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爲中阿合作注入新動力(大道不孤)

10月1日,觀衆在阿聯酋迪拜世博會中國館觀看智能機器人優悠的表演。

9月29日,由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承建的約旦阿塔拉特油頁岩電站2號發電機組併網成功。

6月30日,位於沙特利雅得的中國一汽紅旗旗艦店外景。

4月21日,中國科興公司與埃及生物製品與疫苗公司簽署在埃及生產科興新冠疫苗的協議。圖爲9月6日疫苗生產廠內的裝盒新冠疫苗。

8月20日,在寧夏銀川舉辦的第五屆中阿博覽會現場展示的機器人。

2月13日,中國鐵建國際集團承建的2022年卡塔爾世界盃主體育場項目屋面主體結構完工。新華社發

中國和阿拉伯國家都擁有悠久的歷史和璀璨的文明,古絲綢之路曾爲雙方的經濟和人文交流建立起橋樑與紐帶。如今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推動下,中國與阿拉伯國家間各領域合作愈加密切深入,除傳統能源領域外,在清潔能源、數字經濟、園區建設等領域也不斷開拓創新,爲雙方合作注入新動力。

能源合作——

更多清潔能源項目實現落地

在約旦南部的沙漠地區,由山東電力建設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約旦第仕24兆瓦光伏項目正在施工中。這是中企在約旦的第一個光伏項目。

約旦南部沙漠地區全年光照充足,適宜光伏電站建設。項目採用雙面光伏組件配合跟蹤支架技術,共安裝6萬餘塊光伏板。該項目預計建設工期爲270天,竣工後,中方將負責兩年的項目運營和維護。

“中方承建的這一光伏項目將緩解當地電力短缺,創造大量就業機會,造福當地民衆。”約旦《明日報》如此評價。報道指出,約旦每年需從國外進口大量資源,還是世界上缺水最爲嚴重的國家之一。中國企業幫助約旦實現光伏發電,令人期待。由於光伏電站毗鄰約旦的一座水廠,電站建成後,在滿足周邊區域民衆用電需求的同時,也將有效緩解水廠用電壓力,提升水廠供水能力。

今年8月,第五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博覽會在寧夏銀川舉行。其間舉辦的中阿能源合作高峯論壇上,雙方圍繞“面向未來:開創中阿能源合作新時代”的主題,強調積極推進“油氣合作、低碳能源合作‘雙輪’轉動”,重點推動清潔能源應用技術、低碳經濟、能源轉型等合作。

清潔能源建設已經成爲中國與阿拉伯國家“一帶一路”合作的重要領域。沙特紅海綜合智慧能源項目由沙特國際電力和水務公司與中國國家電投集團黃河上游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合作建設,該項目可提供全天候綠色能源供應及存儲。沙特國際電力和水務公司董事長納哈揚表示,該項目不僅開發太陽能和可再生能源,還爲海水淡化、廢水處理等提供綜合基礎設施。沙中企業在新能源領域的成功合作表明,技術的應用不僅能夠創造經濟價值,而且將助力實現更加健康和安全的生活。

在卡塔爾,由中國隆基股份公司建設的光伏項目建成後,將成爲世界第三大單體光伏項目。該項目將爲2022年卡塔爾世界盃的比賽場館供電,同時可滿足當地用電高峯期約10%的需求,有利於降低卡塔爾對傳統能源的依賴,推動經濟多元化發展。

在中阿傳統能源合作領域,轉型升級的步伐也不斷加快。沙特阿美公司首席執行官納賽爾表示,該公司作爲中國能源市場的重要供應商,目前正與中國的大學和公司合作開發更清潔的發動機燃料系統和技術,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雙方還將開展更多新技術的開發合作。

科技賦能——

數字經濟合作邁上新臺階

新冠肺炎疫情深刻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購物習慣。在阿拉伯國家,過去習慣於線下購物和現金支付的消費者,越來越多地開始選擇網絡購物和線上交易,電子商務得以迅猛發展。國際諮詢公司“科爾尼中東”預計,2021年海灣國家電商營業總額將達到290多億美元,到2025年,將攀升到500億美元。這爲中阿數字經濟合作提供了更多機遇。

埃及首都開羅到海濱城市亞歷山大的高速路兩邊,戈壁縱橫、黃沙漫漫,間或可見蔥綠的農場,迪納農場就是其中的一個。該農場副總裁薩伯利告訴記者,通過電商平臺,農場向中國出口的農產品越來越多。他指着身旁的橙子樹和柑橘樹說:“以前,這些優質水果時常找不到買家,現在只需操作智能手機,就可以把產品賣到中國市場。”

薩伯利說:“我們通過委託的電商貿易公司把我們的水果銷往中國,我要感謝中國的消費者購買我們的產品,也要感謝便捷的電子商務平臺,使我們的水果進入中國市場。”

中國電商浙江執御多年深耕中東國家市場,目前積累了逾5000萬用戶,市場影響力不斷提升。2019年11月,執御與沙特通信和信息技術部(簡稱通信部)簽署諒解備忘錄。沙特通信部次大臣艾哈邁德·賽揚表示,在沙特加快實施“2030願景”的背景下,沙特通信部與執御建立戰略伙伴關係,是兩國數字經濟領域合作不斷深化的體現。他強調,中國企業重視促進當地人力資源建設,與當地共建共享數字技術和基礎設施,爲促進沙特電商市場發展樹立了典範。

許多中國科技企業走出國門,與阿拉伯國家開展務實合作,推動中阿數字經濟合作邁上新臺階。2018年4月10日,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擁有了首個海外中心。該中心位於突尼斯首都突尼斯市北郊賈扎拉科技園內的阿拉伯信息通信技術組織總部,那裏的設備可以實時採集衛星數據,並在操控屏上顯示。據瞭解,目前在阿拉伯國家上空平均可見北斗衛星數達到8顆以上,北斗系統定位精度優於10米、可用性逾95%,可爲該地區提供優質衛星導航服務。突尼斯高等教育部國務祕書阿米里·哈利勒表示:“北斗中心將助力突尼斯等阿拉伯國家培養更多衛星導航系統人才,推動數字經濟發展和衛星導航技術應用,實現互利共贏。”

園區建設——

爲中國企業投資興業搭建重要平臺

工業園、經貿區、產業園……近年來,在阿拉伯國家建設的各類園區折射出中阿雙方合作的廣度和深度。

從開羅驅車向東北行駛120公里,就來到泰達蘇伊士經貿合作區。經貿區2008年成立,截至2020年12月底,共吸引96家企業入駐,累計銷售額超25億美元,繳納稅費近1.76億美元,直接解決就業約4000人,相關產業帶動近4萬人就業。

埃及最大的中資製造業企業——巨石埃及玻璃纖維有限公司(簡稱巨石埃及)就坐落在經貿區內。巨石埃及總投資5.2億美元,6年建設完成了年產20萬噸玻璃纖維的生產基地,產品除供應埃及本地,還銷往北非、歐洲、中東等市場。

巨石埃及總經理助理曼蘇爾對本報記者介紹,巨石埃及是中國玻纖行業海外最大的生產基地,是埃中兩國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成果。巨石埃及的發展壯大,使得埃及成爲全球第四大玻纖生產和貿易國,吸引了大量玻纖配套上下游企業入駐埃及,帶動了整個產業鏈的蓬勃發展。

阿聯酋哈利法工業區位於阿布扎比港,地理位置優越,距離阿布扎比市中心60公里,離迪拜市中心大約80公里。工業區的貨物可以便捷運達全球300多個目的地,被當地媒體譽爲“明星項目”。

阿聯酋政府對該工業園的願景是:通過港口和工業區的規劃和發展,使之在推動阿聯酋經濟增長方面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以更好地實現可持續發展,促進該國“2030年經濟發展藍圖”與“一帶一路”倡議相對接。預計到2030年,哈利法工業區將爲阿聯酋貢獻高達15%的非石油GDP。

阿聯酋《聯合報》資深記者哈立德告訴本報記者:“哈利法工業區實力雄厚,積極吸引中國企業前來投資。”例如,工業區內的“中阿產能合作示範園”於2018年5月開工建設,短短一年,就吸引了數十家中國企業入駐。示範園負責人法赫德表示,合作示範園“立足於阿布扎比資源稟賦和市場要素,重點發展高端裝備、精細化工、光伏能源、商貿物流和金融服務等產業,爲阿中合作樹立了新的標杆”。

近年來,中國持續保持阿拉伯國家第一大貿易伙伴國地位。在共建“一帶一路”推動下,中阿雙方園區建設蓬勃發展,爲中國企業在阿拉伯國家投資興業搭建重要平臺,推動雙方不斷拓展合作領域,取得豐碩成果。(記者 黃培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