歷史記錄。秋季以來,一個最典型的特徵就是北方的秋汛非常的嚴重,10月份以來寒潮的次數也是明顯偏多的,到現在已經有三次寒潮過程。

氣象災害頻發,考驗着預報預警系統,以往氣象預報主要關注十天內的氣象變化。但隨着防災減災需求增加,人們也更期待獲取長週期的氣象變化,就在今年,國家氣候中心開始對公衆發佈氣候預測,雖然與氣象預測只有一字之差,但短則十多天、長則一年的預測,都可以對生產生活帶來新的幫助。

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首席專家 鄭志海:我們預測涵蓋的時間比較長的。像以前我們的氣候預測服務主要是針對政府部門,那麼在具體公衆而言,以農業爲例,最主要就是我們預告未來在某些區域會發生乾旱,我們會提前做好相應的措施,包括田間的管理等等,我們可以提前做好一些安排。

哈爾濱市副市長 智大勇:前一段的凍雨也給我們帶來了一定的教訓。也就是說哈爾濱平常遇到的都是這種大雪,但是今年凍雨也給我們一個警示,也就是說凍雨帶來的樹枝折枝、壓彎等等影響了供電。

習慣了迎接暴雪的哈爾濱,在本月初經歷了一場凍雨。雖然當時氣溫在零下十度以上,但凍雨在當地並不常見,70多萬居民的供電也因此受到影響。在極端天氣增多的背景下,積累更多異常天氣的處置經驗顯得尤爲重要。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 張濤:最前端就是預測,那就是氣象部門。氣象預測是一個層面,接下來就是組織層面,政府相關的部門,包括社會團體的組織層面,也是要起非常大作用。再接下來就是我們媒介傳播的層面,還有最後我們公衆的認識的層面。這四個層面都必須要發展到足夠的高度,我們才能夠把這種災害性天氣的防範做到最優化。

在中國,氣象災害損失佔所有自然災害損失的七成左右。面對變化萬千的氣象災害,人們只能透過對預警的重視,爭取到防災減災的時間。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 張濤:農業社會時候,因爲那個時候靠天喫飯,對天氣很敏感。現代文明庇護之下,公衆自然而然麻痹大意,其實人在自然面前是很渺小的,所以敬畏自然是一個永恆的主題,在敬畏自然的背景底下,我們應該更多地去了解他們,當你有可能身處的周圍,未來一段時間有一些不好的天氣趨勢的時候,一定加大對天氣的關注。

白巖松:雖然這些年來生活在南方的朋友也經常呼籲冬天是不是也可以集中供暖?但對於北方的朋友來說,冬天的供暖是生命線,是冬天最大的民生之一。這個冬天很冷,恰恰在這個冬天到來前的時候,我國北方供暖主要使用的燃料:煤炭出現了價格高漲供應形勢緊張的局面,甚至拉閘限電的新聞時有發生。更寒冷的冬天到來了,供暖企業的煤炭供應情況怎麼樣了?暖保住了嗎?

從百姓炭房到電廠煤倉

“煤”夠“保暖”嗎?

小雪節氣過後,鄂托克草原已是寒風刺骨。傍晚時分,牧區的氣溫迅速下降,寒冷正在逼近,不過還好,63歲的牧民孟克敖其爾已經買到了過冬的煤。前段時間,當地煤價高漲,最高時到達每噸1800元。最近,煤價有所回落,但仍在每噸1100元,這是去年價格的兩倍還多。

牧民孟克敖其爾:去年是500多塊錢買的,今年太貴了,就一直沒買。前幾天,大隊來給我們通知,說是來炭了,今天去拉的,620塊錢一噸。一家2噸炭,省錢不少,不夠燒的話我們再想辦法。

煤塊在火爐中越燒越旺,屋裏升起陣陣暖意,室內溫度達到了20℃。寒冷的冬夜,老兩口可以在溫暖中度過。燃煤取暖是內蒙古農牧民主要的取暖方式,進入供暖季,內蒙古自治區決定,各地爲農牧民提供每戶不低於2噸的平價煤,在去年10月底坑口價基礎上上浮不超過20%,確保農牧民有煤燒、買得起。

鄂托克旗能源局副局長 王偉平:與鄂爾多斯市東勝區三家煤炭企業,以每噸376元的價格落實了煤源,並開展調運和發放工作。根據運輸距離遠近到農牧民手中每噸最高620元,最低的538元。

本週,寒潮過境遼寧瀋陽,瀋陽市本週最低氣溫-14℃。在遼寧瀋陽,記者探訪部分集中供暖的家庭發現,屋內溫度普遍在20℃上下。供熱企業的正常運行,是保障居民供暖的前提。在瀋陽一家熱電聯產企業,記者看到,電煤庫存較爲充裕,每天都有新貨源運進廠區。

瀋陽金山能源熱電分公司黨委書記 李香遠:每天大約有將近90個火車皮要在這裏卸煤,大約5000多噸的煤要進廠。目前我們全天燒煤5000噸左右,我們每天還要進煤大約5000噸。目前我們廠內的存煤達到7.5萬噸,也就是能夠滿足我們15天運行需要。

在這家企業,煤炭產生的能量,一部分變成電能進入電網,一部分變爲熱能進行供暖。像這樣的熱電聯產企業供暖的面積,已經佔到瀋陽全市總供暖面積的45%。作爲一家兼具供暖和發電的企業,兩個月前,他們也經歷了煤炭價格高漲、庫存岌岌可危的困難時期。

瀋陽金山能源熱電分公司黨委書記 李香遠:當時市場煤很緊張,進廠的煤很少當時,通過了各種辦法,一是我們採購了大量的印尼褐煤作爲我們基礎煤源。第二方面深入各個國有礦,儘量讓我們長協煤能夠足額兌現。

兩個月來,相關部門採取一系列調控措施,增產增供,緩解市場供需矛盾,穩定煤炭價格。而最重要的內容,就是要確保各地發電和供熱企業的煤炭供應,促成煤礦企業與發電供熱企業簽訂保供協議,其中,供暖季開始最早、供需矛盾最凸顯的東北三省,成了首要保障的對象。

中國煤炭運銷協會副理事長 石瑛:這三個省的產量在下降,大部分是通過蒙東地區的煤來供應,這幾年一直是,用煤最困難的地區就是東三省。所以增產增供,第一批的增量全部供應了東三省的發電供熱企業,第二批的增量全部用於全國發電供熱企業的中長期合同全覆蓋。

本週,國家發改委表示,到11月20日,東北三省電廠存煤1527萬噸,可用31天。全國電廠存煤達到1.43億噸,可用23天,預計11月底電廠存煤或將達到歷史最高水平,今冬明春發電供暖用煤將得到有力保障。

中國企業聯合會常務副會長 朱宏任:在工業用煤和居民生活用煤出現矛盾的情況下,從國家的角度,居民用煤始終都是放在最前列的。

白巖松:溫飽溫飽,說完了溫該說說飽,相信對於大多數人的直覺來說,覺得飽還用說嗎?這已經不是個問題了。但其實,對於食品的價格,大家一直敏感,今年下半年,菜價在高位運行就讓大家開玩笑說:喫得起肉卻喫不起菜了。對於東北的黑龍江等地,一進入十一月份,本地能夠供應的綠葉菜基本不太跟得上了,需要從山東,河北等地調運補充。那麼,寒潮背景下,菜到達得順利嗎?價格能大致穩定嗎?

蔬菜價格雖回落,仍比往年高

本週四早9時左右,蔬菜批發商朱桂蘭已經工作近十小時。與以往有些不同,一般情況下,中午12時閉市後她才接收外省運進的鮮菜,將進菜和銷菜環節分開進行。但在本週初的寒潮前後,包括她在內的許多批發商加大外埠鮮菜的進貨量。這天,忙着走菜的她,還要兼顧剛運來的新菜。

哈爾濱哈達市場蔬菜批發商 朱桂蘭:有的時候你進多了,銷量銷不出去那麼多,你就可以便宜賣,每天都賣新鮮蔬菜,不能壓時間長了,它就壞了會腐壞的,它跟別的東西不是一樣,那老百姓都喫新鮮蔬菜。

加大進貨量,是蔬菜批發商降低斷貨風險的辦法。但包括朱桂蘭在內的商戶爲此也要承擔,蔬菜進貨量大可能導致積壓,新鮮度損失後被賤賣甚至壓貨的風險。蔬菜是一種市場化很強的商品,易受外因產生價格波動。以她開箱查驗的這種辣椒爲例,僅週四一天內,在哈達市場,它的銷售價格區間在每斤4元到7元不等。一天內,相同的產品,會因爲新鮮程度等原因導致售價不同。而參考農業農村部監測的重點蔬菜中的鮮食辣椒,11月其全國平均批發價大概爲每斤3元多到4元多的價格區間,而其全年全國平均批發價大概爲1元多到9元多的價格區間。蔬菜價格,短到每天,長到一年的波動可以看出,“菜籃子”行業從業者的不易,極端天氣只會加劇這種艱辛。

哈爾濱哈達市場蔬菜批發商 朱桂蘭:一整車黃瓜,一車豆角,比方說貨量大了賣不掉了,那賠的就多了是不是?我是花車,我一共拉了30多種,都裝的少,你就可以不賠錢賣了。

近期,極端天氣等原因導致的蔬菜價格波動,更多時候是商戶的觀察。普通老百姓,出於切身利益,更多看到的是菜價上漲。

哈爾濱市商務局二級巡視員 耿國林:目前我們整個市場流通保供是沒有問題的,我們商品充足,產品齊全,價格也相對穩定。涉及外埠菜,南方水災,季節變化,有一些蔬菜沒有銜接上,加上減量,蔬菜有一些漲幅。有一些葉菜,像生菜、菠菜漲幅比較大。

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市場分析預警團隊蔬菜首席分析師 張晶:葉類菜一般是往往受天氣影響會比較明顯,我們知道像前階段大家都比較關注的菠菜,甚至於漲了200%以上,那麼上一茬補種的菠菜已經開始上市了,那麼它的價格就有一個明顯的回落,這個回落的幅度可能會在20%以上。菠菜最高價的水平經過我們前一段的監測大概到了每公斤11元左右,那目前可能已經回落到了7、8元這樣一個水平,但是較往年同期還是偏高。

每年冬春時節,都是我國蔬菜等“菜籃子”產品消費高峯,蔬菜價格會迎來一年之中高位運行階段。而今年由於全國多地的幾次極端天氣等原因,導致菜價較往年提前一個月開始上漲,此外,目前類似菠菜這樣的蔬菜價格較往年同期仍然偏高,而待其補種集中上市時,價格或將回落到合理水平。然而,也有專家對現有菜價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中國企業聯合會常務副會長 朱宏任:我們在講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都是把羣衆保物價穩定放在最前面,菜價的穩定,它實際上是在一個我們可以承受的區間內,在這個區間裏頭適當的波動和有一個變化,我們還要考慮到種菜方、菜農方,考慮到經營方,運輸方他們整體的利益,在這些問題上,我覺得要在這方面取得一個適當的平衡的效果。

近期,農業農村部等11部門印發通知,要求確保冬春蔬菜保供穩價。在全國蔬菜在田面積穩中有增、地方儲備菜豐富的前提下,或許實現保供的任務並不難。而穩價則可能是一項更長期的工作。這意味着,要兼顧消費者和蔬菜供應多方的訴求;此外,從地方到全國,加強對蔬菜市場信息進行監測和預警,並通過多種渠道及時向社會發布;同時投入更多科技的力量,升級防護能力更強的種植大棚等蔬菜生產基礎設施,主動提升市場穩定菜價的能力。

白巖松:溫飽溫飽,看似是一個基本的民生問題,但是在極端天氣影響之下,它有時也會成爲我們必須保住的底線,因爲這是生活的根本!今年以來,氣候極不正常,從夏天鄭州的水災到十月份山西、陝西等地被暴雨侵襲,再到寒潮來的頻繁,都在提醒我們,對極端天氣越來越不能掉以輕心。這不,第三次寒潮剛過去兩天,新的降溫又要來臨,但願我們始終保有警覺,能夠順利應對各種天氣的考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