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強縣競逐,風雲再起。

中郡研究所12月上旬發佈第二十一屆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名單,以及《2021縣域經濟與縣域發展監測評價報告》。澎湃新聞注意到,百強縣前列依舊被大量來自長三角地區的縣級市把持。江蘇崑山、江陰、張家港和常熟這“蘇南四小龍”,分列百強縣一至四位。

不過,常熟第四名的位置,近年遭遇福建省晉江市的強勢挑戰。

另一家研究機構賽迪顧問2020年發佈的百強縣榜單中,此前常年位居第五位的晉江,反超常熟升至第四位,殺入四強,攪局“蘇南四小龍”。該機構2021年發佈的榜單中,常熟又奪回了“第四把交椅”。

中郡研究所今年剛發佈的榜單認爲,常熟在財政收入增長率、投資增長率等多個指標,表現優於晉江。

不過,常熟地區生產總值已連續兩年不敵晉江,丟失了多年的領先地位。澎湃新聞檢索各地官方數據獲悉,常熟2020年GDP爲2365億元,晉江同期實現2616億元。

百強縣“第四把交椅”,常熟晉江交替坐

百強縣榜單並沒有所謂“官方版本”,均由各研究機構發佈。儘管互有不同,但在百強縣榜單的前十位,各機構發佈的版本幾乎保持一致。

澎湃新聞注意到,各類百強縣榜單上,前三名一般無異議,均爲崑山、江陰和張家港分列一至三位。第四名原本由常熟——同樣來自蘇南的縣級市長期把持,但正如上文提及,晉江在2020年的賽迪榜單上一度反超,由五晉四。

晉江近十年追得很快。2012年,常熟地區生產總值爲1870億元,大幅領先1213億元的晉江。而到了2019年,地區生產總值2269億元的常熟,新世紀以來首次被晉江(2546億元)反超。同時,常熟市2019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爲203億元,相比2018年還少了8億元。

常熟是“蘇南模式”的發源地之一,誕生了“農轉工”的“碧溪之路”,孕育出了常熟服裝城這樣的行業“風向標”市場。澎湃新聞檢索《蘇州年鑑》獲悉,2001年,常熟市地區生產總值爲303億元,領先於230億元的崑山——後者如今已是國內“最強縣級市”。

據澎湃新聞此前報道,2020年3月,常熟市委書記周勤第在該市2019年度綜合考覈工作總結暨作風建設大會上稱,速度是最大的挑戰,“常熟必須重新找回自己的歷史地位”。

2020年,常熟市在賽迪顧問及中郡等機構的百強縣榜單上重回第四。儘管在地區生產總值方面,常熟(2365億元)依然落後晉江(2616億元)一個身位,但在中郡研究所近期發佈的百強縣榜單上,常熟多個細分指標領先晉江。

比如財政收入增長率等級,常熟等級爲“A++”,晉江爲“A”。官方數據顯示,常熟2020年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13億元,比上一年增長了5.2%。晉江市2020年實現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227億元,較上年增長2.7%。

而在投資增長率等級上,地處長三角以及上海大都市圈核心區的常熟,等級爲“A++”,而地處福建中部沿海地區的晉江僅爲“C”。

常熟晉江,那些相似和不同

據常熟市政府官網報道,2007年,晉江市黨政代表團曾赴常熟考察,學習常熟在工業、城市建設、服務業等方面的先進經驗。2017年,常熟的市領導曾帶隊與晉江市和石獅市政府進行交流,考察學習紡織服裝及印染產業轉型升級的做法,瞭解當地紡織服裝產業扶持政策、機器換人及印染企業節能減排等情況。常熟和晉江都是紡織名城。資料顯示,紡織服裝是常熟三大千億級產業之一,常熟服裝城由當年的“馬路市場”,已成長爲全國服裝市場交易總量第一的“鉅艦”。不過在培育自主品牌方面,常熟不如名牌扎堆的晉江。據常熟市政府官網2020年發佈的一篇報道,該市人大代表陳斌在調研中發現,常熟目前僅有一個全國性品牌,晉江卻有10多個,而且,常熟存在部分企業品牌意識薄弱、品牌建設和推廣資金缺乏、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等問題。

晉江的問題則在於,創新能力不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研發投入不高等等。澎湃新聞此前曾報道,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晉江每10萬人中擁有大學文化程度的人數,已從2010年的3580人上升爲9069人,但這個數字在百強縣前十名中是最少的。官方數據顯示,江陰、常熟、張家港市每10萬人中擁有大學文化程度的均在15000人以上,崑山市和長沙縣更是超過了20000人。

廈門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丁長髮在接受《時代週報》採訪時也曾表示,泉州發展目前最大的短板是高新技術產業,而這主要就是因爲缺人才。

相比之下,常熟是全國首個擁有本科院校的縣級市,早在2004年即組建省屬本科高校常熟理工學院。同時,東望國際大都市上海、南接“最強地級市”蘇州主城區的常熟,地處上海大都市圈的核心圈層內,方圓百公里內分佈有來自上海、蘇州、無錫的數十家“985”、“211”高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