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餓了麼創始人再創業!1.5億大手筆,竟瞄準這項高端小衆運動

作 者丨許夢旖

沉寂3年後,餓了麼創始人張旭豪又有了新的創業動作,他這次選擇了一個高端小衆賽道:高爾夫練習場及教學培訓。新項目名爲PLAYGOLF,張旭豪大手筆起步就燒了1.5億。

如今,張旭豪身家已近百億元,二次創業的狀況與第一次大不相同,第一次創業時,他還沒結束碩士生涯。2018年4月,阿里巴巴以95億美元收購餓了麼,創始人張旭豪不再擔任CEO,數月後,張旭豪先後卸任餓了麼多個相關公司的股東和高管。賣掉公司後,張旭豪漸漸隱身,財富自由後,市場中少有再提及張旭豪的名字。

走向大衆的高爾夫運動

最近,張旭豪開啓了新的事業。數日前,張旭豪發了一條朋友圈,爲一家名爲PLAYGOLF的高爾夫練習場的培訓課程宣傳。公開資料顯示,PLAYGOLF背後公司名爲“上海格克體育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是一家高爾夫綜合體運營商,公司法定代表人爲李東平,於2020年9月成立。企業變更記錄中,2021年5月31日之前,公司法定代表人爲張旭豪。股權穿透後,張旭豪最終收益股份爲99.4118%,爲公司實際控制人,這就意味着PLAYGOLF實爲張旭豪的個人創業項目。

如果說餓了麼是爲了施展張旭豪的雄心抱負,PLAYGOLF可能大半是由於熱愛。關於張旭豪,總有一個標籤被無數次提起,那就是“國家二級運動員”。據報道,張旭豪從小就熱愛激烈的運動項目,比如拳擊、籃球和賽車等等。他酷愛各種籃球運動,也曾經完成了賽車手訓練課程,拿到了資格證書。成立餓了麼,也是讓他覺得刺激的“創業運動”。

和餓了麼一樣,張旭豪第二次創業仍選擇在上海。不同的是,他的財富早已今非昔比,使得他這次的出手也頗爲闊綽。資料顯示,PLAYGOLF選址在原上海市黃興公園高爾夫練習場,這裏曾是亞洲最大場地,創下過300人同時揮杆的吉尼斯紀錄,但於2019年關停。據PLAYGOLF官方介紹,這次改造花費1.5億元,耗時300多天,改造後,這裏擁有240個自動發球打位及1400平米的果嶺練習區,被稱爲“全亞洲唯一長杆真草打位及最大果嶺”。

蓄勢待發的百億賽道

拋去熱愛因素,張旭豪之所以選擇高爾夫也與這項運動在國內的發展現狀有關。過去,國內高爾夫是小衆運動,如今這項運動卻火爆異常。從曲高和寡到擁有忠實的擁躉者,中國高爾夫球運動經歷了漫長過程。不過,由於合規問題,許多高爾夫場地也在被淘汰出局。據悉,多數高爾夫球場存在浪費土地資源、違規佔用自然保護區、佔用綠化用地等問題。2014年後,國家開展全國高爾夫球場整治,三年內就有187家球場關閉,2020年國內高爾夫球場數降至449家左右。

此外,高爾夫球場造價昂貴,最普通的造價也在2至3億元左右。2020年,中高協啓動“大衆高爾夫”計劃,目標是在10年內提供10000家室內球館。數據顯示,中國高爾夫人口增長率達到30%,潛在的高爾夫消費者達到5000萬。這就意味着,室外高爾夫球場慢慢會出現供小於需,價格或許面臨着上漲的趨勢。

與此同時,伴隨着室外高爾夫球場的火爆,室內模式高爾夫球場也在悄然興起。高昂的會員費用被取消,高爾夫運動的門檻被降低,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湧入高爾夫球場。據統計,國內室內高爾夫球館數量已接近1000家,高爾夫運動市場規模從2016年的86.4億元增長到2020年的102.6億元。此外,周邊產業,不管是球杆、球,還是球衣、球車,消費數據都在逐年增長。

高爾夫運動想要走向大衆,未來還有漫長的嘗試過程。也許像張旭豪一類的互聯網玩家,可以靠着低價策略走出一條不一樣的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