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颐和园博物馆的玉器厅,是以乾隆玉为主题的。您瞧这块光滑的和田青玉籽料,上题乾隆御制诗,您在别处可是难得一见,显然,乾隆是非常喜欢这件青玉籽料的摆件。

众所周知,乾隆非常喜欢题诗,光他咏玉的诗,据不完全统计就有800余篇。在乾隆时期,在玉器上着有乾隆皇帝的御制诗,也是玉器的一大特点。

实际上,在玉石上刻字并非易事,稍有不慎就前功尽弃。为此,乾隆专门在宫中供养了一批技术高超的刻字师傅,他们平均每天一个人只能刻两到三个字,酬劳却比普通工匠高出一倍。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诗句,会让乾隆想到要把它雕刻到玉石上呢?

答案就是——反韦应物《采玉行》即用其韵的二首诗。这诗大体的意思就是说,因为韦应物也写了一首《采玉行》,他在里边表达了玉工对于采玉生活的痛苦感触,但乾隆对这件事情存有不同看法。他认为,正因为这种采玉的工作,才改变了这些人的生活,提供了他们的经济来源。

据清宫史料记载,这件青玉籽料原来是陈设于颐和园的仁寿殿。这件籽料,还有一段文物保护的传奇经历。它参与并见证了上世纪三十年代至五十年代大批文物的“南迁北返”。当时作为颐和园第三批南迁文物之一,随故宫的第五批南迁文物一同南下,1951年重新回归颐和园。

像乾隆这样痴迷于玉,并把宫廷玉作为一种文化推向极致的,可以说是千古一帝,所以乾隆也有一个雅号叫“玉痴皇帝”,他不仅亲自参与选料、制作,还以玉赐名于皇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