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國資聯袂“救”恒大

文/樂居財經 李奕和

“恒大集團違約看來在所難免。”12月7日,標普表示,恒大集團收到債權人要求履行2.6億美元擔保義務的通知,表明其流動性狀況仍極度脆弱,恒大集團違約恐無法避免。

四天前,基於該2.6億美元的擔保義務,恒大稱,在集團未能履行擔保或其他財務責任的情況下,可能導致債權人要求債務加速到期。

這被外界理解爲是恒大面對鉅額債務,最終選擇了躺平。消息傳出後,引起一片譁然。

由於市場影響巨大,公告發出兩小時後,當天深夜,包括央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在內的三部委先後對恒大事件發聲。同時,廣東省人民政府立即做出反應,向其派出工作組,推進企業的風險處置工作。

持續的消息仍在傳來,12月6日,考慮目前在經營上和財務上面臨的挑戰,恒大董事會決議設立風險化解委員會。

該委員會並不屬於恒大集團董事會下屬委員會。除了恒大自身高管,這份風險化解委員會的名單最具看點的,是引入了粵海控股、中國信達、越秀集團、國信證券以及中倫律師事務所機構人員。

從今年6月最初傳出商票逾期以來,市場關於恒大債務危機的話題,至今沒有一刻消停過。隨着政府工作組和一衆國資的介入,此前一直甚囂塵上的恒大危機走到了一個全新的轉折點上。

四大國資出手

這是一份沉甸甸的名單,成員背景強大,可謂極具看點。引入的五家企業機構中,粵海控股、越秀集團、中國信達、國信證券四家均爲國資。當中,中國信達更是中國四大資產管理公司(AMC)之一。

具體而言,粵海控股、越秀集團分別爲廣東省屬國企和廣州市屬國企,前者實控人爲廣東省人民政府,後者爲廣州市人民政府。另外,國信證券的大股東是深投控,最終實控人爲深圳國資委;而中國信達的主要股東則是財政部和社保基金理事會。

在廣州,粵海控股和越秀集團實力與名氣並存,在商業地產領域更猶如兩顆雙子星。粵海控股是廣東省在境外規模最大的國有綜合型企業集團,目前總資產逾2000億元。業務涉及公用事業及基礎設施、製造業、房地產、酒店、物業管理、零售批發、金融等行業,以資本爲主,主要投向水務及水環境治理、城市綜合體開發及相關服務、現代產業園區開發及產業投資等領域。

該集團旗下擁有粵海投資、廣南集團、粵海置地、粵海製革等多家香港上市公司。其以打造出廣州天河城、北京路天河城、動漫星城廣場、粵海金融中心等商業地標聞名。

特別是廣州天河城,早於1996年開業,是中國大陸最早運營的大型購物中心,享有“中國第一商城”的美譽,至今仍是吸引人流最多的商業體之一。

越秀集團最早成立於2009年,註冊資本112.69億元。目前已形成以金融、房地產、交通基建、現代農業爲核心產業的企業集團。2020年總資產約7300億元;營業收入774億元;利潤總額190億元。旗下控有越秀金控、越秀地產、越秀交通基建、越秀房託基金、越秀服務等五家上市公司。

該集團旗下越秀地產2020年合同銷售額接近1000億元,土地儲備約3000萬平方米。在商業地產方面,廣州乃至整個廣東最具地標性的項目廣州國際金融中心,就由它一手打造。

作爲風險化解委員會的一員,中國信達更是這方面的行家。中國信達最早成立於1999年4月,是經國務院批准成立的首家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它跟東方、華融、長城並稱我國四大AMC。

中國信達主要業務爲不良資產經營和金融服務,其立足不良資產經營主業,圍繞問題資產投資和問題機構救助,着力化解金融機構和實體企業不良資產風險。

目前,中國信達設有33家分公司(包括合肥後援基地管理中心),旗下擁有的平臺子公司包括南洋商業銀行、信達證券、金谷信託、信達金融租賃、信達香港、信達投資、中潤髮展等。

截至2021年6月末,中國信達總資產規模1.6萬億元,其中,主營業務不良資產經營達1.05萬億元,佔總資產的65.7%。同期內,其不良資產經營收入316.25億元,在總收入的佔比達76.4%。

重生之路

四大實力國資的介入將幫助恒大有效化解風險。

恒大集團方面稱,風險化解委員會將積極在本集團未來風險化解事項中發揮重要作用。“風險化解委員會成員的豐富經驗及其能調動的廣泛資源,有利於本集團更順利解決目前面臨的各項困難。”

對此,知名地產分析師嚴躍進也表示,此次恒大的風險化解委員會的設立,具有積極的作用,體現了債務問題處置方面的重要思路和策略。通過此類組織架構的搭建,確實有助於後續問題的更好解決。

事實上,這五家企業和機構的引入,不僅擁有絕對實力,在組合上也別有用心。

從角色和分工上看,粵海控股和越秀集團代表了政府的監管,同時在必要時也兼具接盤的實力;中國信達是專門從事不良資產處置機構;國信證券和中倫律師事務所則提供資本運作和法律中介上的幫助。

這樣多樣、專業的組合,讓企業化解風險過程的操作都能順利推進。事實上,像去年2月深陷債務危機的海航,成立的“海南省海航集團聯合工作組”,人員構成也包括海南省國資、當地政府機構人員、民航行業專業人士及金融機構人士。

有業內人表示,實力國資的介入,說明恒大集團的債務問題已經到了必須要解決的時候了,同時問題肯定也會得到妥善的解決。只不過,現在的問題是恒大風險化解在具體的執行層面會還有待明確。

特別是中國信達作爲資產管理公司,在不良資產的處置上有專業和豐富的經驗。這方面而言,其過往的資產重組經驗,或許也能爲現時的我們描摹一個恒大未來的模樣。

作爲四大AMC之一,在以往企業重組的案例中,中國信達一方面會從債務重組層面推動化解債務風險,包括運用債務重整、股權投資等手段協助企業制定債務重組方案、推進重組談判;另一方面也從資產收購、資本運營等資產重組層面入手,支持企業盤活存量資產、加速資源整合、優化產業結構。

以三胞集團爲例,2018年6月,該公司資金鍊斷裂,引發債務危機,中國銀保監會、江蘇省政府、南京市政府等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先後介入;同年9月,三胞集團金融債委會組建。到去年5月,中國信達通過向三胞集團提供近百億元的流動性支持,從而啓動了三胞集團的債務重組。

據瞭解,過去幾年,中國信達還通過實質性重組、資產收購重組、市場化債轉股等手段,積極參與了山東齊星集團、浙江盾安集團、內蒙古博源集團等大型民營企業集團的重組及危機救助。

當中,對山東齊星集團的重組,中國信達主要通過“債權收購+債務重組”斬斷擔保鏈,從而控制風險擴大蔓延,在化解企業風險的同時,挽救了一批與齊星互保的民營實體企業。

在救助博源集團債務問題時,其通過收購博源集團發行的債券,完成違約債券交割過戶,並將其以非現金方式註銷。最後通過實質性重組、市場化債轉股等手段使得企業進入良性發展軌道。

然而,作爲國內數一數二的頭部房企,恒大集團總資產達2.38萬億元,其中負債有1.97萬億元,其截至2021年6月30日的有息負債5700億元。相比之下,恒大無論是資產規模還是負債規模,與以往的企業都不可同日而語。等待恒大的將會是一條怎樣的重生之路?

責任編輯:梁斌 SF05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