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加強檢測 讓羣衆喫上“放心糧”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加強檢測 讓羣衆喫上“放心糧”

上一期節目,我們說到了怎麼“科學喫飯”的問題。老話說“病從口入”,喫得科學均衡那是很重要的,但是喫得安全那是最重要的,好在咱們“舌尖上的安全”有衆多的科研人員保駕護航。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科學研究院、糧油質量安全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郭寶元:我們‍‍很多時候會去關注‍‍人工施用的這種污染物,比如農藥殘留,實際上‍‍糧油質量安全裏面,受環境影響,它產生的真菌毒素,也是影響糧食質量安全的關鍵因素。

咱舉個例子,雨雪霧霜露,常見的天氣現象,但是持續時間長了,就可能引起儲存的糧食發黴變質,這就有了真菌污染的風險。這時候,咱們的糧食主管部門就會通過監測,及時發佈預警,通知企業或者農戶趕緊採取措施,比方說翻堆降溫、通風降溼等辦法來降低真菌污染的風險。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科學研究院、糧油質量安全研究所研究實習員 蔡娣:這是針對糧食中真菌毒素等污染物多發易發,我們採集的玉米主產區的原糧,這個都是從農戶家裏採集到的,主要是來自東北四省,還有河南、山東這些糧食主產區。這邊是‍‍我們從全國24家示範糧庫中收集的小麥的樣品,這個主要是我們監測它儲存過程中真菌毒素的發展情況。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科學研究院、糧油質量安全研究所研究實習員 田巍:像這些就是從糧食中分離出來的一些產真菌毒素的代表性菌株,比如禾穀鐮刀菌和假禾穀鐮刀菌等。

一般情況下,檢驗人員發現問題之後會逐級反饋,並通過信息預警系統向糧食收儲企業發佈預警,從源頭上對糧食質量安全進行把關。目前,我們國家有着嚴格完備的糧食質量檢測體系,國家糧食部門歸口管理的糧食標準多達650項,覆蓋糧食收購、儲存、加工、銷售等各個環節,給咱老百姓守住了“舌尖上的安全”。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科學研究院、糧油質量安全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郭寶元:一方面我們‍‍購買這種糧油‍‍產品,我們儘量選擇比較大的渠道‍‍來購買,比如說大型的商場、大型的超市、大型的集貿市場,它這些也是有‍‍監管體系的,大家也可以放心大膽地去選用我們市場上正規渠道的糧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