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方深夜召見日本大使“嚴正交涉”,專家:日本一些人沉溺在殖民舊夢中,將臺灣看作“自家後院”

【環球時報記者 邢曉婧 張 卉 劉彩玉  環球時報駐日本特派記者 嶽林煒】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華春瑩1日晚緊急約見日本駐華大使垂秀夫,就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發表涉華錯誤言論提出嚴正交涉。當天上午,安倍通過視頻參加臺灣一個論壇時,妄稱“‘臺灣有事’即日本有事”,也可以說是 “日美同盟有事”。然而,日本官方卻以安倍是離開政府的人士爲藉口,拒絕就該事件作詳細說明。安倍目前“在野”,但他是日本執政的自民黨黨內最大派閥的會長。卸任首相以來,安倍通過參拜靖國神社及在一系列涉華問題上發言挑釁,賺足曝光度,其背後是一名政客不甘心遠離權力中心、想持續發揮影響力的政治算計。多位中國學者2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就日本前領導人涉華言論約見現任日本駐華大使極爲罕見,有跡象表明,岸田文雄內閣對安倍的發言應該是知情且默許的。

日方狡辯

“在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聲稱如果中國大陸攻擊臺灣,日本和美國都不會袖手旁觀後,中國外交部於週三‘緊急約見’駐北京日本大使。”據路透社2日報道,根據中國外交部的聲明,外交部部長助理華春瑩稱安倍的言論“錯誤”,且嚴重違反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和中日四個政治文件原則。華春瑩說,安倍的言論“公然挑釁中國主權,悍然爲‘臺獨’勢力撐腰,中方對此堅決反對”。

據中國外交部網站消息,華春瑩還表示,中方強烈敦促日方深刻反省歷史,汲取歷史教訓,不得以任何形式損害中國主權,不得向“臺獨”勢力發出任何錯誤信號,不要低估中國人民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強決心、堅定意志和強大能力,不要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否則必將玩火自焚。垂秀夫表示重視中方交涉,允即報告本國政府。

2日,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表示,安倍晉三罔顧事實、顛倒黑白,妄圖挑戰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結果,妄圖挑戰二戰以後確立的國際秩序,令人震驚。他在臺灣問題上鼓吹遏華、慫恿“臺獨”的論調反映出他在歷史問題、涉臺問題上固守錯誤立場、不思悔改、不斷滑向危險方向,國際社會必須高度警惕。

今年4月,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吳江浩曾召見垂秀夫,就日本政府決定以海洋排放方式處置福島核電站事故廢水提出嚴正交涉。此次就安倍涉華錯誤言論深夜緊急約見垂秀夫,是岸田文雄上臺後第一次。

《環球時報》記者注意到,日本各大媒體2日紛紛對中方緊急約見日本大使進行了報道。“昨晚在北京,中方向垂秀夫大使提出交涉,”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松野博一2日在記者會上說,垂秀夫表示,日本政府對於離開政府人士的發言沒有責任一一作出說明,對於日本國內關於臺灣的狀況存在這樣的想法,中方有必要給予理解。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項昊宇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安倍晉三的言論是極爲惡劣的挑釁行爲。作爲前首相,他清楚臺灣問題的敏感性和日方政策,卻公然發表違背日本政府基本立場的錯誤言論。他不僅向臺當局釋放錯誤信號,也向日本國內和國際社會傳遞危險信息。其後果是,不僅助長“臺獨”囂張氣焰,讓島內一些人誤判形勢,也會將中日關係和日本自身國家安全置於危險境地。

岸田默許?

安倍近來頻頻在涉華問題上挑釁。就在11月29日,他聲稱“中國增加軍費,試圖單方面改變南海、東海、釣魚島及臺灣的現狀”。據日媒報道,這次講話,安倍長篇大論自誇“安倍經濟學”的成果,讓在場聽衆“目瞪口呆”。日媒稱,這是他不甘遠離政治權力中心的焦慮和“戒斷”反應。

有分析認爲,安倍與“臺獨”勢力互相勾連利用,明顯有提高曝光度、擴大政治影響力的意圖。上個月11日,安倍成爲“清和政策研究會”會長,這是自民黨內最大的派閥。但《日刊現代》等日媒稱,清和會有“安倍系”和“福田系”兩大勢力,安倍未能全面掌控。18日的第一次派閥全體會議,安倍沒有出席,相關人士表示,有人擔心他的身體,“但總覺得就任會長沒有想象的那麼受歡迎”。

據臺媒報道,臺灣學者蔡增家認爲,安倍1日的言論表面看是對中國大陸和臺灣而說,其實是說給岸田文雄內閣聽的。前不久,媒體報道安倍計劃明年訪臺,日本《每日新潮》稱,不少人認爲他的目的是牽制被認爲“親中”的岸田文雄和外相林芳正。

臺灣日本研究院理事長李世暉認爲,如果安倍訴諸內部政治鬥爭,很容易引發國內反彈,讓自民黨或他本人成爲目標,而選擇強硬抗中這個“制高點”,不僅能牽制岸田政府,也有利於他的修憲目標。李世暉說,安倍這次講話一直“把美國拉進來”,他可能獲得某種程度的授權,向外界傳遞信息。如果沒有獲得授權,那麼他是想拉着美國影響岸田政府的對臺政策。

上海外國語大學日本研究中心主任廉德瑰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安倍11月30日曾拜訪岸田文雄,二人會談約20分鐘。次日,安倍發表涉臺錯誤言論。種種跡象表明,岸田內閣對此應該是知情且默許的。此番言論藉由安倍“說出”可以給頻繁打“臺灣牌”的美國以交代。此外,《環球時報》記者通過相關渠道獲悉,日方對此或早有預謀,與其精心設計“中國威脅論”、挑釁中國的外交佈局環環相扣。

舊夢難醒

項昊宇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安倍晉三發表涉華錯誤言論,本質上是日本右翼錯誤歷史觀的反映,日本一些人還沉溺在過去殖民統治時期的舊夢中不能自拔,將臺灣看作“自家後院”。一些人認爲“臺海發生戰爭衝突必然會波及日本國土”,或是有“被害妄想”,或是別有用心。

項昊宇說,安倍渲染臺海緊張、煽動對立還有特殊的政治目的,即爲推動修憲強軍造勢。岸田文雄曾公開表示,希望儘快修憲,把日本變成一個“常規國家”。在此前結束的衆議院選舉中,對修憲持積極態度的勢力議席數超過總數的2/3,足以啓動修憲程序。

據《日本經濟新聞》1日報道,日本計劃投入約1000億日元(合56.43億元人民幣),將本國巡航導彈射程提升到1000公里以上。文章稱,日方此舉可能損害日中經濟關係,中韓都可能反對日方計劃,但日本政府認爲這能加強自身反擊能力。數天前,岸田文雄在檢閱自衛隊時稱,日本將考慮“對敵方基地實施先發制人打擊的能力”。

另據日媒報道,圍繞2022年度日本政府預算案,自民黨彙總反映該黨基本方針的“預算編制大綱”,考慮在大綱中首次提及臺灣,宣稱中國大陸在臺灣附近的軍事活動“急劇活躍”,日本的安保環境“更加嚴峻”,要求增加防衛費強化所謂“防衛力”。

法新社2日評論稱,本週早些時候,五角大樓公佈針對中國強化軍力部署和軍事基地的計劃,升級擴大在關島和澳大利亞的軍事設施。由於北京和華盛頓之間的關係高度緊張,中美都是日本重要的貿易伙伴,日本在這兩個世界大國之間處於艱難的位置。但這個美國的重要盟友對中國的“海上擴張”和軍事建設越來越直言不諱。

清華大學國際關係學系教授劉江永對《環球時報》記者說,目前來看,岸田內閣沒有擺脫安倍晉三的影響。雖然岸田文雄在經濟上提出自己的理念,但在內政外交方面依然延續安倍時期的路線。值得注意的是,岸田文雄曾在安倍內閣中擔任近5年的外務大臣,本身就是決策者之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