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是經常地敲警鐘” 來源:人民日報

12月8日至10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

“那麼糧食怎麼辦?”

時間:12月8日上午

活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食爲政首,谷爲民命。

習近平總書記的目光,望向會場的黨政領導幹部。他們這一代人,或多或少都有喫不飽、餓肚子的經歷,更能掂量出14億多人口的大國走到今天,糧食安全之於國家安全舉足輕重的分量。總書記諄諄告誡:

“越是有糧食喫,越要想到沒糧食的時候。我反覆地講,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決不能在喫飯這一基本生存問題上讓別人卡住我們的脖子。”

從餐桌溯源農田。話題就從最新的國土調查結果講起,“耕地面積還在減少”。總書記注意到一個趨勢:“過去是南糧北調,現在是北糧南調。一些地方大把的良田不種糧食,要麼建養殖場,要麼是種花卉果木,那麼糧食怎麼辦?”

“備豫不虞,爲國常道。”中國共產黨是生於憂患、成長於憂患、壯大於憂患的政黨。

這一年,既有大風大浪,也有暗流湧動。過險灘、闖難關,草搖葉響知鹿過,松風一起知虎來,考驗的是科學決策的見微知著,丈量的是“國之大者”的歷史遠見。

不同以往,這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沒有談及太多具體領域,“我主要就一些全局性的、戰略性的、前瞻性的問題談一談。進入新發展階段,我國發展內外環境發生深刻變化,面臨許多新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需要正確認識和把握。”

鮮明的問題導向躍然紙上,5個問題娓娓道來。破題、解題,出卷、答卷。正確認識和把握——“實現共同富裕的戰略目標和實踐途徑”“資本的特性和行爲規律”“初級產品供給保障”“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碳達峯碳中和”,習近平總書記高屋建瓴。這些重大問題,是擺在黨中央案頭上的時代課題,也是民族復興路上的不懈探索。

每一個話題,關乎發展,亦牽動安全。糧食安全的話題,就屬於初級產品供給保障問題。“對我們這樣一個大國來說,保障好初級產品供給是一個重大的戰略性問題。”大豆、鐵礦石、原油、天然氣、銅鋁礦……件件樁樁,連着國運。總書記強調:

“我們要利用‘兩個市場’,但必須有一個安全線,超過了以後就要亮紅燈。要明確重要能源資源國內生產自給的戰略底線。要加強國家戰略物資儲備制度建設,在關鍵時刻發揮保底線的調節作用。”

底線、紅線、安全線,於安思危,於治憂亂。

從“進京趕考”“跳出歷史週期率”,到警惕“四大考驗”“四種危險”,中國共產黨人的憂患意識,是憂黨、憂國、憂民意識,更是面對問題“當杜其萌”“當絕其根”的治理能力。

百年大變局之下,“黑天鵝”“灰犀牛”事件不斷,發“雞毛信”的時候也有,習近平總書記語重心長:“我是經常地敲警鐘。我敲警鐘是爲了讓大家警惕起來,居安要思危。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我們都要堅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

“特別是要悟透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

時間:12月8日上午

活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到了幾次批示,件件關係民生。

比如城市血管。最近發生的安全事故,多和年頭久了管道陳舊失修有關。總書記專門作了一個批示,要求“十四五”期間,必須把管道改造和建設作爲重要的一項基礎設施工程來抓。

“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寫入此次會議文件,明確點出這項任務清單:“包括加快城市管道老化更新改造等。”

又如農村安居。從40多年前翻修陝北農村公廁,到後來在正定縣整治連茅圈,“農村改廁,這個事情是我一直關心的。我也是從農村出來的人啊,也知道農村上個廁所是真的不方便。”

方寸之間,牽動千家萬戶。這些年,改廁成績有目共睹。總書記掛念着其中的冷暖,盯緊了要害:“全國氣候生態環境千差萬別,經濟生活水平也是千差萬別,怎麼能用一種改廁方法?一些地方浮皮潦草、浮光掠影,造成大量廁所存在嚴重問題,所以我多次作出批示。”

其中,有兩份批示時隔不久。一份嚴肅告誡:“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是扶貧和鄉村振興的最大危害,切勿死灰復燃。”另一份諄諄囑咐:“求好不求快,堅決反對勞民傷財、搞形式擺樣子。”

放心不下的,是有些地方在工作中的一個現象——亂作爲。

會上,說到這裏,習近平總書記語氣沉重:“大家普遍對不作爲有認識。不作爲對黨和國家工作有危害,但有時亂作爲可能造成的危害更大!”

亂作爲的根子,在錯誤的政績觀,在眼界不寬、能力不夠。有些領導幹部認爲,提高領導經濟工作能力,只懂一點經濟學知識、科學知識就夠了。總書記對此糾正說:“還必須學習歷史知識、厚植文化底蘊、強化生態觀念,特別是要悟透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正確政績觀”。

“人民”二字重千鈞。

回首這一年的波瀾壯闊,我國經濟發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領先地位。舉世矚目的成績單下,正是“人民至上”的生動實踐。會議文件裏,教育、醫療、養老、住房等人民羣衆最關心的領域,都有筆墨。把人民的小事當作黨中央的大事去抓,這是中國共產黨人一以貫之的價值排序。

歷史闊步向前,新的一年“又踏層峯望眼開”。明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和政策取向,正是在這次會議上凝聚共識、定調佈局。習近平總書記深思熟慮:

“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各地區各部門要擔負起穩定宏觀經濟的責任,各方面要積極推出有利於經濟穩定的政策,政策發力適當靠前。”

凝神靜聽,“穩”字入心。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形成了一個十分顯著的特點和優勢,就是言必信、行必果,確定了重大戰略目標就以釘釘子精神堅韌不拔抓部署、抓落實、抓督查,全黨動手,全國努力,盡銳出戰,鍥而不捨,不獲全勝決不收兵。”這是與會者的深刻共識,是億萬人民的所見所感,也是百年大黨在民族復興征程上領航致遠的關鍵。

大潮既起,勢不可擋。

“‘致廣大而盡精微’是成事之道。”面對濟濟一堂的各地區各部門負責同志,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了工作的方法論:

“幹事業做工作大方向要正確,重點要明確,戰略要得當,同時要把控好細節,把政治經濟、宏觀微觀、戰略戰術有機結合起來,做到謀劃時統攬大局、操作中細緻精當,防止因爲‘細節中的魔鬼’損害大局。”

來源:《人民日報》(2021年12月12日 第01版),記者:杜尚澤,原標題《“那麼糧食怎麼辦?”》《“特別是要悟透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微鏡頭·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圖片:新華社記者鞠鵬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