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唯晨
人生在世,與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在所難免。想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單純地與別人打交道,根本就沒有可能做到。
老話說,寧可不識字,不可不識人。
從古至今,在人際交往中,識人都是一項值得深刻研究的學問。
生活中,幾乎每個人都在戴着面具示人,如果你只是單純地通過面部表情去判斷一個人的喜怒哀樂,那麼所得出的結論往往會大錯特錯。
成長靠的是經歷,成熟拼的是閱歷。
想要看懂一個人,就要先看透他的閱歷。一個人所走過的路和曾經的經歷,都會深深地刻在骨子裏。
閱歷深的人根本藏不住,一開口便能看出來。

01大智若愚,看起來不太聰明

在我們的生活中,往往會用智商高低和情商高低來定義一個人的聰明與否。
這些“商”的高低不僅會滲透到生活的細枝末節中,還會通過個人的反應能力以及講話的凌厲程度去考量。
而事實上大多數人在具象化聰明的時候,卻將古人的“大智若愚”一詞拋之腦後。
聰明並非一定會人盡皆知。人盡皆知的聰明多半爲小聰明,真正的大智慧總會展示給人一種看起來不太聰明的樣子。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在別人眼中聰明能幹,所以纔會拼命地反駁別人對自己的否定。而更多的時候反駁往往無效。
閱歷深的人表面幼稚但內心清醒,看透一切卻又能做到風輕雲淡。
任何時候都不要小瞧了身邊那個看似鬆散的人。

02邊界感強,任何狀況都不逾矩

不逾矩是一個人閱歷的體現。
人生從來都是一個飽經滄桑被磨礪的過程。春去秋來,我們攔截不住時光更留不下歲月。
老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想要維繫一段好的關係,離不開的是邊界感。
這世上每個人都有隱私和短處,誰都不希望自己的問題被暴露在大庭廣衆之下。關係再好都不要去試探對方的底線,這樣只會討人嫌,令人心生怨。
有閱歷的人不會說過分的話,不會做過激的事,更不會隨意揭別人的短處。
古人有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每個人都有從內心深處抗拒的事情,關於別人的事,在發表任何言論之前都要先換位思考共情一番。
邊界感不會造成人與人之間的隔閡,反而會促進感情的良好發展。

03情緒飽滿,不會輕易產生波動

生活中,因爲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而發生的悲劇實在太多。
或許會有人認爲一個人的脾氣與生俱來,情緒的好壞根本無法控制。其實這種想法的出現就表明當事人內心深處處於逃避狀態。
對於正常人而言,所有的情緒都可以被控制。社會閱歷越深的人,對自身情緒的掌控越流暢。
他們能夠讓自己的情緒時刻處於飽滿的狀態,且不會輕易產生波動。
一個人的閱歷越深越能忍耐,因爲他們明白有些事情能忍則忍,就算失去眼下的利益,只要能夠保證最後的順遂便是值得的。
要知道,爲了逞一時英雄而招來橫禍,實在不是明智之舉。

04成熟穩重,表達清晰談吐不凡

成熟和穩重並非來自於年齡,心靈的成熟和年齡並沒有太大關係,它取決於一個人的閱歷。
一個成熟的人往往具備很強的自制力。遇事冷靜,處事穩重,表達清晰,談吐不凡。
我們大多數人都用盡了全力,才過上平凡的一生。人生本就平淡,不必去追求轟轟烈烈。
這世上的每個人都會經歷許多事情,若總是驚慌失措,難免會在事過之後不斷自責。
閱歷越深的人,越表現得成熟且穩重,他們說出的每一句話都飽含哲理,但做的每一件事都平凡且普通。
那個不斷強調人生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人,其實心裏明白所謂詩和遠方,不過是讓自己接受眼前平淡的一種手段。

05溫柔包容,總用良言暖人心

人只有在徹底看清自己的時候,纔會發現原來自己有一身的缺點。
或許會有人覺得溫柔只是一種性格,而事實上溫柔是一份閱歷。
要知道,一個人走過的路,看過的風景和讀過的書,都藏在他的氣質裏,時間越久越明顯。
老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那個閱歷深的人總會表現得比其他人更加成熟,他們從來都遵循的說話方式是,批評的話再三斟酌,讚美的話脫口而出。
溫柔且包容是一個人閱盡生活之後的善良。
但凡上了點年紀的人都能設身處地的去體會他人生活的不易。這種善解人意其實和年齡並沒有太大的關係,只是通常情況下年齡越大的人閱歷越廣。
閱盡千帆之後的人,並不會在情感上蒼白無力,而是具備了同生活言和的能力。


作者簡介:唯晨,自由撰稿人。熱愛文學,對詩詞及文學作品有一定的瞭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