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籌備了六年,埃及開始“遷都”

埃及政府部門即將搬入一片沙漠之中。

自2015年以來,埃及政府一直在開羅以東沙漠地帶規劃建設一座新的行政首都,以疏解開羅因人口密度過高而導致的擁堵。

路透社指出,新行政首都佔地約700平方公里,預計轉移大約650萬人口以及政府機關和外國使館,還將創造175萬個就業機會。

2021年4月9日,俯瞰建設中的埃及新行政首都。 圖/IC photo

如今,“遷都”工作即將正式開始。

1000多年來,坐落於尼羅河附近的開羅一直是埃及的權力中心。“自7世紀穆斯林征服埃及以來,這還是埃及首次將權力中心轉移至開羅以外的地方。”美聯社撰文評價道。

“遷都”啓動,埃及政府部門先行

當地時間11月3日,埃及總統府發佈了一份聲明,正式開啓了“遷都”之行。

聲明稱,根據埃及總統塞西的指示,埃及政府將從12月1日起遷往新行政首都。總統府發言人巴薩姆·拉迪補充稱,等到政府大樓等基礎設施準備就緒後,政府將首先遷往新行政首都,並進行爲期6個月的試運行。

埃及住房部副部長阿巴斯表示,將有約5萬名政府工作人員首先遷往新行政首都,平均而言,各部門約有200名到300名工作人員。

“遷都”的正式啓動受到不少讚譽。埃及《第七天週刊》撰文評價稱,“遷都”反映了政府機構採取行動的重要性和有效性。“新的行政首都象徵着新的共和國。”還有埃及媒體稱,新的行政首都將成爲埃及的“國家聖地”(National Shrine),是夢想、抱負、成就和創造力的體現。

不過,也有觀察人士認爲,“遷都”仍面臨着許多難題,有待政府克服。中東“觀察”新聞網(Al-Monitor)指出,50個大使館的建設工作即將於2022年年中完成,但並非所有大使館都有遷移意向,部分國家並不願意花費高昂成本遷出開羅。

另外,還有些開羅居民或不想居住在新行政首都,屆時有些人每天須往返兩地工作,因此懷疑搬遷的可行性。

舉辦比賽,埃及爲新首都徵名

當地時間10月25日,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埃及政府在網站上宣佈,舉行新行政首都徵名比賽。

網站信息顯示,在籌備建設新行政首都的過程中,埃及政府邀請所有埃及民衆、社會團體和企業提出想法和建議,選擇城市的名稱、起草宣傳標語以及設計獨特的視覺形象,以此反映出埃及對建設智能城市的願景,鼓勵年輕人積極參與建設和發展。

經專家小組研究後,提出新首都最佳名稱的獲勝者,將獲5萬埃及鎊(約合人民幣2萬元)獎金。此外,新首都最佳廣告活動設計獎爲10萬埃及鎊(約合人民幣4萬元)。

中埃合作,中企承建中央商務區

埃及是“一帶一路”沿線的重要支點國家,埃及建設新的行政首都,就有中方企業參與這一過程。

2016年1月21日,在中埃兩國元首的共同見證下,中國建築集團有限公司與埃及住房部簽約,承建埃及新行政首都中央商務區(CBD)項目,這是當時中國企業在埃及簽訂的最大金額的項目合同。

據新華社報道,該項目位於新行政首都一期核心區,總佔地面積約50.5萬平方米,包括一棟大樓、12棟高層商業辦公樓、5棟高層公寓樓和2座高檔酒店,共計20個高層建築單體及配套市政工程,總建築面積約170萬平方米。

時任埃及住房部長穆斯塔法·馬德布利曾表示,項目建成後,埃及將真正擁有世界級的高檔中央商務區,坐擁非洲第一高樓,並帶動埃及蘇伊士運河經濟帶和紅海經濟帶開發,助推埃及國家復興計劃的實現。

當地時間2021年6月17日,“非洲第一高樓”——埃及新行政首都CBD項目標誌塔舉行封頂儀式。CBD項目標誌塔地下2層,地上78層,結構高度373.2米、塔冠最高點385.8米,均超過埃及和非洲現有最高建築的高度,成爲埃及新行政首都的標誌性建築。

隨後,住宅項目也相繼完工。當地時間8月17日,中建埃及分公司在埃及新行政首都CBD項目現場舉辦D01超高層住宅樓主體結構封頂儀式,標誌着CBD項目第一棟住宅樓成功封頂。

“第四代城市”,埃及希望提升民衆生活質量

事實上,新行政首都建設只是埃及新城市建設的一部分。

據埃及《金字塔報》報道,埃及政府正着手建設“第四代城市”(Fourth-Generation Cities),主要是指生活服務可及性高、基礎設施先進的綜合性城市。其中最大規模的“第四代城市”就是埃及的新行政首都。“第四代城市”概念與埃及“2030願景”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相一致。

打造“第四代城市”主要目的是應對人口激增並提升民衆生活質量。埃及人口超過一億,是全球第14個人口過億的國家。《紐約時報》指出,人口激增將加劇貧困和失業,還將導致基本資源稀缺,塞西甚至將人口膨脹描述爲“國家安全威脅”。

因此,城市規劃專家表示,建設“第四代城市”將有助於提高生活質量,增加可居住面積,吸收激增人口。

2021年7月5日,正在建設的埃及新行政首都的智能燈柱。 圖/IC photo

《金字塔報》指出,埃及住房部和埃及政府新城市社區管理局(NUCA)計劃建造20個“第四代城市”,預計將容納3000萬人口,並提供數百萬個就業機會,目前有14個城市正在建造中。

建設規模還將進一步擴大。據《今日埃及報》報道,埃及內閣發言人表示,已經在建設中的智慧城市提供了良好的投資機會,並補充稱將在2050年前建成50座新城市。

【關注】

埃及新都“新面貌”

“埃及的新行政首都將代表着新共和國的誕生。”這是埃及總統塞西提出的願景。

埃及政府自2015年開始規劃建設,至今已走過6個年頭,埃及政府部門人員即將在新行政首都開展爲期6個月的試運營。

法新社指出,豪華的總統府、嶄新的議會(大廈)、富麗堂皇的歌劇院以及寬敞的公園都是埃及新行政首都的一部分。

除基礎設施外,新行政首都還建設了宗教場所。2019年,新行政首都建成了一座可容納3000名禮拜者的大型清真寺,以及一座中東地區爲科普特人(其中大多數信仰基督教)建造的最大規模的教堂。

埃及新行政首都的最顯著特點之一在於“智能”。《阿拉伯週刊》指出,屆時居民生活將被先進智能技術覆蓋。例如,他們將使用智能卡和應用程序開門,便捷享受當地服務。

埃及新行政首都的建築承包商對法新社指出,這座新的智慧城市將擁有最先進的醫院和學校,會爲埃及民衆“提供更好的生活”。

編輯 張磊 校對 楊許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