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上海,編輯 宋子喬)訊,近期上海至歐美航線載運率繼續保持接近滿載水平,運價處於高位,並有現繼續走高的跡象。

數據顯示,本週(11月29日-12月3日)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CCFI,反映集運公司結算價格)環比持平,上海出口集裝箱指數(SCFI,反映集運和貨代公司訂艙價格)環比上漲2.7%(見下圖)。波羅的海貨櫃運價指數(FBX,反映貨代結算價格)自9月高點下降約15%,而在本週環比上漲0.08%。

另一方面,長期海運合同的運費還在持續大幅上漲。根據航運數據諮詢公司Xeneta發佈的報告, 11月份,全球長期海運合同的平均價格上漲了16%,同比累計上漲了121%。

Xeneta首席執行官Patrik Berglund指出,持續的高需求、最大化的貨運量、依舊擁堵的港口、不斷變化的消費者習慣以及普遍存在的供應鏈中斷現象所共同形成的完美風暴,正在推動航運費用激增,我們此前從未見過這樣的情況。”

2020年Q4以來,亞洲-北美航線貨量“意外”持續高增長,且美國港口與內陸供應鏈產能彈性有限,導致集運運價飆升數倍至創歷史記錄,但2021年Q3傳統旺季美線貨量環比回落,部分或源於美西港口擁堵加劇。

價格是反映供需基本面最靈敏的信號,國泰君安分析師鄭武近日發佈研報稱,三季度整體貨量增漲20%,低於二季度。根據CTS網站統計的亞洲出貨量數據,9月貨量增長僅爲短期上升,估算10月貨量將回落,且10月美國從中國進口金額亦環比下跌。考慮到過去兩個月集運貨代報價回落近兩成,以及北美航空貨量增速回落,建議警惕需求拐點風險。

然而,國海證券分析師樊磊反駁稱,航運價格的下跌並不代表出口規模將在短期內走弱,一方面,價格的下跌主要體現在二級市場上,在集裝箱貨運的一級市場中,船運公司和他們的直接代理(一級貨代)的報價仍然堅挺,仍然大幅高於疫情前的水平,海運市場的需求端仍整體保持強勢。另一方面,自9月以來,全球航運的供給狀況逐步改善並對出口構成一定支撐,市場對於這一改善將持續的預期,是船運二級市場貨代下調價格的重要原因。

最新數據顯示,反映運價的相關指數持續上漲,從側面印證了集運需求仍然保持旺盛。招商證券分析師蘇寶亮11月28日發佈研報稱,港口擁堵現象仍未緩解,集運運輸需求處於高位。

另外, “奧密克戎”新毒株的出現加劇了全球經濟復甦的擔憂,有業內人士認爲,疫情會利多運價,短期內高運價或仍將持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