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高级记者 邹娟

商标、著作权、地理标志等知识产权统一管理体制和综合执法,推出专利快速预审等创新举措强化“快保护”和“严保护”……

12月1日,《上海市浦东新区建立高水平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若干规定》(下称《若干规定》)正式施行,这是今年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依据浦东新区改革创新实践制定的第一批浦东新区法规之一。

12月7日,浦东新区深度解读这一规定。

首先, 《若干规定》对接国际,接轨国际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和要求。比如,优化侵权举证责任的规定,将法律规定的只适用于诉讼程序的著作权、商业秘密举证责任转移规则变通为适用于行政执法程序。规范商标申请注册行为,提高恶意申请商标行为的处罚幅度,比如,恶意申请人无违法所得的,处罚幅度最高较原来提高了3倍。

其次,承压测试,承接国家知识产权局有关改革试点。先行先试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在制定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相关规定,明确违反地理标志保护的五种情形,在地方立法上,首创地理标志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协助配合国家知识产权局开展集成电路布图设计行政执法,开展专利复审无效案件优先审查、专利无效案件远程视频审理等快速确权服务。今年7月,中国(浦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成为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无效案件多模式审理试点首批单位,8月,在浦东开展了全国首次审理庭点对点远程审理。探索完善行政确权与侵权判定衔接机制,推进专利确权案件与行政裁决案件联合审理。

再次,独树一帜,打造浦东特色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固化浦东先行先试经验,明确浦东法院“三合一”的审判机制、检察院“四合一”集中管理模式。创造性贯彻中央《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中“推广利用调解方式快速解决纠纷”要求,创制履行调解协议后处罚适当减免的特别规定,促进知识产权纠纷快速解决。聚焦浦东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国内首创对会展活动举办方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明确未履行保护义务的会展活动举办单位的法律责任,探索破解会展活动知识产权保护难问题。推行专家陪审员制度,针对知识产权案件专业性、技术性要求较高的特点,遴选专家担任人民陪审员。支持浦东法院深化“书状先行”庭审模式,提升案件审理效率。支持浦东检察院在地理标志、集体商标、药品专利等涉及公共利益的知识产权领域探索开展公益诉讼。

浦东新区知识产权保护首创举措

新增试点

1、 开展集成电路布图设计行政执法

2、 开展专利复审无效案件优先审查、专利无效案件远程视频审理等快速确权服务,推进专利确权案件与行政裁决案件联合审理

现行法律变通

1、 将法律规定的只适用于诉讼程序的著作权、商业秘密举证责任转移制度变通为适用于行政执法程序

2、 提高恶意申请商标行为的处罚幅度

3、 对商业秘密领域权利人、涉嫌侵权人的证明责任,商业秘密载体和相关产品的处理作变通

4、 惩罚性赔偿上限从500万提高至1000万,创设专利重复侵权行为的行政处罚

5、 落实调解优先原则,创制履行调解协议后处罚适当减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