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工信部發布兩化融合等三大“十四五”規劃

11月30日,工信部發布《“十四五”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發展規劃》《“十四五”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規劃》《“十四五”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根據這些規劃,到2025年,我國規模以上軟件企業業務收入要突破14萬億元,大數據產業測算規模要突破3萬億元。

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黨委書記、副主任蔣豔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信息化和工業化”兩化深度融合發展正處於走深向實的戰略機遇期,呈現出數據驅動、智能主導、軟件定義、平臺賦能、服務增值五個方面的典型特徵。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技術發展司司長謝少鋒表示,上述規劃對於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的深度融合,打造數據驅動、軟件定義、平臺支撐、服務增值、智能主導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推進製造強國、網絡強國和數字中國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受利好政策帶動,當日A股軟件信息板塊表現亮眼,每日互動任子行華勝天成東軟集團航天信息等多股漲停。

● 本報記者 楊潔 見習記者 李嬡嬡  

工業互聯網平臺普及率目標達45%

在11月30日的新聞發佈會上,謝少鋒表示,兩化融合是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的集中體現,是新發展階段製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數字經濟時代建設製造強國、網絡強國和數字中國的扣合點。

《“十四五”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發展規劃》明確,到2025年,信息化和工業化在更廣範圍、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實現融合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向製造業各領域加速滲透,製造業數字化轉型步伐明顯加快,全國兩化融合發展指數達到105,企業經營管理數字化普及率達80%,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85%,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68%,工業互聯網平臺普及率達45%。

蔣豔解釋,相比“十三五”兩化融合發展規劃,此次“十四五”兩化融合發展規劃新增了企業經營管理、研發設計、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等關鍵業務環節的數字化發展水平指標。截至2021年10月底,我國工業互聯網平臺普及率爲17.5%,“十四五”時期要實現45%的發展目標任重而道遠。

工業互聯網平臺是支撐製造業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資源匯聚配置的新型基礎設施,是製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的重要支撐。蔣豔認爲應從三個方面加快互聯網平臺的應用普及。一是以標準爲引領推動企業上平臺用平臺,引導企業基於平臺打造新模式新業態;二是提升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廣度和深度,形成融合發展新格局;三是完善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評價服務體系,以評價引導平臺深化應用。

充分釋放“軟件定義”創新活力

《“十四五”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規模以上企業軟件業務收入要突破14萬億元,年均增長12%以上。產業結構更加優化,綜合實力邁上新臺階。

工信部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收入達8.16萬億元,“十三五”期間的年均增長率達13.8%。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特別火的一個詞“軟件定義”成爲《“十四五”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規劃》部署的一項重點任務。

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技術發展司副司長江明濤解釋稱,“軟件定義”就是利用軟件程序賦予事物應用功能和使用價值,滿足日益複雜的多樣化需求。“例如,智能手機通常每增加一個APP,就增加一項功能,就要對智能手機重新定義。我們現在使用的智能手機,既是傳統的無線電話機,也是計算器、照相機、電視機、錄音機、鏡子、導航儀、指南針、遊戲機、公交卡、信用卡等產品的集成,上述功能均由軟件實現,這就是‘軟件定義手機’”。江明濤表示,隨着“軟件定義”理念得到廣泛的實踐,軟件定義網絡、軟件定義汽車、軟件定義製造等新模式新業態已經爲我們所耳熟能詳,進入產業化推進的階段。

工信部認爲,“軟件定義”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新特徵和新標誌,已成爲驅動未來發展的重要力量。爲充分釋放“軟件定義”創新活力和驅動力,《“十四五”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規劃》部署了“深化軟件定義”任務,設置了“‘軟件定義’創新應用培育”專項行動。主要內容包括:一是構建“軟件定義”技術體系。大力支持開展“軟件定義”及泛在操作系統平臺相關理論和技術研究,加強政產學研用對接,構建“軟件定義”核心技術體系。二是培育“軟件定義”創新應用生態。建立面向電子消費、高端裝備、智能網聯汽車、智慧城市等典型行業領域的“軟件定義”解決方案,組織開展試點示範,探索“軟件定義”生態發展與運營模式。

重點突破“工業軟件”

《“十四五”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規劃》還特別提出要重點突破工業軟件。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技術發展司軟件產業處處長王威偉回答中國證券報記者提問時表示,工業軟件是工業技術和知識程序化“封裝”的產品,是現代工業數字化轉型的“靈魂”。近年來,我國工業軟件產業發展呈現向好勢頭,2021年1-10月工業軟件產品收入1902億元,同比增長20.9%,高出全行業水平1.7個百分點,有力地支撐了製造業數字化轉型升級。但也要看到,我國工業軟件仍面臨高端應用場景開放不足、三維幾何引擎、約束求解器等關鍵核心技術尚未取得實質性突破、產業生態亟需完善等問題,制約產業高質量發展。

《“十四五”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規劃》提出,要研發推廣計算機輔助設計、仿真、計算等工具軟件,大力發展關鍵工業控制軟件,加快高附加值的運營維護和經營管理軟件產業化部署。面向數控機牀、集成電路、航空航天裝備、船舶等重大技術裝備以及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等重點領域需求,發展行業專用工業軟件,加強集成驗證,形成體系化服務能力。

“好軟件是用出來的”,王威偉強調,工信部將堅持“應用牽引、整機帶動、生態培育”的產業發展規律,引導用戶企業開放工業軟件應用場景,推動應用單位與工業軟件企業深度合作。此外,聚焦關鍵技術和產品,匯聚行業創新資源,不斷夯實共性技術,繼續補齊高端工業軟件短板;還將推動模式創新,鼓勵重點行業工業企業成立軟件公司,整合行業資源,聚力攻關工業軟件;加快培育工業互聯網平臺、工業APP等新型工業軟件;把握開源軟件發展趨勢,應用開源模式構建工業軟件協同創新生態,加速孵化工業軟件開源項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