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022年中國汽車市場怎麼變?專家這麼說

2021年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達到340萬輛,新能源汽車市場化進入爆發式增長新階段,已由過去的以政策驅動爲主轉向了市場驅動

文 | 郭宇

“2021年全年,中國汽車銷量預計將突破2600萬輛,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達到340萬輛,中國汽車出口有望超過200萬輛。”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祕書長 付炳鋒

12月14日,“2022中國汽車市場發展預測峯會”在四川宜賓舉行。會上,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祕書長付炳鋒,對2022年中國汽車市場給出了上述預判。

過去一年,社會層面的疫情反覆,都在有形無形地影響個人,影響產業,影響整個經濟形勢。

不久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佈了最新的預測,預計今年世界經濟將增長5.9%,2022年預計回落到4.9%。“預計明年1月份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發佈新的預測時,可能會有所調低。”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畢吉耀告訴財經汽車(ID;caijingqiche),由於三季度以來全球疫情,特別是“奧密克戎”這個新的變種出現以後,又帶來了新一波的影響。

畢吉耀認爲,總體來看,我國經濟繼續保持恢復態勢,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能夠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但也要看到國際形勢依然複雜多變,國內經濟存在下行壓力,“國內疫情多點散發時有發生,上游產業價格大幅上漲,加劇了下游企業、行業的經營困難……出口增速受外部環境變化的影響也可能會放緩。碳達峯、碳中和也加大了經濟轉型的調整壓力。”畢吉耀進一步解釋道。

汽車工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陳斌表示,汽車行業要深刻認識到國內經濟形勢發展對汽車市場發展影響的重要性,做好汽車工業擴內需、穩增長的各項工作是明年汽車市場發展的首要任務。

過去一年中國汽車市場的特點,陳斌用了“供給受到約束,消費仍有空間;新能源車倍增,出口汽車暴漲”16個字來概括。“2021年上半年汽車工業保持平穩增長,受芯片影響,三季度產能發揮受阻,四季度供給略有好轉。”

今年6月以來,新能源月銷量連續刷新歷史記錄,滲透率不斷提升。付炳鋒預計,今年全年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達到340萬輛,同比增長1.6倍,“新能源汽車市場化進入爆發式增長新階段,已由過去的以政策驅動爲主轉向了市場驅動。”

但僅從銷量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並不全面。

汽車是產業鏈最長的產業,受產業鏈、供應鏈約束的影響大。陳斌認爲,要確保新能源汽車可持續發展,不能只關注整車製造,必須更加註重上游產品的供給,特別是要儘快建立動力電池原料供給穩定和安全可控的產業鏈和供應鏈,“建議有關部門儘早考慮建立起關鍵原材料國家儲備制度,支持重點行業企業建立起商業儲備以及市場調節機制。”

按照商用車和乘用車的劃分來看,商用車在今年前半年市場增勢較好,下半年呈現出30%、40%的下滑。對此,中汽數據有限公司市場數據室主任李冰陽表示,這主要是由於提前透支銷量造成的,“由於知道政策要切換,所以加速了以終端優惠來換取銷量”。從月度數據來看,2021年商用車上半年保有量淨增量已經接近於去年全年的水平。

乘用車市場的發展主要有兩個特點,除了上述所說的新能源汽車的增長,另一個特點是豪華品牌的增長。沒有反映到終端銷量上,則是受供給、芯片短缺的影響,“我們認爲這部分銷量很有可能會轉移到明年,隨着芯片供應的短缺逐漸緩解。”

對於缺芯什麼時候能緩解,李冰陽保持着謹慎的態度。“我們原來預判明年三季度和四季度會好轉,但還是要持續關注這一塊對汽車市場的影響。”

對於即將來臨的2022年,李冰陽預判中國汽車市場的銷量爲2656萬,預計增長2.4%,乘用車明年有望達到2266萬,同比增長5.6%,“商用車由於這幾年一直處於高峯期和政策控制的影響,我認爲明年會下降8個點,到390萬的水平。”

從汽車市場中長期發展態勢來看,李冰陽認爲,明年的政策力度和速度要比今年好、比今年快,“明年的整體經濟環境要比今年四季度好,從政策來講,基本上二手車流通、新能源等等政策,從市場環境來講,我們認爲“缺芯”,包括置換、包括新車的供給有望改善。”

不過更長遠的未來看,潛在的隱憂——人口數量的減少也無法忽視。在今年的乘用車市場中,70%的人羣是80後和90後,“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基本上90後比80後人口少5000萬,00後比90後又少了三四千萬,人口對於未來整個汽車消費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

相關文章