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花錢購買路由器、體脂秤等電子產品後,只要註冊聯璧金融APP、華夏萬家金服APP就可以全額返還購買款,這樣的“騙局”你遇到過嗎?

據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簡稱上海一中院),2021年12月8日上午,非法集資830餘億元,造成110餘萬名被害人損失共計人民幣120餘億元的詐騙大案宣判。資本玩家、原A股上市公司慧球科技(現名“天下秀”)的實際控制人顧國平以集資詐騙罪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公開資料顯示,聯璧金融成立於2012年,曾與錢寶網、雅堂金融、唐小僧被坊間合稱爲“四大高返利平臺”,部分投資標年化收益率可高達36%。

830億非法集資詐騙案宣判

12月8日上午,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法院”)對相關案件進行了公開宣判,其中的關鍵人物——顧國平以集資詐騙罪被判處無期徒刑。

據法院審理查明,2015年1月,顧國平實際控制上海聯璧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璧公司”)。同年7月,顧國平要求被告人儂錦在聯璧公司組建金融團隊、開發聯璧金融APP線上平臺等進行非法集資。

爲了擴大聯璧金融APP的客戶數量,顧國平利用其實際經營的上海斐訊數據通信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斐訊公司”),與聯璧公司推出購買路由器等電子產品並在線註冊聯璧金融APP會員,可獲聯璧公司全額返還購買款的“0元購”營銷活動。

簡單來說,如果消費者購買了路由器等電子產品,但在註冊聯璧金融APP會員後,可以全額返還電子產品的購買款。

不過,在吸引社會公衆註冊後,聯璧金融APP線上平臺發佈以顧國平實際控制的空殼公司的虛假資產包、定向委託投資項目爲標的的各類理財產品,以高額利息回報及承諾保本付息爲誘餌,誘騙社會公衆投資購買。

除了顧國平外,儂錦、陳雨、朱軍、王晶晶、張冀敏分別參與了公司管理、產品設計、資金調配、系統維護等行爲。至案發,共造成90.86萬餘名被害人實際經濟損失99.71億餘元。

另外,從2017年9月起,被告人顧國平擅自以斐訊公司的名義,與其實際控制的華夏萬家(北京)金融服務外包有限公司合作推出購買上海斐訊公司體脂秤等產品,並在線註冊華夏萬家金服APP可獲全額返還購買款的“0元購”營銷活動。

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表示,顧國平等人採用前述類似手段誘騙社會公衆在華夏萬家金服APP上購買理財產品,非法募集資金,並指使被告人朱軍套取、佔用。至案發,共造成19.42萬餘名被害人實際經濟損失26.02億餘元。

上述兩項,共造成110萬餘名被害人實際經濟損失125.73億餘元。

12月8日上午,法院依法公開宣判該案,對顧國平以集資詐騙罪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對儂錦、陳雨、朱軍、王晶晶、張冀敏以集資詐騙罪分別判處有期徒刑十五年至十年不等的刑罰,並處沒收個人財產五百萬元至六十萬元。

公開資料顯示,聯璧金融成立於2012年,曾與錢寶網、雅堂金融、唐小僧被坊間合稱爲“四大高返利平臺”,部分投資標年化收益率可高達36%。P2P行業爆雷潮下。2018年6月,警方對聯璧金融涉嫌非法吸收公衆存款罪進行立案,顧國平等一干責任人很快被控制。

今年2月4日至5日,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對顧國平、儂錦、陳雨、朱軍、王晶晶、張冀敏集資詐騙案一審公開開庭審理。

經審計,顧國平等人通過“聯璧金融”“華夏萬家金服”平臺非法集資共計人民幣830餘億元,造成110餘萬名被害人損失共計人民幣120餘億元。集資錢款被用於兌付投資人本息,支付運營費用、貨款及歸還債務等。

事隔十月後審判結果如期而至。

顧國平集資詐騙的

百億資金究竟用到了何處?

這或與其已經破滅的A股資本幻夢息息相關。

顧國平出生於1977年,上海松江人。

據瞭解,顧國平早年靠幫人攢機(組裝電腦)、賣電腦配件攢下第一桶金,並在2008年創立上海斐訊,生產銷售交換機、手機、路由器等通信設備。

在隨後的幾年中,上海斐訊發展迅猛,2014年營業收入已經接近百億元,淨利潤高達9億元,獲得“小華爲”的美稱。

也是在這一年,顧國平開始籌謀將上海斐訊併入上市公司慧球科技(後被其他資本重組爲現在的“天下秀”),以實現借殼上市,財富巨幅增值。

2016年1月,慧球科技披露顧國平已成爲該公司實際控制人,共持有8.79%股權。同年,慧球科技股價大跌,致使顧國平爲入主上市公司動用槓桿的資管計劃爆倉,不得不出讓部分股權給另一資本玩家鮮言,以換得共計8億元的救命資金。但此後,雙方爲奪慧球科技控制權反目成仇,最終,由鮮言操縱的“1001項議案”引爆輿論,二人兩敗俱傷、雙雙出局,顧國平被證監會處以終身證券市場禁入處罰。

顧國平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該次在資本市場的失利耗光了他當時所有的籌碼。“幾乎所有東西都賣完了。”顧國平說,2016年,他已將包括股權、房產等共出售28億元用於償還債務,並且失去了對上海斐訊的控制權。

他還曾透露,及至2018年,已“不在上海斐訊擔任董事、監事或高管的職務”,“只抓第一線的產品、研發,其餘涉及管理和決策的事項、流程均不參與”。

但顧國平的資本野心並未完結。

2017年11月,上海炳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炳通”)舉牌上市公司綠庭投資(現名“*ST綠庭”),被市場視爲顧國平的一次曲線舉牌。

當年12月,綠庭投資公告信息顯示,該次舉牌的資金來源由兩部分組成,分別爲向上海康斐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康斐”)借款的3億元,以及通過融資融券賬戶融資的1.5億元。

針對此次舉牌,綠庭投資還收到了上交所的問詢,上交所要求公司就“媒體報道涉及上海康斐有關的多個主體和顧國平及多位ST慧球前任董監高,如顧雲鋒、顧建華、潘大明、董雪蓮等,前述自然人均被證監會處罰,且顧國平被認定爲證券市場禁入。請上海炳通、上海康斐覈實並詳細披露,與媒體報道相關主體及自然人的關係,顧國平及上述自然人是否通過一定方式主導本次增持”進行說明。

上海炳通與上海康斐均表示,不存在顧國平及上述自然人主導本次增持的情形。但啓信寶股權穿透信息顯示,上海康斐正是上海斐訊的孫公司,顧國平及其在上海斐訊的 “老部下”是上海康斐的間接持股股東。

及至2018年,P2P行業爆雷潮迭起,顧國平終於走向“絕境”。根據此前警方公告,2018年6月21日,上海市公安局松江分局根據羣衆舉報,對上海聯璧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衆存款案立案偵查,該司法定代表人儂錦於6月20日凌晨出逃境外,並於當年8月在國外被捕歸案,同時顧國平等人也一併落網。

“0元購”陷阱

斐訊路由器“0元購”活動的興起,幾乎與顧國平資管計劃爆倉等接連失利的事件同步發生。不少投資者猜測,顧國平一面撇清與上海斐訊的關係,另一面卻利用“0元購”向聯璧金融等P2P平臺導流,並通過平臺獲取投資者的理財資金,形成自融。

據瞭解,彼時,上海斐訊在京東等電商平臺上銷售的部分產品被打上“0元購”標籤,打上標籤的每一臺數碼產品底部都印有一串k碼。拿到k碼後,用戶在“聯璧金融”App中激活,就可以取回所有購物款,資金全部返還至“聯璧金融”APP的賬戶內。

經此一番操作,“0元購”的參與者們也就成爲了聯璧金融的用戶,加之聯璧金融提供的“理財”產品利潤豐厚,其中不少用戶進而成爲該平臺的投資者。

除了“0元購返現”+“高收益理財”的營銷模式外,在不少投資者看來,吸引其在聯璧金融購買“理財”產品的另外一大因素是上海斐訊及其背後國資的“隱形”背書。

從股東情況來看,上海斐訊與聯璧金融確實聯繫緊密。顧國平作爲聯璧金融的實際控制人,同時持有上海斐訊19.45%的股份,爲第二大股東。聯璧金融的法定代表人儂錦也是顧國平在上海斐訊的“老部下”,早年曾擔任上海斐訊銷售中心西南區總經理。

此外,上海斐訊的股東和董監高中有着不少松江國資的身影。啓信寶信息顯示,上海松江國有資產投資經營管理集團公司(下稱“松江國投”)間接持有上海斐訊大約15%的股份。上海斐訊當前的法人代表李學敏曾任松江國投總經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