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天風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劉晨明做客《時報會客廳》,與大家分享他對明年A股趨勢、投資機會等的判斷。

劉晨明認爲,由於信用擴張,相比2021年,2022年A股會有更多的資金進入,但高增長、高景氣的板塊變少了,整體機會會收縮,更加集中化、結構化。普通投資者操作難度變大。明年年中,可能出現指數性上漲機會。

對於明年的投資,他看好兩類機會,一類是“延續高景氣”的行業,包括光伏中下游、半導體材料、軍工、新能源下游零部件、汽車零部件等;另一類是可能出現“困境反轉”的行業,包括必選消費、豬週期,以及可選消費中的汽車和旅遊。

信用擴張或持續兩三個季度

央行近日決定,於12月15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對此,劉晨明認爲,降準對A股市場影響中性,關鍵看進一步動作,即降準之後銀行如何把錢發放給市場主體,發還是不發?是否有信用擴張?這些纔是最重要的。只有當信用大幅擴張的時候,也是企業部門能夠通過各種手段大量拿到便宜資金的時候,市場纔會有不錯的表現。

具體信用週期如何影響A股,劉晨明認爲,可從兩方面來理解:

一是它決定了A股的剩餘流動性水位。所謂剩餘流動性,即全社會的資金,除掉進入實體經濟的錢之外,多餘的進入金融市場的資金。剩餘流動性越多,A股表現越好。投資者主要賺兩種錢,一是估值的錢,一是企業盈利的錢。

那麼該如何判斷2022年信用週期呢?劉晨明有一個小竅門,他建議大家關注每個季度中上旬央行發佈的《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它裏面會對貨幣政策有相應的表述,如“把好貨幣供應總閘門”、“不搞大水漫灌”等,一旦這些詞在《貨幣政策執行報告》裏去掉了,這可能就意味着要開始信用擴張了。

他表示,最近一次的2021年11月19日發佈的《2021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沒有出現“把好貨幣供應總閘門”、“不搞大水漫灌”關鍵表述,因此接下來兩三個季度,應該都是信用擴張,這對於股市來說,是提升估值的過程。

二是信用週期對影響地產鏈上下游的影響,包括建材、家居、家電、金融等。如果說接下來是信用擴張週期,那麼這些板塊會否出現估值提升呢?劉晨明認爲,這個問題需要一分爲二,即信用擴張是局部性還是全局性。只有全局性的信用擴張,地產鏈才能受益。是否全面寬信用,取決於出口、製造業和就業鏈條,三季度所呈現的情況是出口超預期、帶動製造業投資連續改善、最終導致城鎮調查失業率下降,於是當前的經濟、貨幣政策暫時沒有必要“大動干戈”,因此更傾向於“地產出清”。

那麼,何時可能出現全面寬信用呢?劉晨明預計,2022年二、三季度之間,如果隨着全球疫情緩和,我國出口出現較大回落,則有望全面寬信用,屆時地產鏈相關行業纔可關注。

看好兩類投資機會

劉晨明認爲,當前可能正處於“信用收縮後期”向“信用擴張前期”過渡的階段。對應市場則沒有太大指數機會,更多是結構性機會爲主。

具體而言,他看好兩條主線的投資機會。

一個是延續高增長行業。

部分投資者擔心,今年以來高端製造(包括新能源汽車、光伏、風電、儲能等)行業增速非常快,那明年會不會降速?對此,劉晨明認爲,應該橫向對比,即如果該行業增速較去年下降,但今年仍然是全部A股中增速較快的,比如增速從50%下降至 40%,其他行業只有30%,那麼其市場表現依然可以較好。

雖然延續高增長行業仍然看好,但行業內部可能出現分化,劉晨明相對更看好不帶價格、走量的品種。他認爲,走量的企業今年沒有受益於漲價,明年跌價也就不受影響,甚至可能受益於跌價所帶來的需求增加,今年價格的上漲會影響中下游的成本,明年跌價後成本大概率會往下走,會走量。這類品種包括光伏中下游、半導體材料、軍工、新能源下游零部件、汽車零部件等。帶價格的則只有新能源上游鋰、稀土有機會。

此外,他看好軍工行業的“性價比”,軍工板塊今年有60%-80%的業績增長,但能源產業鏈太牛了,動輒100%-200%的增長,所以軍工的增長性顯得不起眼,一旦明年新能源產業鏈業績增速下滑,軍工或迎來不錯的表現機會。

另一個行業配置思路是“困境反轉”:尋找不靠政策,而是靠自身變化出現困境反轉的行業。

他認爲,PPI-CPI剪刀差收窄,意味着中上游利潤逐步向中下游轉移,必選食品取得超額收益的概率較大。受疫情影響,必選食品在2020年表現很好導致高基數,加上今年原材料上漲,成本壓力很大,必選食品今年業績報表普遍難看,所以今年以來有十幾個必選消費公司漲價。但是,隨着明年基數低,另外成本端會改善,而漲價又不會降下來,所以有望迎來困難反轉。此外,考慮每4年一個大的週期底部,2022年中生豬價格可能築底,對應養殖行業的機會。

在可選消費中,他更看好汽車和旅遊出行板塊的困境反轉。雖然傳統汽車銷量的大幅改善,目前沒有預期,但是隨着缺芯的邊際改善,傳統汽車鏈條的補庫存可能帶動板塊形成困境反轉。

過去兩年,旅遊出行板塊深受疫情影響,展望來看,隨着全球疫情恢復、新冠特效藥的預期、逐步開放國門的預期,我們可能會發現,每次國內疫情的點狀暴發可能都是旅遊出行板塊佈局的機會。但這個時間沒有辦法預計。

美聯儲加息對A股影響不大

多家國際投行預計,2022年美聯儲或加息3次。那麼,會否對A股走勢產生影響呢?

對此,劉晨明分析認爲,美股並不怕加息,最怕美國經濟衰退。如果僅僅是加息,屬於事件性衝擊,跌幅可能在8%-15%之間。但如果美國進入衰退,那對美股的影響可能是跌幅20%-30%,只有這種級別的跌幅,纔可能對A股造成一定影響。

“此外,目前中美貨幣政策錯位,我們在逐漸放鬆,美國在逐漸收縮。”因此劉晨明認爲美聯儲對A股的影響不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