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最卷招聘現場:83%的崗位要求博士,200多名碩博排隊求職

來源:時代週報

12月7日,陳輝特意從澳門趕來東莞。

他是江西人,也是明年即將從澳門大學畢業的博士生。提前一天趕來,是爲了準時參加一場重要活動——東莞在12月8日舉辦的高層次人才交流洽談會。

這是東莞連續第7年舉辦高層次人才交流洽談會。洽談會上,像陳輝一樣的博士不少。時代週報記者在現場發現,即便是站在學歷金字塔的尖端,博士們依然要早起趕去排隊——用人單位提供的543個崗位,要求博士學歷的佔83%,光是從全國投遞的簡歷超過500份。

“這裏離廣州、深圳很近,發展潛力挺大的。”陳輝對時代週報記者說,他這次就是衝着東莞高校來的,希望能夠順利留下。

東莞的發展潛力確實不小。

在2021年東莞人才活動周開幕式上,東莞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肖亞非透露,今年前三季度,東莞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694.62億元,預計今年將成爲全國第15個擁有萬億GDP、千萬人口的“雙萬”城市。

新的起點,也有新的挑戰。

產業結構、發展模式和發展動力發生深刻變革,高質量發展對產業的發展要求越來越高。在此背景下,東莞更注重產業的前沿發展、高端發展、融合發展、提質發展和綠色發展。爲此,東莞需要不斷吸納人才,爲此提供智力支撐。

“對人才的渴望,是東莞危機感的體現。”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系教授林江向時代週報記者分析,在經濟總量達到萬億後,東莞仍需要更高質量發展。

最卷招聘在東莞 

在東莞,博士求職是要排隊的。

12月8日,時代週報記者在洽談會現場看到,博士手持簡歷,排着隊等待面試。攤位前的椅子幾乎都沒有空閒過,一個人剛面完試起身,後面人就接上。

今年洽談會在以往基礎上聚焦重點實驗室、重點科研平臺、重點高校和重點企業的用人需求,如中國散裂中子源科學中心、松山湖材料實驗室、東莞理工學院、大灣區大學、東莞中鎵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等。

來自南方科技大學的王惠和陳輝排在同一條隊伍裏。“主要是看中了東莞距離廣州、深圳很近,但生活成本低的優勢。”除了奔向高校,她還想看看有沒有機會去東莞的研究院。

“東莞以前多是勞動密集型產業,現在對半導體、生物、材料這些高新技術產業投入力度大。”城市的這番轉變,讓來自山西的博士劉琳願意進莞來,“我是研究材料的,東莞的產業發展方向更適合我”。

事實上,越來越多高層次人才願意來到東莞。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東莞人才總量達258.4萬人,高層次人才18.3萬人;自2013年以來,年均增長率分別爲9.7%和7.31%。

這是東莞用真金白銀,大手筆招攬人才的成果。

時代週報記者在洽談會現場留意到,無論是研究院、高校,還是企業,對博士學歷要求的工作崗位,開出年薪在30—40萬元不等,個別崗位年薪最高達到100萬元。“東莞這邊給的薪資是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劉琳直言,來東莞之前對比過許多城市,東莞薪資的吸引力確實不低。

東莞連續第7年舉辦高層次人才交流洽談會  時代週報記者 劉文傑/攝

用人單位捨得花錢,東莞亦如此。

根據東莞最新出臺的特色人才政策,對人才放開了年齡、戶籍、國籍、來莞時間的限制,補助力度也顯著加大,如購房補貼從原來最高250萬元提高至1000萬元;提高健康體檢服務費用,從原來每人每年最高2500元提高至10000元;各類引進人才對應的獎勵分別提高5—10萬元。

據瞭解,前來參加現場洽談的碩博超200人,包括來自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120多家高等院校。現場達成國內博士人才求職意向約401人次,研發人才273人次,佔比68%,科技和博士後項目60個。

人才隊伍“頂天立地”

最卷招聘會出現在東莞,並不稀奇——這畢竟是一座新晉的萬億城市。

東莞5年前定下的目標,終於要實現了。如今,東莞躋身萬億俱樂部,是對城市發展水平、綜合經濟實力、國際競爭能力、科技創新能力、交通通達能力等多方面認可。

萬億城市的背面,是新的挑戰。縱觀廣東省內三座GDP萬億城市,以“創新”爲名提出建設目標——廣州提出打造科技創新軸,建設樞紐之城和創新之城;深圳要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和創業創新高地;佛山則是要建設面向全球的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

東莞壓力不小。近年,東莞不斷推進製造向智造轉型,佈局高端新型電子信息、雲計算與大數據、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技術領域。2021年東莞政府工作報告提到,東莞製造的產業能級需要加力提升,工業生產以中間產品爲主、附加值相對較低,戰略性新興產業、生產性服務業等新動能亟須加快培育。

“萬億GDP是總量概念,和經濟效益好不好是兩回事,跟經濟發展質量也沒有太大關係。”林江分析,東莞想要高質量發展,依然面臨擴大內需的挑戰。他認爲,東莞許多企業依然處於產業鏈中下游,容易受上游制約。

林江認爲,高層次人才是關鍵。“從研發、設計,再到爲研發設計提供金融服務、法律諮詢等,都需要高層次人才支撐。東莞需要集聚一批既瞭解市場、技術,也能實現國內市場、技術對接的人才。”

“今天的東莞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渴求人才。”肖亞非在人才活動周開幕上發出了引才的吶喊。東莞清楚知道,持續引進高層次研發人才,將爲東莞科技創新+先進製造的發展提供人才要素支撐。

作爲廣東第三個人才超千萬的城市,東莞有明顯人口優勢,但要將其轉化爲人才優勢,還需要東莞助力。

目前,東莞出臺全國首個地級市的研發人才專項政策,提出要“頂天立地”建人才隊伍。既要國際流的科學家,也要深耕企業的工程師;既要剛走出校園的畢業生,也要紮根東莞多年的技能人才。

從2022年開始,東莞計劃用三年時間,引進10個國際領先、國內一流的前沿技術團隊;選拔200名博士研究生專業人才進入學校、醫院、科研單位以及重點民營企業等;引進和培養1000名重點行業領域的領軍人才;引進培養3萬名碩士以上學歷和中級以上職稱的創新創業人才、50萬名大學本科生人才進入社會各領域;推動100萬人提升學歷技能素質。

“未來,在松山湖畔偶遇世界級的科學家,將不會是意外。”當中國散裂中子源在東莞建成時,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和生曾作出這樣的預言。

(應受訪者要求,陳輝、王惠、劉琳爲化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