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M2同比增速回落,社融延續多增,11月金融數據說明什麼?丨火線解讀

人民銀行今日發佈11月金融統計數據報告。數據顯示,11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235.6萬億元,同比增長8.5%;狹義貨幣(M1)餘額63.75萬億元,同比增長3%。11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1.27萬億元,同比少增1605億元。

分部門看,住戶貸款增加7337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1517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5821億元;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5679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410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3417億元,票據融資增加1605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減少364億元。

初步統計,2021年11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爲2.61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4786億元。

11月社融同比延續多增

中泰證券指出,11月社融同比延續多增,其中債券融資是主要貢獻,政府債券和企業債券同比均有大幅多增。融資端改善預示着地產銷售端或將逐漸止跌企穩,票據融資依然是企業部門融資的主要貢獻項,而企業中長貸同比少增額有所擴大,但結合企業債券融資來看,融資情況較上月或有好轉。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社會融資規模同比多增主要是由於企業債券與專項債發行放量,抵消了信貸放緩的影響,但本月新增信貸放緩仍然拖累了社融的整體表現。

中信證券表示,社融增速步入緩慢修復階段,年內地方債力爭完成發行計劃的前提下,預計12月政府債券淨增額在8000億-1萬億水平,對應12月社融增速有望繼續回升至10.3%-10.4%左右水平。

M2同比增速回落

中泰證券指出,M1增速小幅反彈至3%,結束此前連續9個月的下行態勢。11月份M2與M1同比增速之差降至5.5%,較上月縮小0.4個百分點,資金活躍程度有所提高。

周茂華分析,M2同比增速回落主要是因爲企業中長期貸款回落、表外融資持續收縮等,導致貨幣派生能力有所下降,但從M2兩年平均增速來看,相對於名義GDP增速仍保持適度。M1同比增速回升的原因主要是企業存款增加與近兩個月樓市銷售活動回暖帶動。不過,企業存款同比較上個月有所收窄,說明企業現金流狀況仍需要關注。

未來數據走向如何?

中泰證券指出,近日,央行已宣佈於本月15日再度降準0.5個百分點,同時,也將支農支小再貸款的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寬鬆的貨幣和信用環境得以延續,預計降準並不是本輪寬鬆的唯一方式,後續仍將有進一步的寬鬆舉措落地,此外,隨着寬信用舉措落地生效疊加去年同期高基數效應的緩解,社融增速或將進入上行通道。

浙商證券認爲,後續社融增速繼續緩慢上行,目前信貸結構仍靠票據支撐,企業中長期貸款仍然疲弱,信貸結構不佳,信貸、社融增速的回暖仍是表觀變化,且較爲緩慢,核心需關注2022年一季度。預計2022年社融增速總體前低後高,而一季度新增規模有望達歷史社融季度增量峯值,初步預測達11.3萬億。此外,後續央行降息的概率不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