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民主峰会”:盗“追求世界人民福祉”之名,行“维护美国世界霸权”之实

美国总统拜登将于2021年12月9日至10日召开首届“民主峰会”,全球共有110个国家或地区的领导人受邀。尽管美国信誓旦旦地定下了三大主题:对抗威权主义、打击贪腐以及促进对人权的尊重。但是,这场盗“追求世界人民福祉”之名、行“维护美国世界霸权”之实的表演着实拙劣。

明眼人都知道,峰会目标就是对付中俄。不仅如此,美国更是基于自己的一己政治偏好在世界范围内“挑选”和邀请参会方。因为,如果真的无愧于“民主”二字的话,美国可有胆量邀请阿富汗——这个饱受美国民主之殇并且至今仍在水深火热中的国家来参会?这与其说是美国为了对抗全球威权主义而召开的峰会,不如说是美国为恢复世界各国对其信心而召开的峰会。拜登早在总统竞选期间,就拉起“民主”大旗,并将其作为美国重新回归全球领导地位、重塑其他国家对美国信心、打压竞争对手的重要手段。

但美国民主的“命门”并不在拜登政府鼓吹的外部挑战,而在于其国内自80年代以来累积的经济与社会结构不平衡所激化的民粹主义。从前任总统特朗普的“美国优先”到拜登政府的“民主峰会”,本质上都没有改变美国国力相对衰弱的事实。“无可奈何花落去”、“生不逢时苦争春,”美国民主模式从理论到实践都面临着巨大危机。美国民主不仅没能给自己人民创造持续福祉,反而加剧了社会内部的撕裂和极端民粹主义与极右翼势力的崛起。近几年,美国政坛“后真相”“黑天鹅”事件频发,执政党为了执政而“执政”,反对党为了反对而“反对”,上演了多场政治闹剧。这样的“师傅”恐怕不能被“徒弟们”信服。2021年,拜登政府匆忙地从阿富汗撤军,更强化了世界各国对美国的负面印象。即使是像欧洲这样的天然盟友,也不得不怀疑美国对“民主”的立场。因此,本次“民主峰会”从本质上就带有缺陷。

本次受邀出席“民主峰会”的不少国家或地区对美西方民主话语、理论霸权有着近乎狂热地崇拜,简单地将发展不好归结于没有西方的民主制度。美国知名政治学者亨廷顿曾经观察过很多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和民主制的过程,他认为成功案例并不多。一些国家空有民主躯壳,经济社会发展并不成功。郑永年教授也认为,无论西方还是非西方国家,要取得成功,得遵循“经济—社会—政治”这样的优先级次序,即先创造财富,后分配,再逐渐调整政治权利。遵循这个次序的,民主质量就高、政治社会就稳定;颠倒次序的,则往往陷入混乱、动荡或低水平循环,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对当前这些民主国家或地区而言,尤其是具备强大经济实力的欧洲民主国家,内部的不平等、民粹主义的崛起、社会两极化、对精英或建制派政治人物的不信任等,才是不断加剧其制度裂痕的原因所在。这些才是削弱民主制度吸引力的原因。一味地搞意识形态冷战、“甩锅”外部力量、指责中俄于事无补。

民主当然是人类的共同价值。但如何实现符合自己国家的民主是有不同进路的。民主必须符合一个国家的文明、文化、国情。“鞋子合不合脚,穿鞋的人最有发言权,不能由其他人说了算”。人民民主的本质属性和全过程实践特征的历史性结合,是由中国政治制度的内在机理构成的必然性所致。民主本源性问题的中国解决方案构成全过程人民民主发生、发展的制度密码。中国选举制度的价值仅在于授权而同政策选择无直接关联,政策选择是建立在广泛有序的政治协商和参与基础上,是人民民主必然走向“全过程”的制度机制。

与时俱进,行胜于言。在当今世界格局在理想观念淡薄、右翼保守主义被强化、国际组织影响力被削弱的大背景下的确充满了复杂性与不确定性,但我们需要保持战略定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国际上凭信誉赢得更多尊重。实际上,召集110个国家和地区的领导人或代表参加是一回事,最终如何让它们与美国站在一起又是另一回事。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中国首先从疫情中恢复,积极参与全球抗疫合作,展现大国担当。这一切,全球人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作者李炜炜是北京邮电大学南太平洋地区研究中心副主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