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證券日報

原標題:12家券商把脈2022年A股趨勢:看好消費、新能源、科技製造等板塊

2021年即將收官,在歲末之際,券商的研究團隊緊鑼密鼓的召開投資策略會,2022年A股走勢將會如何、投資如何配置?中信證券等12家券商給出了自己的研判。與往年A股策略不同,2022年A股策略不再是“羣牛狂舞”,截至目前,各券商策略中的關鍵詞沒有涉及“牛”。

總體來看,今年各家券商投資策略的關鍵詞都各有特色,中信證券、中信建投均提及了“藍籌”,還有不少券商略帶感慨,使用如從喧囂到平淡、藏鋒待時、否極泰來、潮落見鯨遊、潮漲潮落等關鍵詞。同時,對於投資時段、投資策略、行業配置等,各家券商都有獨到見解,分歧也逐漸凸顯。

走勢研判現分歧

先揚後抑與先抑後揚

對於明年的A股趨勢,券商分歧較大。部分券商給出的觀點是大盤走勢將先揚後抑,上半年機會較多;還有部分券商則持有相反意見,認爲A股前穩後高,破局將在下半年;而保持震盪,也是不少券商給出的走勢預測。

中信證券認爲,2022年A股運行將分爲兩個階段,上半年機會較多,下半年相對平淡。上半年政策重心在穩增長,建議聚焦優質藍籌崛起;下半年政策迴歸常態,建議聚焦相對景氣的板塊。

方正證券與中信證券的觀點不謀而合,其認爲,2022年大盤走勢爲先揚後抑,波動幅度遠超2021年,結構行情爲主,系統行情爲輔,一季度題材爲主、藍籌爲輔,二季度藍籌爲主、題材低迷,下半年機會較低。“防通縮”的貨幣政策將繼續釋放,推動實體經濟加大投資力度,貨幣政策釋放、全面註冊制改革及促進出口的“三維度”,是2022年A股市場上半年上漲行情的邏輯,美聯儲下半年有望加息及A股歷史運行規律,或是造成2022年A股市場下半年回調的原因。

市場的波動將會有所收斂,光大證券認爲,預計2022年指數將震盪偏弱。節奏上市場可能會跟隨政策波動,預計將前高後低。考慮到政策可能會出現前置,今年四季度以及明年春節前後的市場躁動仍值得把握。

而招商證券、國泰君安給出的預測與中信證券、方正證券、光大證券恰好相反。招商證券認爲,2022年A股前穩後高,類似“√”,三季度迎來新上行週期的起點。如果按照三年半40個月左右的信貸週期,6月份至7月份附近新增社融可能會再度轉正,則三季度前後A股將會迎來新一輪盈利增速上行週期。

國泰君安則直接給出點位預測區間,其認爲,上證指數將在3300點至3700點區間震盪,破局在2022下半年。2022上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前後,政策不確定性階段性下降,春季躁動有望接棒跨年行情。但春季躁動行情之後,經濟下行和盈利壓力將進一步凸顯,同時寬鬆政策預計將比過去具有更強的定力與剋制,因此市場上升勢能或將受到短暫約束,預計將重回區間震盪格局。2022下半年,伴隨經濟緩步走出壓力區以及經濟政策不確定性的下降,預計市場將逐步回溫。

華泰證券也看多2022年A股,認爲後三個季度行情或更紮實。

還有部分券商站隊A股“震盪小組”。中信建投認爲,整體而言,2022年市場與2021年市場表現類似,呈現出寬幅震盪的格局。景氣程度表現優秀的行業將表現優異。

信達證券認爲2022年A股將會表現爲V形大震盪,波折大,但結局尚可。由於估值合理,投資者結構中機構投資者比例大幅提升,消費和成長行業佔比提升,由於ROE下降,股市在2022年或會有一至兩個季度集中下跌,年底還能收回大部分跌幅,類似美股在ROE下降期的表現。

中金公司則預計隨着總需求的回落、供需矛盾的緩解,中國宏觀可能將呈現“脹緩滯存、政策趨松”的特徵,成爲2022年中國資產配置的主邏輯。對從當前到2022年年底的中國股市持中性偏積極的觀點,重在依據市場主要矛盾變化把握階段性和結構性的機遇。

普遍認爲優質藍籌股

成長股值得重點配置

2022年,如何選股?

雖說2021年上證指數仍在3字頭徘徊,但在結構性行情下,個股表現精彩紛呈。相較於上述券商的2022年A股大勢研判,方正證券表示,“跌出來的機會,漲出來的風險”的投資理念左右着投資方式,即仍爲“交易型”市場爲主,市場風險偏好仍較低,擇股重於擇勢。

配置方面,2022年,券商們普遍看好消費、新能源、科技製造等板塊。市場風格方面,券商則普遍看好藍籌股和成長股。

中信證券認爲,2022年無論是在上半年穩增長還是下半年常態化的政策環境下,優質藍籌股都值得重點配置,其是貫穿全年的投資主線。行業屬性上,無論是上半年的優質藍籌股崛起,還是下半年的相對景氣板塊,消費都將全年佔優。

中信建投從經濟矛盾分析中指出:電網投資、儲能投資、光伏和風電等清潔能源是第一條主線;創新藥、家電傢俱、迴歸製造業的地產等共同富裕方向是第二條主線;國防軍工、工業母機、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等高端裝備製造行業是2022年的第三條主線。從市場風格來看,2022年藍籌股和成長股均會有優異表現。

中金公司則建議A股投資者關注三條主線:一是,高景氣、中國有競爭力的製造成長賽道,包括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新能源以及科技硬件半導體等;二是,中下游股價調整相對充分、中長期前景依然明朗的偏消費類的領域,如農林牧漁、醫藥、食品飲料、互聯網與娛樂、汽車及零部件、家電、輕工家居等;三是,當前到未來一到兩個季度,可能受中國穩增長政策預期支持的板塊。

光大證券預計市場投資主線將出現方向性變化,整體風格將轉向偏穩健的板塊,三條主線值得關注:一是,重新迴歸的消費行情。二是,穩增長的結構性行情。三是,北交所帶來的投資機會。

國泰君安則認爲在不確定性中尋找確定,市場風格將從盈利彈性轉向更加強調確定性,而確定性來自消費和科技製造板塊。優選2022年盈利高確定性的消費和科技製造,關注景氣延續與景氣反轉兩條盈利主線。

華泰證券則在結合全板塊的業績剪刀差、籌碼分佈、供給側變化對比之下,預計明年高端製造板塊總體佔優、大衆消費有困境反轉機會。行業配置以儲能電力爲盾、以硅基需求爲矛。

不過,對於大多數券商看好的消費,浙商證券則持有不同意見,其認爲,結合宏觀環境和產業趨勢,以2個季度至3個季度來看,市場主線在科技成長,消費僅是修復非反轉,具體到產業線索,戰略重視半導體引領科創板牛市,積極佈局國防裝備,新能源鏈走向分化。

公募、私募將繼續引領增量

2022年,增量資金在何處?

近年來,在“房住不炒”等政策推動下,居民財富積累和配置結構改變,逐步向金融資產傾斜,券商認爲公募基金等機構成爲居民配置A股的重要渠道。

中信證券認爲,與今年春節至今“短錢”驅動市場快速輪動不同,2022年以機構爲主的“長錢”定價權將明顯增強,其中除了公募基金繼續保持較高規模淨流入外,外資、保險等長期資金淨流入量相對2021年明顯增加。

其中,公募銷售渠道轉型財富管理,在頭部權益類產品的發行上依然積極,預計全年淨流入8500億元;海外權益基金在A股配置依然偏低,在人民幣匯率穩定以及沒有新的指數納入前提下,預計北上資金仍會增配A股,淨流入4000億元;資管新規過渡期結束,銀行理財資金加速向理財子公司轉移,間接提高權益配置比例,預計理財子公司權益淨流入3000億元;險資投向權益的比重回升,保費總體穩定增長,預計帶來資金淨流入2000億元;另外,私募和遊資等偏短期資金淨流入量顯著下滑,預計規模在3500億元左右,相比2021年的8000億元明顯回落。

公募基金仍將是居民配置A股的重要渠道,中金公司結合市場熱度判斷,2022年股票型和混合型公募基金對A股增量資金貢獻可能在0.9萬億元至1.2萬億元;海外資金全年淨流入A股規模可能在2000億元至4000億元左右;私募基金對市場的資金增量貢獻可能在0.5萬億元至1萬億元左右。

國盛證券認爲機構化之路走向縱深,房地產稅試點改革落地,居民財富入市趨勢強化,專業機構投研優勢凸顯,是引流居民財富的主力;國際化有望再進一步,外資“水往低處流”邏輯不變;公募+私募繼續引領增量,險資、理財子公司等“長錢”佔比趨升。總體看,明年資金面預計整體保持充裕。

從私募角度來看,興業證券表示,市場結構性行情疊加中小盤風格崛起,今年私募平均收益率跑贏公募。展望明年,私募挖掘結構性機會、尋找小黑馬能力突出,在居民資金入市大背景下,私募有望繼續保持大幅流入,進一步強化從龍頭到小巨人的轉變。

不過,招商證券也認爲,進入到2022年,隨着增量資金趨於平穩。經濟整體景氣度有所下行,局部板塊行情的幅度將會逐漸降低,體現爲從喧囂到平淡的特徵。雖然“房住不炒”深入人心,居民資金還在穩定的流入市場,但是沒有金融系統整體流動性的支撐,穩定的增量資金在70萬億元體量的流通市值面前,能夠“濺起”的水花相對越來越小,A股就會逐漸進入一個相對平淡的時間,等待新的流動性改善的窗口到來。

當前,更多地券商投資策略還在陸續出爐,觀點也呈現出百家爭鳴的局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